第277章 边陲烽烟起(1/1)

在杨敬的运作下,播州北境的城池和将卒,纷纷归顺贵州经略安抚司。

为了日后更好的治理播州地界,王焱将特意将播州的将卒单独编出一军,名曰遵义军。

遵义军的人数约为5000,皆是王焱在播州军中挑选的精锐。

遵义军不设置都统,由王焱直接指挥。

光烈二十三年7月,齐苍海先是抵达奉节城,再由奉节城赶赴娄山关,接管贵州军。

当他抵达娄山关,接管贵州军时,贵州军上下都是一片嘘声。

所有人都不欢迎这个空降的都统来指挥他们。

齐苍海对于皇帝突然任命他来掌管贵州军这件事,也是非常蛋疼。

虽然升官了,但是压力也陡然增高了。

甚至比在禁军时更让人烦闷了。

贵州军中,皆是王焱一手提拔的军官,他一个外人插一脚进来,肯定会遭到排挤。

这是必然的。

齐苍海军事能力一般,但对军队运转却是门清,故而不愿来趟这一浑水。

皇帝只知道齐苍海和王焱存在阶级对立。

却不考虑齐苍海是否愿意对抗王焱。

只能说是想法太过片面。

齐苍海进入娄山关后,异常低调,生怕惹怒了王焱。

对于贵州军的指挥权,表示完全听从王焱的调遣。

而皇帝派来的督军曹振,也只敢在桐梓城中假意督军,甚至不愿踏入娄山关半步。

这为王焱带去了诸多便利。

否则一边指挥军队打仗,一边还要与宦官、外臣勾心斗角,想要更快制服播州,就将困难险阻。

养鸡池地势平坦,杨子聪推演战场变化,无论如何排兵布阵,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播州军无法战胜大理军。

大理军的数百头战象,拥有对战场所向披靡的碾压性实力。

这是播州军所不具备的能力。

八月,思州的援军一万,抵达播州军大营,杨子聪得到援助,双方兵力仍然悬殊。

五万对十万,战场对决,依然没有绝对胜算。

此时的杨子聪,也得知了水牛城、桑木关等地的守军,暗中归顺王焱。

这让杨子聪非常恼火。

无论他怎么调动北面的播州军,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回复,贵州军虎视眈眈,不敢擅离。

王焱在娄山关,拥有贵州军两万五千人,厢军万余人,以及遵义军5000,真实兵力,约有四万。

如果杨子聪选择倒向王焱,得到王焱的帮助,对抗大理军。

将不是问题。

但杨子聪只想继续在播州当他的土皇帝,根本不愿交出世代相传的权力。

这也为播州杨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段太明在大军攻入播州后,便在羊苴咩城召开中南半岛诸国共盟的邀请会议。

因为播州战事的顺利,令段太明在中南半岛扬眉吐气,一扫多年来段氏臣服周廷的屈辱。

而各国也十分给段太明面子,皆是派出使臣和装满大量马车的贺礼。

中南半岛诸国,以安南、暹罗、蒲甘为首,另外还有高棉、寮、柔佛、淡马锡四国。

淡马锡属于中南半岛最南端的国家,即后世新加坡。

原本,这七国都是瞧不上大理。

中南半岛会盟,也是从来没有大理的份。

但在吐蕃、天竺等国的运作下,大理一跃成为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

这其中有多少水分,除了大理以外,皆是心知肚明。

段太明在羊苴咩城,召开了中南半岛会盟,得七国共推,为中南半岛联盟之主,尊称霸主。

段太明趁机邀请各国共同出兵,入侵贵州。

但实际上,对扩张领土一事,只有安南表现的较为积极,其余诸国皆是兴致缺缺。

这也与安南和大周领土接壤有关。

其余诸国与大周领土相隔甚远,就算攻占,也是飞地,想要从中获利,困难重重。

安南与岭南相交,早就对岭南垂涎三尺。

在大理入侵播州后,便大张旗鼓的派遣水军,占据南海岛礁,先是对崖州耀武扬威,紧接着派遣军队,以搜捕叛贼的名义,登陆交趾地区。

在这个时候,朝廷对交趾一带掌控薄弱,给了安南可乘之机。

安南在占据交趾之后,便火速调遣大军,将这块肥肉牢牢咬在嘴里。

等周廷收到消息,也是无比恼火。

“陛下,安南无理占据我交趾,段太明在羊苴咩城,聚盟而称霸主,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向我大周宣战啊!”

朝臣们义愤填膺,在朝堂之上,怒斥大理、安南两国的侵略行为。

柴昊已经退居二线,不再参加朝议。

柴轩坐在帝位之侧,代行帝权。

听到这些烦心的事情,也是头痛无比。

他也想派兵征讨安南、大理。

奈何国库空虚,兵力疲敝,实在难以征讨。

庞美见状,拱手道:“殿下,广东的摧锋军,所向披靡,近日多次围剿海盗,大获成功,可调摧锋军入岭南,征讨安南!”

摧锋军都统制靡阳,在到任之后,便大力整顿军务,赏罚分明,摒弃老弱,筛选精锐,使得摧锋军焕然一新。

不久前,横行南海的大海盗滚海蛟,在上岸侵略时,遭到了摧锋军的强势阻击,死伤惨重,此举令摧锋军声威大振。

此后,靡阳统领摧锋军,又扫荡了广东地界上的诸多盗贼,更加声名远扬。

朝堂之上,对靡阳的军事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赞扬其有乃父之风。

糜业之后,大周又添一栋梁大将!

而数日前,皇室已经下旨,册封糜巍为驸马,择日与宁熙公主成婚。

这意味着靡家与皇室联姻。

靡家成了皇室的外戚,调动靡阳征讨安南,更加合情合理。

柴轩点了点头,对庞美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靡阳的摧锋军距离交趾最近,调动靡阳进入交趾,驱逐安南,符合用兵之道。

思虑片刻,柴轩果断下旨,命柴轩率领摧锋军,即刻进入交趾,将安南的军队赶出交趾。

同时督促王焱的贵州军,尽快结束播州战事,痛击大理军,恢复贵州安宁。

自从全面处理国事后,柴轩感觉自己的担子越来越重。

每天面对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繁琐无比。

这让柴轩产生了逃避心理,不愿面对棘手的国事军务。

而在这个时候,总会遭到柴昊劈头盖脸的训斥。

柴昊煞费苦心,留给柴轩的江山社稷,最后要被柴轩厌弃。

如此行径,岂能不叫人生气。

同时,柴昊也清楚,大周眼下四面受敌,放眼天下,在大周周边的国家,个个都是虎视眈眈,随时都想咬下大周一口血肉。

守成之君就是想守住这一亩三分地,也是无比艰难。

难道他真的错了?

不该以柴轩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