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快刀斩乱麻(1/1)

五皇子这一趟,搞出来的动静,可是比三皇子的动静。

要大的多,甚至要可怕的多。

对方对于当地所有人的态度就是,查案子,有冤情的就来。

真冤情处理一堆,假冤情也揪出来了好几例。

每一场判决,都是让人心服口服。

查证的方式,也是实地走访,人证物证俱在。

断过之后的案子,根本没有人再有异议。

这位大人身后站着五皇子殿下,对方一往无前的态度,给人了充足的信心。

更何况,这位大理寺的官吏,也是抱着能够为百姓断个明白的态度前来的。

两个人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所到之处,很多官吏都要避其锋芒。

两个人的动作,讲究的是一个快字。

在当地处理案件结束之后,立刻启程前往下一个地方,绝对不在当地耽误太长的时间。

早些时候,安排出去的人,也早就将那些流言的源头给找到了。

用最快的速度将案件断完之后,同样是在源头斩断了流言。

……

“真是惊人的成果啊,”李映安看着从当地送上来的奏折,也能够说是源源不断的弹劾。

但是不等到京城里面做出什么反应,那些弹劾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要么是想要捞出来的人,已经死掉了。

要么事情已经板上钉钉,被翻了个底朝天,再也没有翻案的可能性。

要么就是上书的人,已经关进囚车里面去了。

等着对方到京城来,亲自跟皇帝慢慢解释吧。

不需要奏折这种慢吞吞的东西了。

有了三皇子的行动在前,五皇子的行动,此时堪称是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

当地的情况,也被如实的反馈回来。

“水呢?”李映安问道,“没有水,现在的情况,只是一时的安稳,后续的问题还是不能够解决的。”

天上不下雨,就算是杀多少贪官污吏,处理多少案子,都无法改变的现状。

不肯下雨,现在最大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最起码,在等着来雨的时间里面,事情不会进一步恶化了。”

五皇子的态度,是拼着不要命去做的。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立场,没有任何的退路。

自己被提出来的时候,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将火力集中起来。

为了替东宫扫清前面的障碍。

他可以不做,可以在皇宫里面,选择当那个默默无闻的皇子。

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史书中,最后只留下一行出生和死亡日期的记录。

他可以选择那条路。

但是,有机会走另一条短暂、灿烂的路,他为什么不去选?

默默无闻的、无人问津的生活,他已经走了很多年了。

现在有机会让世人看到他,为什么不看?

离开京城之前,他、赵锦云、林望舒,还有身边的幕僚,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他们对于现在的情况,反复讨论很多遍了。

一切都是苗头,一切都还来得及。

最要紧的是看领头人的态度,领头人的态度只要足够的坚决,足够的有信心,敢于承担责任。

找出能够干活的人根本不是问题,领头人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五皇子现在就是那个一往无前的领头人。

有人在背后给他们足够的支撑,下面人的效率,自然高的吓人。

“事情会解决的,”林望舒说道,“殿下的眼光很好,选的人也很好。”

尤其是,林望舒很清楚,五皇子对于清扫一切阻拦在他前面的人,不存在什么心软的情况。

前世的宫乱之后,他都能够孤身一人,独自带在宫里面的宫女、太监,组织起来一支简单的队伍,将自己的宫门牢牢的守住。

现在有了更多的人,更多接受他指挥的人,他会做的很好的。

现在传回来的消息,正在证明,林望舒没有看走眼。

临走之前选中的人,也是相当有干劲的一批人。

他们会在这场奉旨查办中,拿到想到合适的结果。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与此同时,赵锦云府上递上来了拜帖。

“万如荷?”林望舒笑着说道,“现在你这里也成为了令人眼红的地方了。”

赵锦云笑笑,从一旁的盒子里面,拿出另一张拜帖,“看看。”

王闲丽,三皇子的侧妃,对方拿来的是自己单独的拜帖。

“三殿下那里,也是足够热闹呢。”

赵锦云笑道,“从前我可不知道,自己那么受她们两人的欢迎。”

从前出嫁前那么好的关系,现在在一起了,竟然不是一起来。

而是一前一后的给拜帖。

“你要见吗?”

林望舒好奇的问道。

“不见,”赵锦云把所有的拜帖全都放进盒子里面去,“一个也不见。”

她指了指一旁的书案,“现在殿下在外面,外面的情况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在家里抄写经书,为殿下,为百姓祈福了。”

“什么宴会,什么拜访,都不见,一概拒绝。”

听到这里,林望舒就要起身,“如此说来,我的拜访倒是有些不合时宜。”

赵锦云上前拉着她手,“你从前就爱来,还需要什么正式的拜访流程吗?”

“你来陪着表嫂,难道还有人敢说什么吗?”

赵锦云倒是也没有真的留下林望舒,起身将她送到门口。

“不用担心,我会看好家里人的,绝对不会在这个关键时期拖后腿。”

赵锦云对于自己的身份地位看的也很清楚,夫妻二人,现在是一体的。

自己在京城的态度,也会是众人评价五皇子的一部分。

万如荷那段时间的宴请,固然是财力地位的体现。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明面上不说,私底下,也是有些讨论的。

未免太不能体会民间疾苦了。

关起门来,在家里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会有人有意见。

偏偏吃饭的时候,要把门打开,而且还是丈夫外出查看灾情的时候。

这种行动,不说是没有脑子,也是能够说一句,相当的傲慢了。

赵锦云的态度,得到了皇后的称赞。

“总算是有个懂事的孩子。”

皇帝对于赵锦云闭门谢客的行为,也是很赞赏。

找关系的人,起码不能从赵锦云这里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