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1/1)

曹启东的信息,让群里短暂安静了一会儿时间,随后一条条消息刷屏。

“老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别拐弯抹角,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曹,你这就有点儿不够意思了,都是自己人,不直接把话说明白,还吊我们胃口?”

“不会是你们所里把老鹰的系统给破解了吧?”

沈志诚试探性的问道。

很快就有人反驳他。

“不可能,老鹰的这套系统和装备虽然老旧,但保密措施,还是做的相当到位。”

“这么多年以来,对这套系统和装备进行过破解的国家,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了。”

“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有的国家在破解过程中,还触发了他们的保护程序,被鹰酱国知道后,如今禁止销售给这个国家了。”

“想要破解系统,难度不亚于把可控核聚变的反应时间,持续稳定超过一分钟!”

他的这一通分析,获得很多人的同意。

的确。

早在鹰酱国率先搞出这套稳定的系统,并往各国销售时。

很多国家,包括龙国在内,都曾专门成立过‘优化’小组,对这套系统进行破解,以期实现仿制。

但很可惜……

‘优化’小组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都未能成功破解,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

从那之后,龙国也就解散了‘优化’小组,放弃了破解鹰酱国这套约束系统的幻想。

时至今日,这套系统依然稳若泰山。

没有交会员费,鹰酱国就能远程控制,直接暂停对该国研发团队的使用权限。

这个猜测被否定,他们更加急于想要知道曹启东那句话的意思。

疯狂的艾特他,恨不得顺着网线找过来当面询问。

看着他们如此的急不可耐,曹启东露出一丝奸计得逞的坏笑。

这些家伙,在外界眼里,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平日里几乎只能在电视上看到。

给人的印象也是严肃、不苟言笑。

若是被大众看到他们这毛利毛躁的说话语气,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没有再吊他们的胃口,曹启东再次在群里发言。

“就是字面意思!”

“李阳同志今天告诉我,他自己捣鼓出了一套新的磁镜-超导协同约束系统。”

“他已经做了几千次的模拟实验,实验的数据非常不错,性能也非常稳定。”

“我看了他的实验报告,在磁镜-超导协同约束系统的作用下,高能中性粒子的轴向约束时间能够达到0.3秒。”

“而量子隧穿的概率则是提升了至少30%!”

说完,他把拍摄的部分数据的照片发到群里。

当然,这些照片都是经过李阳同意,他才拍摄的。

而他们群聊的软件,也不是市面上的某微某信,而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加密交流软件,只供内部人员交流使用。

信息传输方面,足够安全,不用担心被窃听窃取。

曹启东说完后,群里顿时安静下来,半小时过去,都没有人说话。

很显然,他们正在消化他说的话,或者在验证和阅读他发的数据报告。

曹启东也不着急,给自己泡上一壶热茶,静静的等待。

都是一群狂热的研究分子,又是同属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一批研究员,他很懂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看到这副数据报告的心情。

不知过了多久,曹启东泡好的一壶热茶都快要喝完时,终于有人在群里发消息了。

冯建辉:“如果实验数据没有作假,这套系统不能说取代老鹰的系统,而是简直比他们的老古董好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能在后续的实验中,用上磁镜-超导协同约束系统,我们的实验效率,至少提升百分之一百!”

经常搞可控核聚变实验的都知道,每一次的验证性实验,时间都是以天计算。

如果设备老旧,系统还时不时出现问题的话,实验的时间,更是要以月来计算。

就如同他们之前一样,每次用老鹰的那套约束系统,几乎都会多花费至少一个礼拜的时间。

约束的时间短,必须反复启动,多次实验。

实验过程中系统和设备不时出现问题,导致实验进程受到影响。

一来二去耽搁之下,时间就这样浪费了。

而若是这套磁镜-超导协同约束系统真的如数据报告呈现的这样,那他们的实验时间,相较于之前,至少可以节省一半。

最主要的是,不用再仰人鼻息,被鹰酱国卡脖子了!

冯建辉说完,沈志诚院长的消息也一条接着一条弹出。

“老曹,你确定这是你们研究所搞出来的吗?不会是在骗我们的吧?”

“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成绩,那还用什么鹰酱国的设备和系统,立马全部更换这套磁镜-超导协同约束系统!”

两人说完,群里的其他大佬也都纷纷发言。

要么是感叹这套系统,要么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想要从曹启东嘴里听到最确切的消息。

曹启东哭笑不得。

“各位,其他时候我可能会开开玩笑,但这么重要的事情,要是开玩笑,你们敢想,我都不敢做。”

“准确的说,这套系统是由李阳同志一人单独完成,我以及国家超导约束聚能研究所都没有参与其中!”

“同时,你们若是对这份数据报告有怀疑。李阳同志也说了,随时欢迎来超导约束聚能研究所求证!”

曹启东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

新系统,结果还如此的优秀,最重要的是全国产。

这样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换做是自己突然知晓,反应只怕会比他们更大。

有了曹启东这句话的保证,群里的众人都长舒一口气,心情雀跃。

“哈哈哈……好!”

“李阳同志也太狠了吧?前几个月才加入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现在就搞出一套新的系统!”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啊!”

“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有这样的优秀青年,我们说不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可控核聚变商用呢!”

“没错!就是要多一些像李阳同志这样的优秀青年,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看到他们在夸李阳,都认为这只是李阳搞出的第一个成果,曹启东暗笑不已。

放下手中的茶杯,他手指在屏幕跳动。

“各位,你们也太小瞧李阳同志了吧?”

“人家加入可控核聚变几个月了,你们觉得他只搞出一个成果?”

“这要是让李工知道了,会觉得你们看不起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