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新星球的重建大业(1/1)
众人站在这个陌生但暂时安全的星球上,望着周围陌生的环境,既松了口气又有些迷茫。
毛大强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打量着四周说:“嘿,你们说这地儿能住人不?咋看着到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啊。”
唐果白了他一眼:“先别管能不能住人了,当务之急是赶紧看看这星球的环境适不适合咱们重建家园。”
苏城河点点头,清了清嗓子说道:“没错,大家先别慌。
既然决定在这儿重建家园,我们就得好好规划一下。
我记得咱们救的这些人里好像有不少各方面的专家,把他们召集起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很快,各路专家就被召集到了临时营地。
人群中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有点稀疏的中年男子走上前,自我介绍道:“我叫李博,是地质专家。
我先给大家说说这星球的地质情况吧。
初步观察,这星球的岩石结构和地球不太一样,有些地方的土质似乎挺肥沃,
适合耕种,但也有些区域蕴含着特殊的矿物质,可能会对环境有影响。”
毛大强好奇地凑过去:“李专家,你说的特殊矿物质,不会有毒吧?咱们住这儿会不会有危险啊?”
李博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目前还不确定,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测。
如果这些矿物质利用得当,说不定能成为我们发展科技的重要资源呢。”
这时,一个穿着白大褂,神情严肃的女士走过来,说道:“我是生态专家林悦。
这星球的生态系统和地球完全不同,我们得小心引入地球的物种,避免造成生态灾难。
比如那些种子,在播种之前,得先进行适应性测试。”
阿里挠挠头,问道:“林专家,那我们咋测试啊?总不能一颗颗种下去试吧?”
林悦笑了笑:“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先选取一小部分样本,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培育,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如果没问题,再大规模种植。”
李白也凑过来,说:“那能源方面呢?
我们之前在火星用的是风力和太阳能,
这星球好像风不大啊,太阳能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出来,自信地说:
“我是能源专家赵宇。这星球虽然风力资源一般,但我发现它的地热能很丰富。
我们可以利用地热来发电,提供能源。”
毛大强眼睛一亮:“地热能?咋利用啊?
是不是像煮火锅一样,下面烧火,上面就有能量啦?”
赵宇被他的比喻逗笑了:“哈哈,毛大哥,没那么简单啦。
我们需要打深井,把地下热水或蒸汽引上来,
通过特殊设备将其热能转化为电能。
不过,这工程可不小,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苏城河听着大家的讨论,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好,既然有了方向,那我们就分工合作。
李博专家负责进一步勘探地质,确定安全区域和可利用资源;
林悦专家带领团队进行物种适应性测试;赵宇专家着手规划地热能开发项目。
毛大强、唐果,你们继续组织群众,帮忙搭建住所,分配物资。
李白和阿里,你们协助各位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忙碌起来。
毛大强带着一群人开始搭建简易住所。
他一边搬着木板,一边对旁边的人说:“嘿,大家加把劲啊,咱们先把房子搭起来,有了住的地方,心里就踏实了。”
可这搭建过程并不顺利,毛大强照着记忆中的样子搭建,
结果房子歪歪扭扭,像个喝醉了酒的巨人。
唐果走过来,忍不住笑道:“毛大强,你这搭的是房子还是歪脖子树啊?
照你这样,风一吹不得散架咯。”
毛大强挠挠头,尴尬地说:“哎呀,这不是好久没搭过了嘛,手生。你有啥好主意,快说说。”
唐果接过他手中的木板,说道:“咱们先把框架搭好,要保证每个角都是直角,这样房子才稳固。
来,大家听我指挥。”在唐果的带领下,房子的搭建终于走上正轨。
另一边,李白和阿里跟着赵宇去勘探地热能。
他们来到一个热气腾腾的山谷,赵宇兴奋地说:“你们看,这里就是地热能的理想开发点。
只要在这里打下深井,就能引出热能。”
阿里看着热气,有些担心地说:“这温度这么高,打井会不会有危险啊?万一喷出岩浆咋办?”
赵宇笑着解释:“放心吧,这里的地质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喷出岩浆的。
我们会先用专业设备进行探测,确定最佳位置和深度。”
李白则在一旁思考着:“那我们还得设计一套能量转换设备,把地热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供大家使用。”
赵宇点点头:“没错,这就需要咱们一起研究了。”
林悦那边,正带着一群助手进行种子适应性测试。
她拿起一颗种子,对助手们说:“大家注意观察,把不同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这关系到我们未来在这星球的粮食供应。”
这时,一个助手跑过来,着急地说:“林专家,有几颗种子好像开始发霉了,是不是环境不合适啊?”
林悦皱了皱眉头,仔细观察后说:“嗯,可能是湿度没控制好。
我们得调整一下模拟环境,确保种子能正常发芽生长。”
而李博带着他的团队,在星球的各个角落勘探。
他们用专业设备探测地下的矿物质分布,分析土壤成分。
李博一边看着手中的仪器,一边对身边的人说:“这里的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对植物生长应该很有利,但有些矿物质的含量过高,可能需要改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住所搭建得越来越多,大部分受灾群众都有了安身之所;
地热能开发项目也开始动工,赵宇带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打着深井;
种子适应性测试也有了初步结果,一些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天,毛大强急匆匆地找到苏城河,气喘吁吁地说:“苏总,不好啦,那些建好的房子好多都漏水啊,一下雨里面全是水,这可咋整?”
苏城河皱了皱眉,说:“走,去看看。”两人来到住所区域,发现许多房子的屋顶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
唐果也赶了过来,看着漏水的房子,无奈地说:“看来我们之前选的屋顶材料不太防水。
这星球的雨水腐蚀性好像还挺强的。”
就在大家发愁的时候,一位建筑材料专家张工走过来,说道:“我研究了一下这星球上的材料,发现有一种类似树脂的物质,
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很好的防水材料。我们可以采集这种材料,重新修缮屋顶。”
苏城河听了,眼前一亮:“好啊,张工,那就麻烦你尽快安排人采集和加工这种材料,争取尽快解决漏水问题。”
张工点点头:“没问题,交给我吧。”
在解决房子漏水问题的同时,林悦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不断调整环境参数,已经确定了几种适合在这星球大规模种植的作物种子。
林悦兴奋地找到苏城河,说:“苏总,我们已经选好了几种种子,
这些作物在这星球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很快就可以大规模播种了。
只要种子顺利成长,我们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苏城河高兴地说:“太好了,林专家,辛苦你们了。不过,大规模种植还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比如灌溉系统。”
这时,水利专家王教授走过来,笑着说:“灌溉系统的事儿包在我身上。
我已经考察过这星球的水源分布,我们可以修建一些简易的水渠,把水引到种植区域。
而且,我还打算设计一套自动灌溉装置,提高灌溉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重建工作都在顺利进行。
房子的漏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地热能开始为营地提供稳定的能源,作物也在精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一天傍晚,毛大强站在营地的高处,看着忙碌而有序的重建场景,感慨地说:
“哇,没想到咱们真的能在这陌生的星球上慢慢建立起一个新家园。”
唐果在一旁笑着说:“那当然,只要大家齐心协力,
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儿。而且,看着这些一点点变好,还挺有成就感的。”
苏城河走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没错,这只是个开始。
未来,我们还要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星球会成为我们新的幸福家园。”
众人望着逐渐被晚霞染成橙红色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个陌生的星球上,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重建家园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