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政策推广与新的挑战(1/1)

有了陈爷爷这块“活招牌”,艾娃推广新品种水稻的工作可谓是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第二年开春之际,几乎全村的农户都像事先约好了一样,不约而同地主动找上门来,纷纷表示想要购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希望能够免费获得)新品种的种子。

面对村民们如此积极的态度,艾娃并没有丝毫的计较,毕竟她深知这些村民们之前的态度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所致。他们都是些淳朴善良的农民,只是对新事物缺乏了解和信任罢了。

于是,艾娃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挨家挨户地向每一户村民详细讲解新品种的种植技术要点。她不仅告诉他们如何育秧、如何插秧、如何施肥,还特别强调了如何防治病虫害等关键环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艾娃甚至还将自己精心整理的技术手册打印出来,免费分发给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交流,她还在村里的晒谷场上,办起了“农业夜校”。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村民们就会搬着小板凳,聚集到晒谷场,听艾娃讲课。一开始,来的人还不多,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和思想相对开明的人。但渐渐地,连王大爷这样的老把式,也成了“农业夜校”的常客。艾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讲解现代农业知识,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晒谷场上,常常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学习气氛异常浓厚。

新品种的推广成功,让艾娃在村里初步站稳了脚跟,也赢得了大家的基本信任。但艾娃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粮食产量,更是要改变整个村庄的农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是,她开始提出更多的“新政策”,这些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考察后得出的。

首先,她注意到村里的灌溉系统已经严重老化和堵塞,这不仅导致灌溉效率低下,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在遇到天旱时,下游的田地常常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水源而干涸。

艾娃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她决定采取行动来改善这种状况。她提议全村统一规划,重新修建和疏浚水渠,以确保水资源能够顺畅地流到每一块田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艾娃还提出了采用更科学的节水灌溉方式。她研究了各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最终确定了一套适合村庄实际情况的方案。

这套方案包括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备,以及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灌溉效率,还能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提议,又一次引发了争议。

“修水渠?那得花多少钱?多少人力啊?”立刻有人算了这笔账,面露难色。

“是啊,我们各家各户自己修修自己的田埂就行了,没必要搞这么大动静吧?”

“再说了,这水怎么分也是个问题,上游下游的,别到时候为了争水打起来!”

反对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针对艾娃个人的能力,而是出于对成本、利益分配等现实问题的担忧。

艾娃早有准备。她拿出了自己绘制的详细的水渠规划图,以及一份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