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最大的敌人(1/1)

“朕管得住你们么?

河南郡大水,太守冯京不顾百姓死活,联合上下官员盗卖官粮。

朕的外甥,隆虑侯之子,身份富贵至极,还要操纵一方盐铁,疯狂压榨百姓,逼得百姓不顾生死也要当街刺杀他。

阳陵侯,明知朕刚刚颁布新律法,依旧肆无忌惮,为一时之快残杀奴婢,之后又百般隐瞒,不惜杀人灭口。

你们都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

百官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请求刘彻息怒。

陆鸣也低着头,之前也没说还有这段啊,刘小猪是真情流露还是故意给自己加戏?

“朕怎么息怒,这三个人谁不是当朝权贵,谁出去跺跺脚不能震翻一片人,朕又管住了谁?

尤其是阳陵侯,在朕的眼皮底下都敢如此肆意妄为,在大汉各地的权贵豪强们又会怎样?”

刘彻的声音高亢洪亮,在大殿中泛着回响,在傅偃听来却是死亡的号角。

把他和另外两个已经死了的人放到一起,还要单独拿出来强调一下,陛下就这么想让他死么?

“有人对朕说过,对于地方权贵豪强来说,天高皇帝远,他们就是土皇帝,朕鞭长莫及。

可现在看来,哪怕在长安城,朕这个皇帝也很远,管不到的事情很多。”

天高皇帝远!

土皇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百官默默的看向陆鸣,是你小子说的吧?

没办法,这就是口碑。

这种对地方权贵豪强的诛心之言,百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富民侯,是他的风格。

哪怕猜错了也没事,下次还猜是他,只要坚持猜是他,总体准确率一定很高。

“陛下,臣有罪,还请陛下念在臣的先祖跟随高祖皇帝起兵反秦,一路南征北讨,

又为诛灭项羽、平定齐地立下功劳的情面上,给臣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臣甘当军中小卒,为陛下征讨蛮夷。”

呸,净想美事。

不仅想保住性命,还想再要一个立功的机会,你咋连吃带拿呢?

谁不知道现在去打蛮夷,大汉的优势非常大。陛下要出兵去三韩之地,一堆人争抢机会,你还想分一杯羹?

陆鸣真想一口盐汽水喷死他。

没等他说话,汲黯已经说话了。

“陛下,第一任阳陵侯确实立功很多,否则高祖皇帝也不会封他为侯。

傅家七十多年来爵位传承至今,就是对其功劳的嘉奖。

换言之,这七十多年来的富贵和权势就是看在当初的功劳和情面上。

阳陵侯傅偃不知感念朝廷厚恩,反而因此肆意妄为,不把朝廷的律法放在眼里。

岂能再用当初的功劳和情面为自己求情。”

说得好,刘彻在心中为他点赞,大喷子就是厉害。

你是立功了,可朝廷也没亏待你们家,七十多年了,一直是大汉顶级权贵。

如今犯下大错,还想用以前的功劳来绑架朕,那以前给的那些权势和富贵算什么,能退回么?

“当初高祖皇帝能夺得天下,确实离不开众多功臣的支持,因此大封功臣。朕能扫荡匈奴,平定南越,同样离不开众多忠臣良将的支持。

但这是你们肆意妄为,无视律法,不把朕放在眼里,不把律法放在眼里的理由吗?

有功必赏,封赏,朕给了。

有过必罚,惩罚,你要受着。”

刘彻重新走上御座,看向大殿中的百官。

“朕高坐于此,要靠你们治理天下。你们烂一点,大汉就要烂一大片。

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汉百姓就要揭竿而起,重复秦末故事。

你们犯了罪,受罚的仅仅是你们自己么,不是,你们还在掘大汉的根基。”

刘彻前所未有的严肃,历史上大汉不是亡于外敌,而是亡于内部问题。

哪怕三国时期天下混战,早早落幕的公孙瓒都能凭借白马义从威震鲜卑和乌桓。

大汉不惧怕外敌,怕的是土地兼并,怕的是外戚专权,怕的是权贵豪强横行,怕的是吏治腐败,怕的是自然灾害。

最大的敌人不在草原,而是在这座大殿之中。

甚至包括他自己!

肆意妄为总要付出代价,今天不付,以后也要付。

现在,就是该有人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刘彻看着傅偃,你只是第一个。

傅偃没有再求饶,他知道,自己死定了。

陛下需要杀鸡儆猴,自己急吼吼的跳出来生事,这么好的机会,陛下怎么可能放过。

他瘫坐在地上默然不语,双眼空洞的没有一丝神采,就像顾嫣死不瞑目的眼神一样。

“廷尉杜周,按照大汉律法,此案该如何判罚?”

“陛下,阳陵侯傅偃残杀奴婢,又杀人灭口,更是置陛下诏令于不顾。

杀人只是其罪行之一,他还触犯大不敬之罪。

按照大汉律法,应剥夺其爵位,收回其食邑,处以腰斩之刑。”

结果早已准备好,就等着在早朝公布出来。

刘彻低喝一声,“傅偃,你还有何话说?”

傅偃眼睛转动两下,嘴巴动了两下却说不出话。

沉默片刻,刘彻低声道:“念在他先祖之功,腰斩改为弃市吧,以为他人教训。”

腰斩比弃市更为残酷,被腰斩之人通常不会立即死去。

有人甚至能在被腰斩之后,蘸着自己的血写出七个惨字。

你说没从轻吧,从腰斩改为了弃市,傅偃能死的痛快点。

你说从轻了吧,弃市是要暴尸街头的,以便警示他人。

傅偃肯定是哪个都不想接受,但此时他别无选择。

“多谢陛下。”

能痛快的死也不错,这是陛下对阳陵侯一脉最后的恩德。

窦桑林几人默然不语,眼看大势已去,他们也不想再为傅偃惹怒陛下。

刘彻看向百官,低声道:“朕不希望以后再出现此类事情。

但要是有人以为能瞒天过海,朕绝不姑息。”

被刘彻的目光注视,心里没鬼的人毫无惧色,心中有鬼的人,下意识低下头躲避刀子般的目光。

“杜廷尉,本次案件中,前后两次验尸起到重要作用。

朕决定在廷尉府中新增仵作官职。”

百官又一次看向陆鸣,又是你小子搞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