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严苛的制度(1/1)

“只要你考的特别好,自然会有人怀疑。

哪怕用了糊名法,哪怕用了誊录法,会怀疑的人依然会怀疑有问题。

他们也有怀疑的理由,毕竟你是我的学生,也曾和董仲舒学习过。

但你要记住,唯庸者无咎无誉,不必在意那些杂音。”

又一次上朝的时候,朝堂上确定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具体流程。

没有完全按照明清时期的成熟制度进行,大汉目前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真要是从每个县开始考试,一层层向上考,公平性能不能保证另说,大汉也没有那么多读书人。

大汉的官学目前只有两级,地方各郡的郡国学,上一级就是中央的太学。

科举也分为两级进行,先是郡国级考试,通过者会参与下一级的会试,最后则是殿试,一共三级。

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的时间尚短,知识的垄断才刚刚被打破不久,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读书人的数量才会迎来爆发。

“陛下,经过我多日冥思苦想,科举考试中还应该增加一项措施,此举可以大大增加舞弊的难度,有效维持科举的公平和权威。”

窦桑林等人现在一听到这个话题头皮都发麻。

至于么,第一次科举考试啊,不成熟的好不好。

但富民侯搞的这些防作弊措施也太成熟了,糊名法和誊录法几乎绝了他们攀关系的心思。

董仲舒和孔安国门前的马车减少很多,基本恢复成了以前的样子。

当然,和刘彻的敲打也有很大关系,谁也不想在这个关头硬刚刘彻。

“陛下,此法名为锁院,乃是为了隔离与保密。

建立贡院作为考试场地,由陛下确定考试范围后,所有主考官和阅卷官立即进入贡院,贴上封条内外隔绝。

考试结束,阅卷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所需生活物资统一配送,也要严格检查。

考官根据陛下确定的范围出具试题后,由印刷工匠们直接在院内刻版印刷,印刷完毕,立即销毁刻版…”

大臣们越听越惊讶,到最后,很多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在他们看来,陆鸣提出的锁院制度,已经不能用严格二字来形容,而是极为严苛。

严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孔安国还好一些,董仲舒脸色有些凝重。

他都这么大岁数了,锁在贡院中几十天,怕是有点难熬。

他看了看陆鸣,这小子搞起公平来,不顾老人家的死活啊。

不出意外,刘彻也没顾及他的死活。

“富民侯考虑的十分周全,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不出意外,没有人反对。

谁会光明正大的反对防作弊措施呢?

“既然如此,诏令各郡国,立即开始筹备科举。”

略一停顿,刘彻的声音骤然冰冷,

“廷尉,若是发生科举舞弊,该以什么罪名论处?”

任凭有诸多措施,刘彻也知道无法彻底杜绝科举舞弊。

惩治措施必须足够严厉,绝不姑息。

“陛下,若是考生夹带作弊物品,立即取消考试资格,终身禁止参加科举。

并要身带枷锁,于贡院门前示众一个月。”

好狠厉的惩治,杜周刚说完这项措施,大殿内就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不仅终身禁考,还要带枷示众,不仅绝了考生的前途,还要让他在天下人面前丢尽脸面。

没有杀人,但诛心诛得透透的。

“誊录官帮助舞弊者,流放三千里,对读官帮助舞者流放三千里。”

流放三千里,几乎和判死刑也没有多少区别,能不能活着到达目的地都是个大问题。

“考官泄题者,腰斩,抄没家产,全家流放三千里…

替考者,双方均腰斩,三代以内亲属不得参与科举…”

一项项措施说出来,没有任何一项轻拿轻放,全都是从重处理。

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绝不轻饶。

杜周,又一次坐实了自己的酷吏之名。

“陛下,科举事关国本,有舞弊者,绝不能轻饶。”

刘彻看向大殿上众人,若是出了舞弊案,大概率会有他们中一些人的参与。

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别怪他不讲情面。

朝会过后,各项诏令迅速传递到各地太守手中,

各项防舞弊措施,以及舞弊的后果更是着重展示给各地百姓。

“无需举荐,审核家庭情况、籍贯,身家清白者即可参与科举考试。

五人为一组,互相担保,若有身份不符,冒名顶替的情况,五人均取消考试资格。

……”

各地官府张贴榜文的地方,都聚集了大量人群围观。

“不需要举荐,只需五人一组互为担保即可参与科举。”

第一次考试,参与标准定得非常低。

要求五人一组互为担保,也是为了避免冒名顶替的情况出现。

榜文张贴出来后,各地就像炸了锅一样。

不知多少没能获得举荐资格,与官场无缘的读书人痛哭流涕,对着长安方向大礼参拜。

无需举荐,试卷要糊名、还要誊录,还有极为严苛的锁院制度,对这个时代来讲属实有些超模。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些信息都不敢相信,反复确认后才接受这个事实。

对大汉的读书人,尤其是寒门子弟来说,科举制以及各项配套制度犹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不仅解渴,而且救命。

“感谢陛下,感谢富民侯…”

“快回去准备吧,六个月之后就要考试了。要是还考不上,怎么对得起陛下给的机会。”

……

各地的反应回馈到长安,刘彻知道后非常满意。

“六个月的时间,足够各地进行准备了。”

他看向赵盛,“造纸工坊要全力开工,有限供应科举所需要的纸张。”

交代完之后,他单独留下陆鸣。

“这次的试题中,朕会以田税和算赋为范围,让董仲舒他们出题。

看一看这些考生中谁的作答最能符合朕的心思。”

摊丁入亩,不,确切的说是摊算入亩,已经列入刘彻的办事议程中。

“陛下,霍光也要参与科举的。你和我说这些,容易泄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