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盐矿公司(1/1)
“胡萝卜?”
李弘茂微微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疑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不解地看向徐川,心中暗自思忖,这与解决土地问题能有什么关联呢?
见李弘茂一脸困惑,徐川轻轻笑了笑,神色温和,耐着性子解释起来。
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在李弘茂面前,双手比划着,试图让对方更直观地理解。
“你可以和地主们协商,以合理的价格从他们手中购买土地。这就好比用胡萝卜去吸引驴子,给予地主们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愿意配合。这样既能满足安置灾民的需求,又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毕竟,直接没收土地,势必会引发地主们的强烈反抗,而协商购买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
徐川微微顿了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继续说道。
“当然,价格方面肯定要让地主们觉得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愿意出售。你可以承诺给他们一些其他的好处,比如在军工厂或者矿场给他们一些股份,让他们参与到庐州的发展中来,以后每年都能有分红。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与庐州的发展紧密相连,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会积极支持你的决策。”
李弘茂听后,原本疑惑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不住地点头,心中暗自盘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既避免了与地主的直接冲突,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能顺利解决土地问题,还能拉拢地主们为庐州的发展出力,可谓一举多得。
“川哥,这个办法好!”
李弘茂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只是这购买土地的资金……”
他的语气中又透露出一丝担忧,毕竟购买大量土地所需的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徐川笑了笑,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我可以帮你想办法筹集一部分。运作得当,能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
他稍作停顿,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另外,你不是还在收购百年野山参吗?那些野山参在现代可是珍贵的药材,等卖了之后,也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再说了,等军工厂开始生产军事装备后,凭借其先进的工艺和精良的品质,必然可以赚大把的银子。所以,资金问题只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担忧。”
李弘茂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对徐川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
他走上前,紧紧握住徐川的手,诚挚地说道:“川哥,多亏有你。若没有你,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每一次遇到难题,都是你为我出谋划策,帮我排忧解难。”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信任,在他心中,徐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徐川抬手拍了拍李弘茂的肩膀,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急切。
“咱们兄弟之间,不必客气。你赶紧回去准备吧,和地主们的协商宜早不宜迟,灾民们还等着安置呢。那些百姓,拖一天就多受一天的苦啊。”
李弘茂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告别徐川后,便匆匆赶回南唐。
可刚踏出铜镜,李弘茂心中便泛起了嘀咕。
他望着南唐那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地主们贪婪又狡黠的面孔。
他越想越觉得这方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每一步都像是要踏入荆棘丛中。
思索再三,他决定再去找徐川商量商量。
风在耳边呼啸,像是在催促他一般。
再次来到徐川的别墅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
别墅里透出的点点灯光,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温暖。
徐川看到去而复返的李弘茂,不禁有些诧异,忙迎了出来。
“弘茂,怎么又回来了,是出什么变故了吗?”
李弘茂苦笑着,脸上满是忧虑。
“川哥,我还是担心地主们不愿意配合,就算给他们股份,他们也未必肯拿土地来换。”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懊悔。
“我刚才想得太简单了,深思熟虑之后,我就觉得这个法子怕是不可能实现。即便我有足够的银子收购土地,那些地主也不太可能卖地。要知道,土地一直是地主的命根子。不到山穷水尽,地主是不可能卖地的,哪怕给的银子再丰厚也没用。”
徐川听完,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
他缓缓走到桌前,拿起一杯茶,轻抿一口,神色淡然处之,丝毫不在意。
“如果他们实在冥顽不灵,那也只能动用些强硬手段了。你在庐州的威望和兵力无人能敌,适当施压,让他们明白这是大势所趋,或许能让他们就范。咱们是为了安置灾民,为了这天下苍生,行事也不必过于拘泥。”
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李弘茂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心里清楚,动用强硬手段是一步险棋,不到万不得已,他实在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可如今局势严峻,这或许真成了最后的底牌。
他抬眸看向徐川,眼中满是无奈与纠结。
“也只能如此了,希望不要闹得太僵。对了,川哥,这用来交换的股份,咱们从哪找盈利点呢?要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些地主们更不会轻易松口了。”
徐川自信一笑,神色笃定,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电脑前。
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网页不断切换,各种信息飞速闪过。
“我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成立一个盐矿公司。你瞧,我查到庐州隔壁的滁州有一个盐矿,你把它买下来,然后在庐州成立一个制盐工厂,从滁州运来原材料进行生产。盐可是生活必需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利润十分可观。这样一来,地主们换了股份后,每年都能有丰厚的分红,不愁他们不动心。”
徐川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转头看向李弘茂,眼中满是期待。
要知道,盐在市场上一直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从古至今,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明清两朝,天底下最富有的就是盐商,由此可见卖盐的利润有多高。
光凭李弘茂一个人想要吃下全天下的盐,这显然不现实。
还不如让出一些利益,拉拢庐州的地主,大家一起合作,实现共赢。
这就好比胡萝卜加大棒,一边用盐矿的巨大利益吸引他们,一边凭借李弘茂在庐州的威望和强大兵力适当施压,就不信那些地主不乖乖让出土地。
李弘茂听着徐川的计划,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被兴奋与激动填满。
“川哥,你这主意太妙了!有盐矿这一巨大利益在前,再加上咱们的重骑兵,庐州的那些地主也只能乖乖就范。”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心中的顾虑彻底打消。
“行,我这就回去准备,争取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来,让灾民们早日有安身之所。”
说完,李弘茂便急匆匆地转身,大步朝着铜镜走去,脚步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安置灾民的美好未来。
夜幕如墨,厚重地笼罩着庆王府,唯有几盏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李弘茂一回到王府,便心急如焚,脚步匆匆,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他迫不及待地命人找来常梦锡。
不多时,常梦锡匆匆赶来,踏入王府大厅。
见李弘茂正背着手,在厅中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常梦锡赶忙整了整衣冠,上前恭敬行礼。
李弘茂见状,也顾不得寒暄,直接开口问道:“常大人,你可知滁州是否有盐矿?”
声音急切,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常梦锡微微一愣,显然没料到李弘茂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他眉头轻皱,思索片刻后,谨慎地回答。
“殿下,隔壁的滁州确实有一个盐矿,不过那是个毒盐矿,人食用后便会死亡,一直无法利用,所以鲜有人提及。”
李弘茂听后,心中不但没有丝毫沮丧,反而涌起一阵惊喜。
他目光炯炯,兴奋地说道:“无妨,你派人以我的名义把那盐矿买下来,动作要快。另外,我打算在庐州城建立一个制盐工厂,你再招募一万工人。”
在他看来,毒盐矿无人问津,正好没人和他抢,他可以趁机收入囊中。
至于如何利用好毒盐矿,李弘茂丝毫不担心。
因为他在网上查到,后世的人在滁州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盐矿公司。
这就意味着,毒盐矿并非毫无用处,而是可以被合理利用的。
常梦锡又惊又喜,惊的是殿下突然对盐矿和制盐工厂如此感兴趣,此前毫无征兆。
喜的是他深知殿下向来谋略过人,这或许是解决庐州发展难题的又一重大契机。
想到这里,常梦锡看向李弘茂的眼神中满是敬佩与信任。
至于殿下如何解决毒盐矿的问题,他一点也不觉得是个大问题。
在他心中,毒盐矿对别人来说或许是棘手的难题。
但对神秘莫测、总能出奇制胜的庆王殿下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常梦锡拱手领命,声音坚定。
“殿下,这着实是桩天大的好事!只是,斗胆一问,殿下可已经寻得安置这十六万灾民的良策了?”
常梦锡微微欠身,脸上带着几分忧虑,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弘茂闻言,神色瞬间一凛,周身散发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沉声道:
“没错,我已然决定,没收庐州所有地主的土地,随后将其分给从外地赶来的灾民。”
常梦锡一听这话,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煞白如纸。
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了地上,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急切。
“殿下,万万不可啊!这土地对地主们而言,那可是命根子一般的存在。若是强行没收,必定会激起他们最为强烈的反抗,到那时,庐州恐将陷入大乱,局面再难收拾啊!”
李弘茂心意已决,眼神中透着坚定,神色严肃且认真地说道:
“常大人,我意已决,断无更改的可能。如今灾民数量众多,若不安置妥当,他们便只能流离失所,最终饿殍遍野,惨状不堪设想。而那些地主们,坐拥着大量的土地,却未能让这些土地物尽其用,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我这么做,既是为了拯救这些可怜的灾民,也是为了庐州未来的长远发展考虑。你不必再多言了,即刻派人去给庐州的地主们下最后的通牒,三日后,我要他们乖乖交出土地,否则,后果自负。”
李弘茂心中暗自思量,先用武力威胁,让那些地主们胆战心惊,心生畏惧。
等他们惶恐不安之时,再抛出盐矿股份的诱惑,想来他们最终会屈服的。
常梦锡见李弘茂态度如此坚决,深知再劝也是徒劳无功。
无奈之下,只得领命而去。
他一边缓缓起身,一边暗自摇头。
心中虽担忧万分,可也十分明白殿下的决心以及那份为民着想的赤诚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