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宫闱(1/1)
景朝,元和十年,春。
京城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春日的芬芳,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青石板路上。林锦妍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裙袂随风飘动,宛如一朵盛开的青莲。她眉如远黛,眼似秋水,樱桃小口不点而朱,那倾世的容颜引得路人频频回首。
林家在京城虽算不得名门望族,但也是书香门第。林锦妍之父林太傅,一生致学,于经史子集皆有深刻见解,在士林之中颇有威望。林锦妍自小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熟读诗书,通古晓今,才情出众,且性格温婉,端庄娴静。这一日,她正与贴身丫鬟小翠在花园中嬉戏,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
“小姐,小姐,不好了!”小翠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差点摔了一跤。
林锦妍停下脚步,轻蹙眉头,嗔怪道:“小翠,何事如此慌张?莫要失了仪态。”
小翠喘着粗气,说道:“小姐,宫里来人了,说是要召您进宫!”
林锦妍心中一惊,进宫?这对她来说简直是想都未曾想过的事情。“可知道所为何事?”
小翠摇了摇头,“奴婢也不清楚,只听那公公说,是皇上的旨意。”
林锦妍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深知皇命不可违,君威如天,违抗旨意乃是大逆不道之罪,只能跟着前来宣旨的公公进宫。
进入皇宫,但见那巍峨的宫殿连绵不绝,琉璃瓦金光闪耀,朱红的宫墙透着无尽的威严。宫中雕梁画栋,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所经之处,尽是奢华之象。林锦妍目不暇接,但她心中更多的是忐忑和不安。在公公的引领下,她来到了一座宫殿前。
“林姑娘,在此稍候,咱家这就去禀报。”公公说完,便转身进了宫殿。
林锦妍站在殿外,心砰砰直跳。她微微仰头,望着那宫殿的飞檐斗拱,思绪万千。不知过了多久,公公出来说道:“林姑娘,皇上宣您进殿。”
林锦妍深吸一口气,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宫殿。殿内,皇上高坐龙椅,两旁站着众多大臣。那龙椅上的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张牙舞爪,似欲腾飞而出。皇上头戴冕旒,十二旒的珠帘垂下,遮住了部分面容,只隐隐可见其眼神深邃而威严。
“民女林锦妍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锦妍跪地行礼,姿态优雅,礼数周全。
“平身吧。”皇上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林锦妍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皇上。
“听闻你才情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皇上说道。
林锦妍不知皇上此话何意,只能轻声说道:“谢皇上夸赞,民女愧不敢当。”
“朕有意让你留在宫中,陪伴公主读书,你可愿意?”皇上目光如炬,盯着林锦妍。
林锦妍心中一怔,留在宫中?这意味着她将远离家人,卷入宫廷的是非之中。但她又无法拒绝皇上的旨意,只能说道:“民女愿意。”
就这样,林锦妍留在了宫中。她被安排住在了一处偏僻的宫殿,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
起初,日子还算平静。林锦妍每日陪伴公主读书,公主聪明伶俐,对诗书颇感兴趣,与她相处融洽。林锦妍用心传授知识,讲解经史中的典故,公主亦听得津津有味,常提出些新奇的见解,二人或于书房中诵读,或于花园内漫步探讨,倒也相安无事。但渐渐地,她发现宫廷中的生活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一日,林锦妍在花园中散步,春日的花园繁花似锦,彩蝶翩跹。她正欣赏着美景,却不小心冲撞了赵贵妃。
“大胆贱婢,见到本宫竟敢不行礼!”赵贵妃怒目而视,她身着华丽的锦缎宫装,头戴璀璨的凤钗,妆容艳丽却透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气势。
林锦妍连忙跪地行礼,“贵妃娘娘恕罪,民女并非有意冲撞。”
“哼,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本宫看你是故意的!”赵贵妃不依不饶。
就在这时,慕容轩恰巧路过。慕容轩乃当今皇上的皇子,生得风度翩翩,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英气。他为人儒雅谦和,常于宫中各处行走,颇受众人赞誉。
“母妃,何必与一个丫头计较。”慕容轩说道。
赵贵妃见是慕容轩,脸色稍缓,“轩儿,你怎么来了?”
“儿臣路过此地,见母妃动怒,特来劝解。”慕容轩看了一眼林锦妍,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既然轩儿求情,这次便饶了你。下次若再如此,定不轻饶!”赵贵妃说完,扬长而去。
林锦妍起身,向慕容轩道谢:“多谢公子解围。”
慕容轩微微一笑,“不必客气,姑娘以后走路可要小心些。”
林锦妍点了点头,匆匆离去。回到住处,林锦妍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在这宫廷之中,必须处处小心,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慕容轩自从那日见到林锦妍后,便对她念念不忘。他暗中打听林锦妍的情况,得知她是被皇上召进宫陪伴公主读书的。
这一日,慕容轩借口探望公主,来到了林锦妍的住处。
“林姑娘,别来无恙。”慕容轩说道。
林锦妍见到慕容轩,心中一惊,“公子怎么来了?”
慕容轩笑了笑,“我来看看公主,顺便也来看看你。”
两人交谈起来,林锦妍发现慕容轩不仅英俊潇洒,而且谈吐不凡。慕容轩也被林锦妍的才情和美貌所吸引。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时,赵贵妃的眼线将此事报告给了赵贵妃。
赵贵妃得知后,大发雷霆,“好一个林锦妍,竟敢勾引轩儿!本宫绝对不会放过她!”
一场更大的阴谋,正朝着林锦妍袭来......
且说那赵贵妃,本就深得皇上宠爱,在宫中权势颇大。她育有皇子慕容轩,一心盼着儿子能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如今见慕容轩对林锦妍心生情愫,自是恼怒万分。她在宫中多年,心思深沉,手段狠辣,当下便开始谋划如何除去林锦妍这个眼中钉。
而林锦妍对此浑然不知,依旧每日陪伴公主读书习字。公主年纪虽小,却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宫中气氛的微妙变化。这日,公主拉着林锦妍的手,轻声问道:“林姐姐,我感觉母妃最近好像不太高兴,是不是因为你呀?”
林锦妍心中一惊,却仍强装镇定地笑道:“公主莫要胡思乱想,贵妃娘娘或许只是政务繁忙,有些劳累罢了。”
公主眨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林锦妍心中却愈发不安,她深知宫廷争斗的残酷,自己如今已陷入了漩涡之中,却不知该如何脱身。
与此同时,慕容轩也察觉到了母妃的异样。他深知母妃的脾气秉性,担心林锦妍会遭遇不测。于是,他暗中叮嘱自己的心腹之人,密切关注林锦妍的一举一动,如有危险,务必及时通报。
一日,宫中举办赏花宴。御花园中,繁花似锦,香气四溢。众妃嫔、公主、皇子皆齐聚于此。林锦妍陪同公主一同前来,她身着一袭粉色的宫装,简约而不失优雅,更衬得她面容娇艳动人。
赵贵妃见林锦妍与慕容轩在宴会上偶然对视,眼神交汇间似有千言万语,心中的妒火愈发旺盛。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已有了计较。
赏花宴进行到一半时,赵贵妃突然站起身来,指着林锦妍说道:“皇上,臣妾听闻这林锦妍虽表面温婉,实则居心叵测。臣妾近日听闻她常于宫中暗自吟诵一些哀怨之词,似是对陛下有所不满,此等大逆不道之人,怎能留在宫中陪伴公主?”
众人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林锦妍。林锦妍面色苍白,连忙跪地辩解道:“贵妃娘娘莫要血口喷人,民女绝无此等心思。”
皇上皱起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疑虑,问道:“林锦妍,你可有何解释?”
林锦妍心中慌乱,但仍努力镇定下来,说道:“皇上,民女平日所吟诗词,不过是些感怀春日美景、抒发思乡之情的字句,绝无对皇上的不敬之意。请皇上明察。”
慕容轩见状,急忙上前说道:“父皇,儿臣与林姑娘有过数面之缘,深知她品性纯良,断不会有此等大逆不道之举。想必是有人故意诬陷,还望父皇详查。”
皇上看了看慕容轩,又看了看赵贵妃,心中犹豫不决。此时,一旁的皇后开口道:“皇上,此事关乎宫廷安宁与公主安危,不可轻信一面之词。臣妾以为,可命人搜查林姑娘的住处,若真有不妥之物,再做定夺也不迟。”
皇上思索片刻,点头道:“皇后所言甚是。来人呐,去搜查林锦妍的住处。”
林锦妍心中绝望,她知道这是赵贵妃设下的圈套,自己恐难逃一劫。不多时,前去搜查的太监回来禀报,称在林锦妍的住处搜出了一本诗册,其中确有几首诗词似有哀怨之意。
赵贵妃见状,得意地说道:“皇上,这下您可看清这林锦妍的真面目了吧。”
林锦妍哭诉道:“皇上,此诗册乃是民女昔日在家中所作,当时只是随心而发,并无他意。且民女入宫以来,一直尽心尽力陪伴公主,绝无任何不轨之心。”
慕容轩心急如焚,他接过诗册,仔细翻阅,发现其中几首诗词虽有哀怨之情,但结合上下文来看,不过是少女怀春、思念家人的寻常感慨。他连忙向皇上解释道:“父皇,儿臣仔细看过,这些诗词不过是林姑娘思念家人、感怀时光之作,并无对父皇的不敬。请父皇不要被奸人蒙蔽。”
皇上听了慕容轩的解释,心中的疑虑稍有减轻。但赵贵妃仍不依不饶,坚称林锦妍有罪。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直未开口的太后说道:“此事暂且莫要定论。林锦妍即日起禁足于住处,待本宫与皇上仔细商议后,再做处置。”
众人皆不敢违抗太后旨意,林锦妍被带往住处禁足。慕容轩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暗中想办法为林锦妍洗脱冤屈。而赵贵妃则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在禁足期间,再次对林锦妍下手,以绝后患。林锦妍在禁足的住处,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助,她望着窗外的天空,不知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唯有默默祈祷,希望能有转机出现,逃离这宫廷争斗的险恶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