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提前堵死(1/1)
富民侯已经去了?
朝堂官员这才知晓,为何这段时间富民侯没来上朝。
还以为他又找理由偷懒了呢。
刘彻的态度也表达的很清楚,朕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通知。
他可以在陆鸣出发之前宣布这个消息,经过商讨后力排众议,然后再派遣陆鸣前去试点。
但是他没有。
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天下人,他的决定有多么坚决,不容动摇。
“如此大事,朕自然会谨慎推行。
但是现在,朕只想问问你们,儒家独尊朝堂,摊算入亩是否符合儒家对仁政的要求。
孔太常,你说呢?”
“自然是符合的。”
孔臧的眼神清澈了许多。
刘彻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孔安国、董仲舒、张汤…
不管是不是儒家的,都要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都知道是仁政,那就要坚持施行下去。哪怕有所波折,也不能因噎废食。”
刘彻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所有人,哪怕试点地区出了问题,摊算入亩也会继续搞下去。
第二天,富民侯到南越九郡,试点摊算入亩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报纸上,白纸黑字,大张旗鼓的写了出来,要传遍天下。
……
交趾郡,赢县。
“首先要做的,是丈量清楚各家有多少田地。
一切以田地为基础,田地数量不准确,税收分派就不会准确。”
官署之中,陆鸣召集交趾郡大小官员宣布摊算入亩的诏令。
丈量田地是第一件事,也是所有事情的基础。
“所有人家的田地都要丈量么?”
杨郡丞小声问道,眼神还在周围官员身上扫了一圈。
其他官员闻言,全都看向陆鸣,等着他的回答。
陆鸣手指义纵,“就是他的田地也要丈量。”
接着又指向自己,“要是我在这买地了,也要丈量清楚。
要是有人觉得他比我的身份更高,权势更大,你们来告诉我,我亲自带人去丈量。”
简单明了,在坐的官员都明白了,朝廷在这件事情上的力度和决心不容质疑。
“富民侯,按照大汉法度,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以及五大夫级别之上的爵位都可以不缴纳田税和算赋。
要是丈量他们的田地,是否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又一位官员提出疑问。
名义上是在问享受免税待遇的权贵们的田地问题,实际上陆鸣清楚,他们也不想丈量自家的田地。
丈量他们自己的田地,有可能发现有瞒报情况。
丈量权贵的田地,有可能得罪权贵,左右都不是好事。
“所有人的田地都需要丈量,也都是有必要的。
要是不把太守的田地丈量清楚,有人为了逃避赋税,把自己田地登记在太守名下该如何?”
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地主阶级最普遍的应对手段就是“诡寄”和“分花”。
所谓“诡寄”,也就是虚假登记,把自己名下的田地登记到享有免税特权的人名下。
所谓“分花”,也就是分散登记,把自己名下的田地分别登记到多个亲戚,佃户,甚至是已故之人的名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法律诞生出来的那一刻,它就已经落后于实际。
没有哪一种制度,能挡住想钻空子的人。
陆鸣能做的就是尽量填补漏洞,压缩漏洞的空间,让摊算入亩尽可能的实现预定目的。
官员们有些惊讶,没想到摊算入亩还没有开始实行,陆鸣就已经准备好应对隐瞒田地的手段。
“所以,咱们先丈量有免税待遇之人的田地。”
陆鸣的决定出人意料。
杨郡丞的眼睛都快冒小星星了,不愧是富民侯,直接堵上漏洞,不给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不对呀,杨郡丞猛然想起,原来自己就是享受免税待遇的人。
“富民侯,先从下官的田地开始丈量吧。”
他名下的田地,没有一亩是见不得光的,和官府中登记的数量一致,经得起检查。
看着他闪闪发亮的眼睛,陆鸣觉得他有一种没喝酒却遇到交警查酒驾的感觉,非要过来吹口气。
“好,那就从杨郡丞开始。”
很快,陆鸣亲自带人丈量了杨郡丞名下的田地。
“禀报富民侯,共有田地五百二十亩。”
和官府中登记的数量一样。
杨郡丞昂着头,一副骄傲的模样,“富民侯,下官的田地绝无瞒报。”
陆鸣笑了笑,“杨郡丞是位好官啊,回长安后,本侯要在陛下面前提一提你的大名。”
杨郡丞更激动了,“多谢富民侯,下官一定不负侯爷的期望,当一名好官。”
陆鸣看向其他官员,“我想诸位也会配合的,是吧?”
也不等他们回答,陆鸣喊来义纵,
“丈量田地时,至少要三人一组,记录清楚是谁丈量的,三人都要签字画押,过后会进行抽查。
抽查不合格的人,无论过了多少年都要进行追责,视测量数目与实际数目的差距大小定罪。”
有些官员心中刚有些念头,听到这些话,好似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透心凉。
太超前了,又一次提前把他们想要钻的漏洞给堵住。
杨郡丞眼中的小星星更多了,“不愧是富民侯,竟然能想出让丈量田地之人互相牵制的办法。
贿赂一个人容易,贿赂三个人难。
以后还要抽查,谁想要收那点贿赂,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会不会被查到。”
最重要的是,丈量田地的人身份比较低,没有人会用重金贿赂他们。
贿赂少了,他们也不至于为那点钱承担一辈子的风险。
杨郡丞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巧妙。
“没想到富民侯不仅是天下顶尖的猛将,治理政务也这么有办法。”
怪不得很多人喜欢被拍马屁,情绪价值太满足了。
陆鸣心中暗爽,却没有表露出来。
“这只是一部分,要是有人威胁丈量田地的人,同样是重罪,严惩不贷。”
利诱之外还有威逼。
陆鸣被不会常驻此地,义纵也不会。
但是这些丈量田地的人,大概率会一辈子住在这里,生活在大地主们的阴影之下。
“都尉何在,本侯令你从正卒之中抽调兵力,参与丈量田地。
每一组中,至少有一人为军中正卒。
活不能白干,计入军功,可换取纸张书籍,也可以直接换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