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奇特的构思(1/1)
一卷:初稿
艾诺逛完了财神庙,感到了震惊。她从未来此逛过,也没有滋生过来这里求财求利的,因为她是无神论者,她不相信求了就能如愿。太虚无飘渺了,只能自我安慰罢了。
既然不信,还要客观真实写出财神的宏伟来,这让她想起有些大学生,读完大学之后,回家卖红薯的故事。
从客观上来讲,这个大学生的书是白读了,还不是与没文化的劳动者一样?做那些即平凡又简练约的事儿?那怎么能一样呢?大道至简,他已经看清了形势,认识到卖红薯,也许是最直接的生财之道,也许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是简单的农民的买卖交易,他清醒自己在做什么了,与你浑浑噩噩的打发时间,能一样吗?
这让她想起历史上的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因为他曾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功成名就之后,成为国相与上将军,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敏锐的觉察到,与君王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然后他隐姓埋名。辞官去了别处,他为何能洞悉人性,而急流勇退呢?而别人可就惨了,卧榻之旁怎允许别人酣睡?
然后,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功成身退,又隐姓埋名的保护自己?他太优秀了,在哪都闪闪发光,所以,财气聚拢的容易,又怕遭小人的算计,后人称为商圣,文财神。
为何命运总是向她抛来橄榄枝。是上天的眷顾,还是睿智啊!如果他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又会怎样?不光是权臣们妒忌,连皇帝都忌惮他三分,早被弄得骨头渣渣都没有了。
这就是眼光和谋略啊!有大智的人,看似轻而易举。是因他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别走错方向。
她构思的题目:前世欠你一份温情。
他穿越了,一个闪躲,眼前一黑,这场车祸,竟然让他回到了1980年,那时,他辜负了她,竟然让这位女孩早早的离去,他从此只身未娶。
他赚了到几个亿的美金,他的生意从国内做到国外,但他精神上穷困潦倒,这些冰冷的钱又有何用?换不来她的重生,无论他如何忏悔,但又能怎样?
穿越至今,历史又在重演,他穿越到这个世上的名字叫李鹏,是一个穷山村的二流子,身边围拢了一帮小兄弟,靠着偷鸡摸鸭混日子,糟害相邻的事儿没少做。
相同的艳遇,终于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又发生了。他与心中的那个女孩,有了一次肌肤接触,那是在他洒醉的时候,与同村一位女孩做了那事,这个女孩皮肤白净,与乡里村妇不大一样,酒壮英雄胆啊,他也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的尾随着她,后来的事情就发生了。
怪就怪在第二天早上,大队的书记带领一干人来了,将他们堵了个正着,女孩不追究责任,被家里打了个半死,他也没好到哪去,法律没追究,但不等于爸爸能放过他。
这个女孩在前世很可怜的,据说他怀了孕,从此孤独的死去,他感觉自己对不起她,经常一个人来到她的坟头喃喃自语,他忘不了她,都是因为他,结果还辜负了她。
但女孩有一天告诉了他实情。她听到爸妈的私自谈话,说要把她嫁给一个老头子,为的是给哥哥娶媳妇,为这,她那天主动来着,否则,也不会有此事发生。
前世的事,今生都懂得,但那个孩子是他们的哟!
所以,穿越过来的他,努力赚钱,尽管是计划经济,凭着前世的经商经验,他赚足了第一桶金。
想想前世他作为一名成功人士,用赚来的钱,没少捐给乡村的道路与学校,那个乡镇,因他而富裕,他是重感情的人,在女孩的坟头,建一所房子,孤独了来这里与她说会话。
八零年,还不允许搞个体经营,但他却偷偷的卖起了蘑菇。他穿越来的名字叫王鹏,是他的真身与女孩的亲密接触,然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组织这帮小兄弟,上山踩蘑菇,踩完之后他拿县委招待所,及供销社去卖。因为没有人敢这么大胆做这事,所以,在没人跟他竞争的前提下,他的这宗小买卖,还是挺给力的。
那个时候,一个壮劳力一天工钱才几毛钱,而王鹏给这帮小伙伴们的钱,最少的一元,多的是两元,参元。这里有大队书记的儿子,所以,大队书记非常支持王鹏的所做所为。王鹏不有有两个姐姐,所以,父亲总是提心吊胆的害怕他犯事。
“娃子呀,你这种作法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怎么会?没偷没抢的?又小打小闹的不硬事!”
“乡亲们看你走正道,少祸害人,都把心放在肚子里,而你现在更不让人省心了!”
“老爸,放心吧!啊!
“你踩那么多的蘑菇,都卖去哪里了?”
“都推给了招待所与供销社”
“那是啥地方,人家就要你的?”
“我的东西好啊!质量过关啊,再说,他们也需要啊!”
“看把你能的,你懂得啥呀?质量怎的过关?”
“我要求他们踩的蘑菇,一定要个头一般大小,经过我手一折腾,没有一个草刺儿。”
“我说猪娃娘与柱子娘还夸你呢?”
“夸我什么?”
“带领他们走上正路,还能天天赚钱,每天得一元呢,一个社员的公分才几毛钱.“
“这才哪到哪呀?我赚钱的路子多着呢?”爹地欣慰了,但还是不托底地想东查想西的。
他就这样积累了他的第一桶金,他知道钱对他的重要性。不出意外的话,与他搞得满城风雨的那位女孩,此时该被家里人给卖了?
上一世的女孩结局,让他不寒而栗,这种往火坑里跳的荒唐事,还能让此重演吗?
有几次在村口遇上李鹏,女孩直接问李鹏:
“你能要了我嘛?”
“当然,你早就是我的人了.“
“但我的家人,要把我卖给一个老头子,我不情愿,所以,那日是我主动的。”
“谢谢你的坦诚,无论怎么说,你选种了我,我就要对此负责任。”然后又说:
“没事啊!丫丫,回去听信儿吧!过两天就去下聘礼。”
“你别给我安慰了,你怎么会有钱的?”王鹏嬉皮笑脸地说。
“因为你是我媳妇,我娶你过门不应该吗?”
“不要大话聊天的好不好?这不是闹着玩的。”
”试目以待!“
女孩看他还是一脸的吊儿郎当的样儿,寻思着没戏。
有一天下午,他卖完了山货,最近他还片了粉皮来卖,因为他的粉皮质量好,所以卖相不错。一切就绪,他就拿出这一段日子的所有积蓄,买来几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两套被褥。满满的一小车,回到村之后,他与他的小哥们敲锣打鼓的往丫丫家送财礼。
丫丫家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财礼,父母眼球都要瞪出来了。本来想折磨一下王鹏,又一想,这个二溜子,如今学好了,女娃相中的是这个娃了?既然能拿出这么多的财礼,也就算了吧!
想到这,赶紧找媒婆,订下这门的婚事,将与老头的婚事取消,反正这份财礼,也算不错,足以让儿子娶到媳妇就成。但最让乡亲们不解的是,老王家这么穷,他们是从哪弄来的钱?这钱不是抢来的吧!
“听说他弄一帮小混混卖蘑菇,才半年的时间就赚这么多的钱,少说也得有七八百元。”
丫丫终于可以摆脱那个老头子了。乡亲们眼红啊!他们也学着王鹏,去山里踩蘑菇卖,结果,人家不要,说有质量问题。
“都是一个山里的东西,为何要他的,不要我们的?”
他又买来一些鱼虾苗儿,搁在稻田里,并且将剩下的都搁在小伙伴的家的稻田里,双赢的场景出现了,比别人家的稻田长势都好,鱼虾之类的又可以卖钱。
改革开放的大大潮到来之时,他已经到北京城去开发市场了,又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个村庄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人们问起来,村子里致富的经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那是王鹏这小子的功劳,他就是我们的财神爷,这小子,可不一般啊!现在把企业做到国外去了,铺路建学校,没少做好事,这个孩子,看着长大的,原来的二溜子,变化可真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