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结交权贵(1/1)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西院的梅树上。沈若兰坐在绣架前,正在给周夫人完成最后一幅绣品。这是一套《四季花鸟图》,是周夫人托她绣来送给领事夫人的。

"夫人。"张妈端着参汤走进来,"周夫人派人来问,绣品可是完成了?说是后天领事夫人的茶会就要用到。"

沈若兰将最后一针绣完:"正好做完。你让人回话,就说我明天亲自送去。"

"亲自送去?"张妈有些担心,"您现在的身份......"

"身份怎么了?"沈若兰笑道,"我虽然是平妻,但绣品的事情自有分寸。再说了,周姐姐办的茶会,来的都是些太太小姐,正好带清韵去见见世面。"

正说着,宋玉芙派人来问好,说她在英国一切安好,已经开始做起了月子。沈若兰让人写了回信,又塞了一包补品让人带去。

"夫人对大奶奶真好。"张妈说。

沈若兰叹了口气:"她现在一个人在英国生产,也怪不容易的。再说了,她对清韵一向很好,我这个做姐姐的,总要有个样子给清韵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五个月大的清韵正在院子里的毯子上玩耍,看到蝴蝶飞过,竟然咯咯笑起来。

"这孩子。"沈若兰走到院子里,"才这么点大就这么爱玩。"

"小姐是个有灵气的。"张妈说,"您看她多聪明,现在都会对着蝴蝶笑了。"

沈若兰抱起女儿:"是啊,我们清韵最聪明了。来,娘亲给你念诗......"

正说着,周夫人派来的丫鬟又来了:"周太太说,明天的茶会,一定要请夫人带着小姐一起去。说是领事夫人特意提起,想见见这个天生才女。"

沈若兰心中一动:"领事夫人怎么知道清韵的事?"

"是周太太提起的。"丫鬟说,"说小姐有'才女痣'的事情,在上海滩的太太圈子里都传开了。领事夫人听说后很感兴趣,说想亲眼看看。"

送走丫鬟后,沈若兰若有所思。她知道,这是个机会。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结识一些洋人太太,对清韵的将来很有好处。

第二天一早,沈若兰就带着清韵去了周家。周夫人一见到她们,就高兴地说:"来得正好,我正要给你们介绍个人。"

说着,她领着母女俩来到内室。只见一个穿着时髦的洋装女士正在喝茶,见到她们进来,立刻站起身。

"这位就是安德森太太。"周夫人介绍道,"就是那个在法租界开幼儿园的。"

安德森太太打量着清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就是那个有'才女痣'的小女孩?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她说的是流利的中文。

沈若兰行了个礼:"多谢太太夸奖。"

"不用这么客气。"安德森太太笑道,"我听周太太说,你很重视孩子的教育?"

"是。"沈若兰说,"这个时代不同了,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安德森太太点点头:"你说得对。教育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女子教育。"她看着清韵,"这孩子气质不错,眼神很灵动。要是将来能来我的幼儿园,我一定好好培养她。"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领事夫人到了。

"Mrs. Thompson来了。"周夫人笑道,"她可是特意来看清韵的。"

领事夫人一进门就被清韵吸引住了。这个五个月大的女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怕生,反而好奇地看着这个金发碧眼的洋太太,还对她笑。

"What a lovely child!"领事夫人惊叹道,"She's so intelligent!"

安德森太太在一旁翻译:"领事夫人说清韵很可爱,很聪明。"

沈若兰抱着女儿欠身:"多谢夫人夸奖。"

领事夫人这时注意到沈若兰手中的绣品,眼前一亮:"This is beautiful! Did you make this?"

周夫人连忙解释:"这是若兰特意绣来送给您的。她的绣工在上海滩可是出了名的。"

领事夫人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绣品:"Amazing! The birds look so real!"

沈若兰见状,又从包里取出一个小绣件:"这是我给清韵绣的,是用来启蒙的。"

那是一幅小小的《百鸟朝凤图》,每只鸟都栩栩如生,而且每只鸟旁边都绣着鸟名,既是装饰品,也是启蒙教材。

"太巧妙了!"安德森太太赞叹道,"把艺术和教育结合得这么好,我还是第一次见。"

领事夫人也连连点头:"This is exactly what we need for early education!"

周夫人在一旁笑道:"若兰一向很重视清韵的教育。你们看她平时教导孩子,都是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这个方法很好。"安德森太太说,"现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也是强调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若兰太太,你有没有兴趣来我的幼儿园做个讲座?就讲讲你是怎么教导孩子的。"

沈若兰有些惊讶:"这......"

"去吧。"周夫人说,"这是个好机会。现在不少太太都把孩子送到安德森太太的幼儿园,你去讲讲课,也能结识一些人。"

领事夫人似乎听懂了她们的对话,笑着说:"I'd love to attend your lecture too!"

安德森太太翻译后,沈若兰才明白,领事夫人说她也想来听讲座。

"那就说定了。"周夫人拍板,"下个月初,就在安德森太太的幼儿园办个茶话会,请若兰来讲讲育儿心得。"

茶会结束后,沈若兰抱着已经睡着的清韵准备回家。安德森太太和领事夫人一直把她送到门口。

"Remember, next month!"领事夫人亲切地说。

回到家中,张妈迎上来:"夫人,茶会怎么样?"

沈若兰将熟睡的清韵放在摇篮里:"很好。对了,你去把我那些教导清韵用的东西都整理一下,下个月要用。"

"下个月?"张妈不解。

"是啊。"沈若兰走到绣架前,"安德森太太邀请我去她的幼儿园讲课,讲讲育儿心得。"

张妈惊讶道:"这是好事啊!那幼儿园可是上海滩最有名的。"

"确实是好事。"沈若兰说,"不过现在要好好准备。这次来的都是些名门太太,我得把东西准备充分些。"

正说着,程夫人来了。

"听说你今天去参加周太太的茶会了?"程夫人问。

"是。"沈若兰把今天的事情说了,"婆婆,您说我该去吗?"

"当然要去。"程夫人说,"这是个好机会。现在不比从前,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就得多结交一些人。"

沈若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我现在是平妻的身份,但为了清韵,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说得对。"程夫人欣慰地说,"你这孩子,就是想得周到。对了,玉芙那边可有消息?"

"今天刚收到消息,说是母子平安。"沈若兰说,"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些补品,等下个月的船运送过去。"

程夫人满意地点头:"你做得对。虽然你们现在一个是正室一个是平妻,但该有的情分还是要有的。这样将来孩子们也好相处。"

夜深了,西院的灯火依旧明亮。沈若兰坐在绣架前,开始规划下个月讲座要用的东西。

"夫人还不休息?"张妈问。

"要准备些东西。"沈若兰说,"我想着,不如做一套《启蒙图》,把我平时教导清韵用的方法都绣在上面。这样到时候讲起来也更直观。"

张妈看着她专注的样子,不禁感叹:"夫人真是用心。"

"这不是用心,是必须的。"沈若兰一边绣一边说,"在这个上海滩,要想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人脉。"

她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熟睡的清韵:"你看清韵多聪明,每次见到生人都不怕,还会讨人喜欢。这就是天生的好性格。我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为她铺路。"

张妈若有所思:"夫人是说......"

"我是说,教育不只是教孩子读书认字,更重要的是要让她在好的环境里成长。"沈若兰说,"你看今天那些太太们,虽然有中有西,但都很重视教育。如果清韵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将来的见识自然就不一样。"

夜色渐深,西院里一片宁静。沈若兰继续绣她的《启蒙图》,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她对女儿的期望。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上海滩,她要让清韵不仅有才华,更要有见识,有胸襟,有自己的圈子。

这就是一个母亲最长远的筹谋。就像她绣的这些图样,表面看是教具,实则是在为女儿编织一张社交的网络,一个成长的环境。

而在英国的宋玉芙,此时正抱着自己的儿子,看着沈若兰寄来的信,心中也在思索。也许,等她回到上海,也该好好向这个姐姐学习,如何做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