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学生们炸窝了(1/1)

做茅台生意的校友,给老师领导们,搞来两箱82年的铁盖茅台。

这些酒在2024年,被拍到2.8万一瓶。

光是酒瓶回收,就值老钱了。

生态环境专业的校友。

给母校弄来好几只黑天鹅,好几车鲤鱼苗、白鲢苗、花鲢苗、草鱼苗……用于优化校园生态环境。

默赫望着一车车鱼苗。

他体内的钓鱼佬DNA忽然动了。

相比老校友捐赠的这些礼物。

他让手下安排的一箱美金,显然有些不够看。

捐赠礼物这种事,要么不送,要送就得送最牛波的。

否则人家记住的,永远是排名第一的弹道导弹模型。

默赫认真地想了一下。

反正他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

如果按原计划进行,搞不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毕竟捐钱的人有很多。

即便他捐的多一些,那也引起不了质变。

他的目的,是要以哈工大为起点,参与合作更加高端的项目。

本以为这一时段的哈工大,一箱美金应该能起到作用。

但现在看来,他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远远不够,还得加码。”

“而且不单单从钱方面入手。”

默赫当机立断,重新制定计划。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天有不测风云,世界瞬息万变。

很多时候没法做到一帆风顺,料事如神。

但可是,默赫这样的魄力、判断力和执行力。一看计划不通立刻就改的人,少之又少。

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果决”与“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做好呢?”

“总不见得又干回老本行吧?”

默赫无奈地看着“东风-21”弹道导弹模型,在牵引车的牵引下,缓缓地从身边经过。

国人什么都好。

就是太踏马卷啦!

各行各业,全方位无死角的卷!

校庆送个礼物,都能卷成这样。

你让那些混得一般的校友,还有什么脸面回母校探望……

有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

“这股风气,必须得治一治了。”

“简直无法无天,必须重拳出击!”

默赫心意已决。

既然大家都在卷,那就别怪他放大招了。

……………………

学校大礼堂内。

所有的灯光通通打开,把礼堂照耀得灯火通明,光辉灿烂。

各个专业的学生,从大一新生到大四学长,再到研一研二的老学长。

每个班级都为母校校庆,精心准备了表演节目。

同学们在辅导员的安排下,有秩序的依次进场。

偌大的礼堂,分为上下两层。总共有2000多个座位。

由于哈工大的学生、教职工人数,维持在35000人左右。

所以不是每个班级,都能来大礼堂参加庆典的。

学校的管理以公平为主,一切由抽签决定。

抽中的班级来现场观摩,没抽中的坐在教室里,看闭路电视直播。

随着男女同学们依次进场。

礼堂上下两层位置,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

唯独第一、第二排座椅,目前还空无一人。

按照惯例,最前面的位置。是专门留给学校领导,和社会重要人士的。

负责主持的男女学生,明明一脸稚嫩,但却穿着大人模样的西装和礼裙。

他们拿着话筒,紧张地站在后台等待。

没过多久。

学校领导和社会重要人士,在校长的带领下,出现在礼堂中央。

原本略微有些嘈杂的环境,逐渐安静下来。

但很快,却又喧闹了起来。

原因就是在领导队伍中,一抹金色的长发,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连带着金色长发身边,那位曾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哈工大BBS校园论坛置顶板块…

一手开创《未来科技城市》,打造迪拜科技圈的男人。被现场同学,还有电视机前的师生们,认了出来。

“我去……那个人,你们看那个人,是不是就是?”

“没错,好像就是他诶!只不过没有穿长袍,穿了西装差点认不出来了。”

“科技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听说连微软和雷神,都邀请他合作。”

“我擦,今年这场校庆有点厉害啊!”

“不愧是80周年,排场就是不一般!竟然连中东那边的大佬,都请来了。”

……………………

哈工大校园BBS,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学生们通过校园网,传播交流世界上的各种大事。

校园网有多个板块,新闻、生活、娱乐、科技等等。

其中科技板块人气最高,学生发帖讨论的热度也最大。

而科技热门贴中,最高置顶的就属默赫的《未来科技城》了。

他帖子的热度,比那些明星八卦的热度,高太多太多。

不单单哈工大的学生,就连老师、教授,都有关注这个帖子。觉得这是能改变未来的重要事件。

默赫虽然也有想过,自己会在哈工大,有一定的影响。

但没想到,这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他和妮娜是坐车进入校园的,所以没被大范围认出。

直到进入会场,谁知瞬间炸窝了。

“默赫先生,这是为您准备的位置。”

负责接洽的校领导,热情地摊出右手,引导默赫与妮娜入座。

默赫点了点头,带着秘书先后坐下。

两人的位置,在第一排靠右手边。

哈工大,不愧是国内一流学府。

而且它还由工信部直接管辖。

说白了,它跟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不一样。从性质上就有着本质区别,不受教育局管。

默赫沐浴在礼堂的灯光中,等待校庆的开始。

五分钟后。

衣着光鲜的男女主持人,带着他们稚嫩的外表,走到台前。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在这千禧年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

熟悉的节奏,熟悉的开场白,让默赫有一种梦回青春的既视感。

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亦或是重要场合的大型晚会。

大家的流程几乎都一个样,很容易让人陷入回忆。

只不过跟回忆不同的是。

这一次的默赫,不再像前世那样默默无闻,可有可无。

开场白结束后。

男女主持,面带笑容地为全校师生,介绍到场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