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协助调查(1/1)

沈清韵站在康济堂大楼的天台上,望着远处的苏州河。

秋日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这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每当需要做重要决定时,她总会来这里静静思考。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身后传来宋玉芙的声音。

沈清韵转过身,挤出一丝微笑:"姑姑。"

宋玉芙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在想什么?"

"我......"沈清韵欲言又止。

"是在想程叔叔的事,还是在想周世勋?"

听到这个名字,沈清韵的心猛地颤了一下。

周世勋,军统南京总部的高级参谋,也是这次负责处理程远山案件的核心人物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沈清韵的初恋。

"姑姑......"沈清韵低声说,"南京来电,要我过去协助调查。"

"我知道。"宋玉芙说,"陈处长告诉我了。"

"可是......"

"可是你怕见到他?"

沈清韵点点头:"五年了。这五年里,我们谁都没有主动联系过对方。现在突然要见面......"

"你还在怪他当年的选择吗?"

沈清韵沉默了。五年前,正是在这个天台上,周世勋告诉她,他必须回南京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我不知道。"她轻声说,"也许不是在怪他,而是在怪我自己。"

"怪自己什么?"

"怪自己当时太任性。"沈清韵苦笑,"他让我等他,可我却说,既然选择了事业,就不要再谈感情。"

宋玉芙叹了口气:"你们都太要强了。"

正说着,李掌柜匆匆走上来:"小姐,军统南京总部又来电了。"

"什么事?"

"他们说......"李掌柜看了看宋玉芙,"说希望您明天就动身去南京。"

沈清韵的手微微发抖:"这么快?"

"是的。"李掌柜说,"他们说案情重大,需要您尽快过去。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周参谋特别说明,有些细节只有您才清楚。"

听到这话,沈清韵的心又是一颤。这是五年来,周世勋第一次通过公事联系她。

就在这时,德利銮也走上来:"小姐,您父亲醒了。"

沈清韵一惊:"他怎么样?"

"已经好多了。"德利銮说,"他想见您。"

看守所的病房里,程远山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精神还不错。

"韵儿。"看到沈清韵进来,他微微一笑,"我没事,你不用担心。"

"父亲......"沈清韵红着眼圈,"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

程远山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可是这些年,您一个人承担了这么多......"

"值得。"程远山说,"只要能为国家做点事,什么都值得。"

沈清韵抿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

"韵儿。"程远山说,"我知道南京那边让你去协助调查。"

"是的。"

"去吧。"程远山说,"把一切都说清楚。我这些年做的事,经得起检验。"

"可是......"

"是因为周世勋在那边?"程远山看着女儿,"我一直都知道。这些年,他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你。"

沈清韵惊讶地看着父亲。

"你以为他为什么会负责这个案子?"程远山说,"他是专门请缨的。就是为了能亲自还我一个清白。"

"他......"沈清韵的声音有些发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只有还了我的清白,才能配得上你。"程远山说,"这个傻小子,和你一样要强。"

沈清韵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去吧。"程远山轻轻拍着女儿的手,"带着我的祝福去。"

走出看守所,沈清韵的心里五味杂陈。

李掌柜已经在外面等着:"小姐,要我现在就安排明天的行程吗?"

沈清韵深吸一口气:"不用那么急。我要先去一个地方。"

半小时后,她站在了周公馆的大门口。

这座老宅已经空置多年,但还是有人定期打扫。院子里的秋海棠开得正艳,就像五年前一样。

"小姐。"李掌柜有些担心,"您真的要进去吗?"

沈清韵点点头:"我需要一个答案。"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五年前的那个秋天,也是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周世勋。那时的他,还只是军统的一个普通军官,来调查一起特务案件。

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接触,会让两个年轻人都沦陷其中。

走进大厅,所有家具都蒙着白布,像是时光凝固在那一刻。

沈清韵慢慢走上楼,来到书房。这里是他们最后告别的地方。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樟脑味扑面而来。

书桌上落了一层薄灰,但抽屉里的东西一点都没动过。她轻轻拉开最上面的抽屉,里面放着一个浅蓝色的信封。

这是五年前她留给周世勋的信,信封上写着"只有当你觉得值得的时候才能打开"。

但现在,信封依然完好无损。这意味着,这五年来,周世勋从未打开过它。

"小姐。"李掌柜在门口轻声说,"已经不早了。"

沈清韵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落在书桌对面的墙上。

那里挂着一幅画,是她当年送给周世勋的。画的是苏州河畔的秋景,正中是一个撑伞的女子,远远望着河面。

画下方有一行小字:秋水伊人,待君归来。

这是她们俩的暗语。每次分别,他们都会说"秋水伊人",意思是无论过多久,都会等待对方。

沈清韵的手轻轻抚过画框,忽然发现画的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

小心翼翼地取下画框,她发现背后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是周世勋的字迹:

"五年了,画中的人依然在等,画外的我也从未走远。韵儿,这一次,让我们都不要再错过。"

签名的日期,是一个月前。

沈清韵的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下来。

原来,他一直都在。只是他们都太过倔强,谁都不愿意先低头。

"李叔。"她擦干眼泪,"帮我订明天最早的火车票。"

"是去南京?"

"是的。"沈清韵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回到康济堂,沈若兰正在等她。

"韵儿。"看到女儿的表情,沈若兰就明白了,"你决定好了?"

"是的,母亲。"沈清韵说,"我要去南京。不只是为了父亲的案子,也是为了我自己。"

沈若兰点点头:"去吧。记住,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和你姑姑都支持你。"

"我知道。"沈清韵说,"这一次,我不会再让自己后悔了。"

夜深了,沈清韵又来到天台。

秋风吹过,带来阵阵桂花香。远处的苏州河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就像五年前的那个夜晚。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火车票,露出一丝笑容。

明天,她就要去南京了。去见那个等了她五年的人,去解开那些纠缠了五年的心结。

这一次,她不会再逃避。因为她终于明白,有些人,有些事,值得她放下所有的倔强和自尊。

就像父亲说的,爱一个人,就要有勇气承担这份爱的重量。

而现在,她已经准备好了。

夜风中,天台上响起一首熟悉的曲子。那是五年前,他们常常一起哼的歌。

沈清韵轻轻跟着哼唱起来,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