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朝堂上的吵架(1/1)

前来调查的锦衣卫,注意到了王图飞的反应。

朝堂上为了这件事情吵成一团。

事情确认了,是六皇子推荐的官吏,上前接受这件事情。

二皇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难得一见的,换上朝服,出现在朝堂上面。

双方你来我往,吵得好不热闹。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二皇子拿出了当初提携王图飞的缘由。

仅仅是因为对方做事仔细,原先就是在管着粮草运输的大人下面做事。

对方因为生病,管不了这么多事情,从朝堂上退下去之后。

二皇子按照惯例提议的。

两家在京城里面,几乎是没有往来的。

想要借着粮草贪污给他泼水,恐怕是不成样子的。

六皇子坐观其变,之前江远山向他提议,接手粮草运输的事情,他还以为要等很长时间呢。

没有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现在粮草已经开始准备离开京城了,能有什么事情呢?

想到这样丰厚的路线,落到他手里,那么就万万不能够放手了。

就算是证明了清白,也不能够再交出来。

六皇子打定了主意。

摄政王看着朝堂上,吵做一团的样子。

没有说什么,王家伸手拿的东西,还算是正常范围内的。

只是这几位兄弟,看起来并不是之前对外表现的样子。

什么清心寡欲,什么美色缠身。

只要有机会,两位还是有些蠢蠢欲动的。

先帝那些放手培养几位皇子的时刻,终究还是将他们的野心给养出来了。

在摄政王在的时间里面,两位弟弟,看起来还算是安分很多。

只是不知道能够安分多久呢。

王图飞的事情,现在各方都有自己的态度。

五皇子、大将军那边,是武将支持的多。

在外征战,最害怕的是什么?

是粮草不够,是军需物资无法按时送到。

更害怕来自朝堂背后的背刺。

一次粮草的不稳定,就容易引起前线的变动。

武将们将心比心,自然要为在前线的老将军争取一份公道。

其他的人,则是陆续收到了其他的消息提醒。

从宫里流传出来的消息,从京城其他地方流传出来的消息。

都认为自己看对了摄政王的心思,粮草运输上要换人了。

还有一些,则是想要在这件事情,插上自己的一份努力。

为之后接任的人,有一份人情在这里。

还有的,纯粹是看不惯六皇子的态度,对方反对的,自己要支持。

对方支持的,自己要反对。

整个朝堂吵成一锅粥。

好在锦衣卫的动作很快,粮草军需的调查很清楚的摆在了桌面上。

“没有短缺。”

无论是之前的,还是这次的。

收缴上来的军需物资,全都完整的送到了前线。

前线的接收情况,还没有收到,在路上是有一定损耗的。

王图飞跪在地上,蓬头垢面,撕心裂肺的在哭。

“请陛下明鉴,请陛下明鉴。”

六皇子作为拿到好处的人,第一时间是要安抚这位大人,免得对方再跟着粮草队伍上去了。

自己手里的人,刚刚拿到手的好处就跑了。

“王大人为了朝廷,为了前线的士兵,呕心沥血,这份苦劳众位都是看在眼里的,陛下也是看在眼里的。”

“一定会给王大人一个说法的。”

摄政王坐在高台上,第一次正视了这个弟弟。

流言最早的传出地方,是在宫里面。

有些有渠道的人,不难打听出来,是锦衣卫上报的消息。

宫里的消息,是很容易朝着外面传出来的。

就算是太后、摄政王妃无论如何的努力,都是无法制止的事情。

两者的区别,大概只是,泄露的多,泄露的少的区别。

有心人想要找到消息的来源,使使劲,还是能够从时间线上找出来的。

六皇子的这番话,无异于是将捕风捉影,状告王图飞的人,给架上了火台。

又有人站出来说道:“陛下,消息的来源,若是真心为了朝政也就罢了。”

因为王图飞确实有收受贿赂的情况,这个不能够否认。

不然的话,他们就要说是污蔑清白了。

“若非如此,而是包藏祸心,想要延缓物资的到达时间,那可就是动摇军心的大罪了!”

这个话一出,原先在吵架的人,都是一静。

这个罪名上升的,可不得了。

这是恨不能将勾结外敌的名头也给扔上去了。

无人注意到,王图飞哆嗦了一下身子。

就算有人注意到了,在这个吵架的关头,也只会觉得对方是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所以感到害怕。

那人还在说,“这等捕风捉影之事,王爷一定要狠狠地查清楚,查明白。

以后若是人人都有这等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之事,朝堂上的大人们岂不是人人都要自危了?”

这个话音未落地,就有人站出来,强行打断了这个愣头青的说话。

先帝在的时候,有哪个人敢这样说话?

因为先帝是真的会让人人自危。

这是刚刚提拔上来,到京城来的官员。

显然没有经历过先帝时期的残酷,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锦衣卫是陛下的眼睛,是摄政王的耳朵,就算是做错了事情,难道是可以这样直接说出来的吗?

“捕风捉影?”赵御史站出来问道。

“事关粮草运输,在彻底调查清楚之前,谁敢说是捕风捉影,弄虚作假?

难道李大人可以保证吗?”

赵御史的女婿正在前线呢,一不小心,自己女儿就是守寡的命。

自己在家里担心的不得了,朝堂上还有人这样使绊子。

当然也狠狠地教训对方。

李大人的脸色不是很好,有些讪讪的退了下去。

赵御史抓住了对方“捕风捉影”这个词,对着王图飞收受贿赂这件事情,引经据典的嘲讽。

没有大错,难道还没有小错了吗?

其他人当然不愿意王大人下去,于是站出来,表示,这种事情,比起贪污军费,还是很轻了。

“今日敢收底下人的贿赂,他日难保就不会贪污军费,中饱私囊。”

赵御史冷冷的说道。

此时有些人已经注意到了王大人,那种颤抖的不安。

心中说,这点胆子吗?

罪不至死,当今的摄政王可不是那种随意杀人的人,有什么好害怕的?

有些人觉得这里面,味道有些不太对,不敢张嘴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