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1/1)
何雨柱一边应和着,一边接过李卫华递过来的工资证,然后就跟着脸色有些阴郁的阎解成几人坐回到刚才的位置上。
屁股刚刚沾到椅子,何雨柱的目光就被旁边朱伟那满脸灿烂的笑容吸引住了。
只见朱伟兴笑容满面的握着自己的工资证,一会儿翻过来看看,一会儿又转过去瞅瞅,
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嘿嘿,瞧瞧,还是这个工资证看着舒服,顺眼!
我以前在工地上打短工时用的那个临时工分票,真是要多寒碜有多寒碜。
每天记工都觉得自己矮人一截似的,心里别提多别扭,现如今可算是熬出头啦,我现在也是正儿八经的工人,
以后看还有谁敢小瞧我!”
听着朱伟这番感慨,原本心情还有些阴郁的阎解成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微微点着头,深有感触地附和道:
“可不就是,我今年刚从学校毕业,一时之间找不到好工作,也在工地上打过几个月短工,
跟读书的时候落差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工地和学校一样,每天早、中、晚都要点名,
可那些个工头跟防贼似的防着我们临时工,生怕我半路溜号,占了他们便宜,白得了他们工资。
那些建筑工人、泥瓦匠也是动不动就对咱们呼来喝去的,根本没把咱们当人看!
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优越感,
老子堂堂一个初中生,文化人,我都没有看不起他们,他们凭什么看不起我啊!”
刚吐槽完自己初出社会的不幸经历,
紧接着阎解成就向身旁的朱伟和李杰问起的工作的事情,好找找自己文化人的优越感:
“诶!老朱老李,你们说工会到底会分配咱们干什么工作,
要知道,这不同的工作岗位,每月的工资和发展前途可都收拾大不一样的,真希望工会能给我分配一个既轻松、又挣钱、前途还好的差事!”
听到阎解成这既要又要的想法,何雨柱觉得有些好笑,
心说你当现在是60年代呢,也不看看轧钢厂中下层领导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可能给你一个没背景的小工人分配好工作。
朱伟和李杰倒是没有何雨柱想得那么多,
因为他们听到阎解成提起自己是初中生,好工作又有可能跟读书识字挂钩,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一抹懊悔的神色,
只见朱伟轻轻地叹息道:
“我们怎么可能知上面那些当官的是怎么安排的!
不过解成兄弟,你好歹是初中生、是个文化人,厂里肯定会格外重视你!估摸着一开始就会安排你学技术。
哪儿像我们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睁眼瞎,
就算进了轧钢厂,一开始也只能干些搬搬抬抬之类的体力活,要想跟着师傅学技术,怎么着也得上一段时间的扫盲班才有可能!
唉……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得要死!
要是早知道现在能进轧钢厂当工人,前两年支书说要响应政务院的号召办冬学那会儿,我就不该反对!
要是跟着老牛儿子学个一年两年的,今天肯定能分到个像样的工作。”
听到朱伟提起村里那个最终没有办起来的冬学,李杰也跟着哀声叹气起来:
“可不是嘛!当时我也反对来着,
现在也是后悔得要死,可是那时候我怎么想得到一年之后的事情嘛,
49年咱们北平周边就分了地,51年又参加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眼瞅着这日子一天天变好越来越好,我哪里拉得下脸来跟着老牛他们家那个还没满10岁的小崽子学什么认字,
还说这破字认不认识又怎么样,还不如赶紧到城里来打工赚钱,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支书开会说要响应上头的号召搞扫盲班,我是想都没想就反对,甚至还在背后偷偷地骂他、朝他吐口水来着。
谁成想现在进了轧钢厂才发现,不识字就只能搬搬抬抬当苦力!
要是当时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挣钱,留在村里上个识字班啥的,我现在说不定能分配个好点的工作岗位。”
说到这儿,杰目光带着几分艳羡看向阎解成,然后才接着说道:
“还是你们城里人好,打小就能上学,有文化,厂子里肯定愿意让你们直接学技术,不说比我们早转正,以后搞不好还能当高级工人,
哪儿像我们,一辈子也就这样,
这里外里更是不知道差了多少钱,比我们在城里打短工挣的多多了,
真是亏大发了。”
听到李杰羡慕自己是城里人,从小就能念书,以后还能当当高级工人,心情已经好起来的阎解成这下更开心了,
心说你傻柱现在就是轧钢厂的正式工又能怎么样,
不过就是比我早两年转正,
但工厂里的厨师等级可是有上限的,升得再高也只有工人等级的一半,每个月的工资就更别提,差了老大一截。
等着瞧,等我哪天成了高级工人,看你傻柱还敢不敢在我面前显摆。
果然还是老话说得好,这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塌炕。
但何雨柱对阎解成心里这些小九九一无所知,他这会儿正在回忆李杰和朱伟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
虽然1950年6月30日才颁布《土地改革法》,
但北平周边的土地早在1949年就已经完成了再分配,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到了1951年9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决定在农村建立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农业互助合作组,
因为成立农业互助合作组,
1952年,粮食产量从51年的1.4亿吨增长到1.6亿吨,
在农业技术没有革新的情况下,通过制度的革新,实现粮食产量12%的增长,
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在扫盲方面,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除了正规的大中小学开始招收工农子弟入学,
更是在城里组织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
在农村组织冬学;
1952年4月又大力推行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以此来展开扫盲运动。
不过相比粮食的丰收,扫盲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因为繁体字实在太难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