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金仙护犊,太上密谈(1/1)

“福吉此女,已入吾玉虚宫,难道大兄要拿份位来压小弟,强夺而为。”

元始天尊心中生怒,通天最近不再闹腾,没想到太上却来横插一手。

“二弟此言差矣,为兄立人教,当辖人族,且此女几乎陨落,为兄有九转还魂丹,正可助其复生。”

太上老子步步不让,从腰间取下紫金葫芦,便要演化神妙。

玄都也适时开口,振振有词。

“吾师丹道绝顶,炼制的九转还魂丹,正可助吾妹回魂,且不伤根基,完好如初。”

却见十大金仙齐齐鄙夷,有太乙真人出列,傲然说道。

“吾等不必师尊出手,贫道自有妙法。

吾所学内有太乙回生之术,可保留原魂,取奇物重塑师妹肉身,使其资质更上一层。”

其余九大金仙站在太乙真人背后力挺其言。

“有吾等九大金仙相助,师妹定可成师尊座下,天资第一人。”

玄都傻眼,没想玉虚金仙还有如此之能,但其也不松口。

“福吉乃为吾妹,当从吾行,入我师门下。”

却见清虚道德真君不屑的看了玄都一眼,讥讽道。

“你二人可是一母同胞?还是青梅竹马?或只是同为一族的陌生人。”

玄都无语凝噎,福吉天生神通强大无比,被族内强者常年待于身旁,哪里轮的到他来染指。

若是真轮远近,还不如李牧接触的亲密。

“不管如何,福吉确为我族妹,诸位师兄莫不是要以势压人。”

却见广成子袖袍一甩,十大金仙齐齐将福吉围成一个保护圈护的死死。

“福吉乃吾等师妹,你莫要来套近乎。

虽吾三清一家,同属一门,但师妹乃吾等逆鳞,你敢轻举妄动,便莫怪吾等不客气。”

十大金仙护犊心切,齐齐发威,压的玄都冷汗直流,不住倒退。

元始天尊见弟子表现,满意的点点头,才悠悠开口。

“大兄,虽你丹之一道,举世无双,但吾有一术,乃【玉清金莲种蒂经】。

以三花为种,灌以大机缘,大法力催发,可使金莲绽放,其身精,气,神皆至顶峰。

再有【玉清三花道】,修者同源,到时福吉再有宏愿,她之师兄也可相助。

三花不灭,其神不消,便是灭了,亦可蛰伏,待有机缘,又可重生,岂不妙哉。”

“【玉清金莲种蒂经】。”

太上老子闻言,面色也是一惊,此乃元始天尊所修顶级大法。

要施此法,自身消耗不少,看来其真是定了心思,要下血本。

“二弟,你可想好,此术施展,损耗不少,且要以三花为引。”

说道此处,太上老子瞳孔一缩,便见福吉身内,有三花摇曳不定,其息之正,更盛十大金仙。

元始天尊笑而不语,他当然知晓此乃李牧为保福吉之身,折自身三花滋润其神魂所用。

没想到此举应在此处,倒是正合元始天尊心意,对其印象好了不少。

“三花早已种下,大兄可还有言?”

看着元始天尊略有得意的面庞,十大金仙殷切的护犊之情。

太上老子轻叹口气,面色阴沉的带着玄都准备离开玉虚宫。

只是临走,一卷袖袍,将李牧也带了出来。

临出门,却听到元始天尊得意的声音。

“大兄,慢走不送,小弟要救弟子,无暇分身,还请见谅。”

随后玉虚宫大门缓缓封闭,十大金仙忙活起来,为师尊施展大法助力。

李牧被太上老子带出玉虚宫,不明所以,细观师伯脸色。

却见其在玉虚宫关闭的瞬间,轻舒了一口,面上哪里还有之前的阴沉。

李牧瞳孔紧缩,心中不可思议,这是,计中计。

太上老子也见李牧表情,却是微微一笑。

“牧荒,师伯特地出关前来助你,也不见你一声谢。”

李牧闻言大惊,急急拜伏。

“弟子牧荒,谢大师伯前来相助。”

玄都在旁看的迷糊,师尊不是来争人教正统,要纳福吉妹妹为弟子,怎得又成相助牧荒师兄了。

正在纳闷时,却听太上老子开口。

“玄都,你先回祖龙崖,为师与你牧荒师兄说说话。”

“是,师尊。”

玄都一头雾水的走了,留下李牧与太上老子对视无言。

李牧被太上老子上下审视的目光扫的头皮发麻,只得主动开口。

“大师伯留牧荒在此,可有要事吩咐。”

“之前倒是没发现你这出身,三弟倒是爱搞些小手段。”

闻言李牧心中震撼,双目急颤,眼皮跳动不停。

又哪里敢随便接话,师尊不在身前,他生怕说错一句,便惹上大事。

“牧荒,你知吾为何要来玉虚宫。”

“弟子不知。”

太上老子饱含深意的看看李牧,才开口道。

“吾立教悟道,拨动天道之弦,却发现有些大势从根子上,已经发生变化。

巫妖大劫,竟有两道天大的因果要应于吾三清之身,令吾不得不破关而出。”

“两道因果?”

李牧心思急转,第一道,他自然知晓,乃先天人族天妒之源。

那这第二道,难道是巫族归于其麾下,也算承了其中因果。

正胡乱猜测之时,却听太上老子侃侃而言。

“第一道,便是这先天人族福吉,其天生神通不当存于此世。

但其极善之性,却将其庇佑活到此时,你将其送到玉虚宫,此道因果便成。”

“那要不将其送走,也好使吾三清清净。”

李牧尝试的问道,却听太上老子没好气的说道。

“弃善为恶,况且其为极善,若是如此,你可还能活?

连带吾三清道场也要受天谴之祸,遭天地厌之。”

李牧没想到此事竟牵扯如此,自身已为旋涡中心,急急伏地。

“是牧荒想的浅了,还请大师伯责罚。”

“责罚倒也不必,极善之性加之天生言出法随,存之乃世间大幸。

只是这其中因果要让你二师伯自愿承下才好,所以吾才会现于此处,激你二师伯收下福吉。”

李牧这才明白为何号称无为随心的大师伯,为何会做出争夺弟子这种荒唐事,原来真是来助自己。

“还有这第二道因果。”

太上老子话说一半,又开始审视李牧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