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奢华的生活(1/1)

定宁公主年龄最长,辈分最高。

又经历了丧夫、丧子,现在她身边只有宫女、太监们伺候着。

在常规的逻辑下,她生活的已经很凄惨了,怎么还能够对她做出什么处罚呢?

海棠将这个逻辑拆分开的时候,不得林望舒说什么呢,自己就先感到了一阵绝望。

是啊,外表上是完美的占据道德制高点,完美的受害人。

内里呢?

内里,定宁公主确实“凄惨”,凄惨到,每天早晨不用新鲜的牛奶泡浴,就没有精力出门。

每天的有三百多位宫女,天不亮就要起床收集花瓣上的露水,只为公主每日的茶水冲泡。

公主出行所用的马车,所用的木材,是最昂贵的紫檀木。

马车行驶过的地面上,总是会有残留的金粉。

步行经过的地方,也总是会有珍珠、玛瑙之类的东西,从衣服上滚落下来。

在京城附近,有一份令人眼红的工作。

就是等在公主府外,等着府上的下人,将公主府的泔水桶送出来。

里面残余的残羹剩饭,几乎养活了至少两个村庄的人。

公主府上有一道菜,是用一百多只鸟舌头做成。

更别说,那些用百鸟羽毛做成的衣服,千奇百怪的服饰,是现在的很多姑娘们,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东西。

先帝登基之后,对于这些奢侈的浪费行为,很是厌恶。

定宁公主安静了一段时间,现在表露出来的奢侈,已经是收敛过后的样子了。

这样的日子,在公主看来,竟然是已经是凄惨了。

真是不晓得,那些连饭都吃不起的人,在公主眼里算什么。

林望舒的衣食住行,自然也无法进到定宁公主的眼里。

已经不止一次,在宫里面,定宁公主直接对林望舒嘲讽道,是没什么规矩的野丫头。

根本就是丢皇家的人,衣食住行寒酸的不得了。

参加宴会,竟然将一件衣服,从早晨穿到晚上。

真是上不得的台面。

林望舒对此这是全盘接受,一点也不反驳。

有什么好反驳的,在这方面上比富吗?

定宁公主那边,在南宫侯死去之后,上赶着攀附的人少了很多。

但是仍旧有人源源不断的送上奇珍异宝。

林望舒不敢去想,如果自己也开始与定宁公主炫耀富裕。

那些想要讨好新帝,讨好摄政王,想要从她这边走捷径的人,会送上什么令人惊恐万分的东西来。

那样的富贵,在林望舒看来,是纯粹的催命符。

这样的东西,只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林望舒现在的优势,摧毁的什么都不剩下。

勤俭节约,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拿出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东西。

奢侈豪奢,则是标准的自取灭亡之道。

烈火烹油,繁花似锦,都是盛极必衰的迹象。

前世里面,定宁公主的虽然也在几次动乱里面,全身而退。

但是对方积攒的那些财富,不见得真的有保留下来。

不然的话,对方的那些衣服,那些奇珍异宝,早早就被收起来了,林望舒是怎么知道的呢?

当然是因为,前世的动乱之后,定宁公主的很多别院,都遭到了哄抢。

里面的奇珍异宝,有大量的流失在外。

听闻有一件衣服,是用南海珍珠做成的珍珠衫。

上面的珍珠,全都被乱军撕开,一群人哄抢掉了。听闻上面的珍珠,随便一个,后来都换了五百两银子。

更别说,其他的奇珍异宝了。

因为有南宫侯在,对方集结的朋友,结交的人,多少护住了他们一家人在动乱中的安全。

但是那些放置在别院里的财宝也好,移栽的草木也罢,宫女太监也罢。

全都没有那么幸运了,就那么消失在了动乱中。

如此说来,其实定宁公主还要感谢林望舒才对呢。

如果不是林望舒,稳住了太子,稳住了皇后。

现在的京城,早就是一片火海了。

哪里能够像是现在这样,又是举办宴会的,又是试探对方感情的。

这样悠哉悠哉的过日子,在前世这个时间,是梦中都不敢去想的日子。

前世变化如此之快,原因就是皇后太子接二连三的去世,皇帝的心态崩溃。

整个朝堂,都在皇帝暴躁的情绪下,变得动荡不堪。

所有的朝臣,无论是上什么谏言,都被皇帝狠狠的惩罚。

恐怖的情绪,笼罩了朝野。

皇帝生病之后,很多事情,都没有老臣坐镇。

事情就这样一天天的坏起来了,皇帝在病重之中,继承人之位还没有定好,就离世了。

甚至连辅政的大臣,都没有留下旨意,准备好过渡阶段的栋梁。

于是,在皇帝去世之后,很多皇子都有争夺大位的机会。

当初皇帝是距离上一任皇帝血脉最近的皇子,就这样,皇帝正式继位还用好长一段时间,平息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

现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自然都有争一争的想法。

更别说其他地方的藩王们了。

虽然封地都在边缘的地盘,但是,既然上一位皇帝没有留下遗言,那么当然是谁本事大,谁来做了。

今生情况则是大不相同。

能够令诸位皇子、大臣们信服的太子还在,虽然对方身体有残缺,没有办法直接登基。

但是对方担任摄政王,掌管朝政,皇帝在去世之前,将有竞争之心的皇子,解决的七七八八。

连带着朝堂上不安定的因素,也被皇帝清理的差不多。

比方说,三皇子的岳父,万如荷的父亲,已经告老还乡去了。

整个丞相府的人,包括万如荷的兄弟们,也全都从京城里消失了。

整整齐齐的回到乡下老家去了。

三皇子被幽禁之后,整个丞相一脉的读书人,被清理了大半。

当初水县的事情,被五皇子深入调查之后,将事情全都调查的清清楚楚。

罪证全都呈递上了皇帝面前,水县盘踞的人,被连根处理。

丞相老家的人,也是相当的元气大伤。

或许是有前车之鉴在,丞相在安排人做事情的时候,没有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口说无凭,没有实证。

丞相的羽翼被剪裁的差不多,想到这么多年来,万丞相的功绩,皇帝先暂缓了对他们的直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