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码头警告(1/1)

码头上的风带着咸腥味,李掌柜站在新建的仓库前,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自从程远山拒绝了宋家修改后的合同,事情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李掌柜,"一个伙计匆匆跑来,"不好了,宋家那边突然加收码头使用费!"

李掌柜皱起眉头:"加多少?"

"整整翻了一倍!而且说是立即生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很快在码头上传开。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宋家对程远山的警告。

程远山接到消息时正在和沈若兰商议事情。听完汇报,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若兰,你怎么看?"

沈若兰放下手中的账本:"宋老爷子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如果我们这次退让,以后只会更难。"

程远山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码头的主动权在宋家手里,我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代的卸货地点。"

"或许,"沈若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就在这时,程夫人走了进来:"若兰,你记得周夫人上次说的那个码头吗?"

沈若兰眼前一亮:"母亲是说黄浦江下游的那个废弃码头?"

"对,那块地方虽然荒废了些,但水深港阔,比现在用的码头条件还要好。只是因为地方偏僻,一直无人问津。"

程远山有些犹豫:"但是重新建设码头需要大量资金,而且短期内无法使用。"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沈若兰说,"宋家以为我们离不开现在的码头,所以才敢这么做。如果我们能找到替代方案,就等于打破了他们的垄断。"

程夫人赞许地看着儿媳妇:"若兰说得对。而且我听说,政府正在计划开发下游地区,如果我们能提前布局......"

程远山明白了母亲和妻子的意思。这不仅是应对眼前困境的办法,更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机会。

"那现在这边怎么办?"他问道。

"先拖着,"沈若兰说,"让李掌柜去和宋家商量,说我们需要时间筹措资金。同时,我们暗中开始准备新码头的事情。"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消息:宋家不仅加收码头使用费,还开始刁难程家的工人,故意延长卸货时间。

"欺人太甚!"程远山拍案而起。

沈若兰安抚道:"远山,冷静。这正说明宋家也很着急。他们怕我们找到其他出路,所以才会步步紧逼。"

程夫人叹了口气:"上海滩就是这样,今天你强我弱,明天就可能反过来。关键是要沉得住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程家表面上在和宋家讨价还价,暗地里却开始着手新码头的准备工作。沈若兰通过周夫人的关系,悄悄接触了那片废弃码头的原主人。

"程太太,"周夫人在茶会上低声说,"那边的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原主人同意先签一个意向书。"

沈若兰点头:"多谢周夫人。不过这件事还请暂时保密。"

"我明白,"周夫人笑道,"商场如战场,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与此同时,宋家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一天,宋玉芙特意来找沈若兰。

"程太太,"她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说你们最近在打听下游的地皮?"

沈若兰不动声色:"宋小姐这是在替令尊打探消息吗?"

宋玉芙苦笑:"我是来提醒你。那片地方看似无人问津,其实暗藏玄机。当年就有人想开发,但都失败了。"

"为什么?"

"因为......"宋玉芙欲言又止,"总之,你们要小心。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

沈若兰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多谢提醒。不过有些路,即便知道危险,也必须要走。"

送走宋玉芙后,沈若兰立即让人去调查那片码头的历史。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那里曾经是一个军火仓库,地下可能还埋着未处理的危险品。

"这下麻烦了,"程远山皱眉道,"处理这些隐患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很大。"

沈若兰却看得更远:"这反而是个机会。如果我们能妥善处理这些隐患,不仅能获得政府的支持,还能证明我们的诚意和能力。"

就这样,程家开始了一场暗中的较量。一方面要应付宋家在现有码头的刁难,一方面要筹划新码头的开发。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不能打草惊蛇,又不能贻误时机。

这天,李掌柜匆匆来报:"老爷,宋家那边传来消息,说愿意收回之前的决定,维持原来的码头使用费。"

程远山和沈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显然,宋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这是在示好。

"李掌柜,"程远山说,"你去回复宋家,就说我们考虑考虑。"

"老爷的意思是......"

"以不变应万变,"沈若兰接过话头,"现在的局面对我们反而有利。让宋家多着急几天,对大家都好。"

李掌柜佩服地看着这对夫妻。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已经从商场新手成长为能和宋家周旋的对手。

果然,宋家很快又派人来接触。这次直接开出了更优惠的条件:不仅维持原来的收费标准,还承诺给程家最优先的装卸权。

"宋老爷子这是服软了?"程夫人问道。

沈若兰摇摇头:"不会这么简单。宋家经营码头这么多年,不会轻易放弃主导权。他们一定还有后招。"

正如沈若兰所料,就在程家表示要认真考虑宋家提议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有人在下游码头发现了新的危险品,政府暂时叫停了那里的所有开发计划。

"这是宋家的手笔吧?"程远山冷笑道。

沈若兰点点头:"他们应该早就知道那些危险品的存在,只是一直没说。等到我们真要开发的时候,就把这个消息放出来。"

"那我们岂不是......"

"不,"沈若兰打断他,"这反而坐实了一件事:宋家确实害怕我们开发新码头。否则他们不会这么着急阻止。"

程远山恍然大悟:"所以我们现在反而更有谈判的筹码了?"

"没错,"沈若兰露出一丝笑意,"既然宋家这么怕我们另起炉灶,那就说明现在的码头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借此争取更多的权益。"

就这样,一场看似要演变成恶斗的商战,最终以一种微妙的平衡告终。程家和宋家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都各有让步,但也各有收获。

"若兰,"程远山感慨道,"这次多亏了你的谋划。"

沈若兰摇摇头:"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在商场上,有时候维持一个平衡比一味争斗更重要。"

程夫人也点头赞同:"没错。这次的事情让宋家知道我们的实力,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对大家都是个教训。"

这场商战的结果很快在上海滩传开。人们都说程家后生可畏,居然能和宋家打成平手。但只有少数人知道,这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谋划,是多少次险中求胜的博弈。

"母亲,"沈若兰一天突然问道,"您说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程夫人看着儿媳妇疲惫但坚毅的面容,心中一暖:"做生意本来就是在冒险。关键是要有勇气面对,有智慧应对。你和远山做得很好。"

夜深了,码头上的喧嚣渐渐平息。沈若兰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灯火。这场商战让她明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上海滩,光有胆识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和一个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些,就没有什么风浪是闯不过的。

"在想什么?"程远山从背后搂住她。

沈若兰靠在丈夫怀里:"在想我们的未来。这次的事情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只要有你在,什么挑战我都不怕。"

窗外,月光洒在码头上,映照出一片宁静。但沈若兰知道,在这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依然在涌动。这就是上海滩的商场,永远不会真正平静,永远充满着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