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胸有大志(2/1)

一双筷子打在她手上,肖然当即收回魔爪,委屈地看着肖老太婆。

肖老太婆淡定拿着筷子道:“吃饭呢,别动手动脚的,像个什么样儿。”

李宝来见她委屈的样子,立刻挺直胸脯道:“姐姐,等吃了饭,随便你捏,吃饭的时候不许哦,你也要听肖婆婆的话哦。”

肖然气个倒仰,她什么时候不听肖老太婆的话了?

肖老太婆吃着饭心里也很复杂,总觉得这个便宜孙子要被孙女带坏掉。

等吃了饭,肖老太婆让姐弟二人赶紧写作业,自己收了碗去洗。

因为竹桌并不平,肖然特意去找了一块平整的木板放在桌子上。

李宝来一件一件从挎包里把笔墨纸砚拿出来放好,还有一本《论语》。

手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正是昨天做功课的那篇课文。

她看李宝来随意翻了两下,就合上书页,开始背诵。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

少年还稍显稚嫩的嗓音在山谷间盘旋,肖然支着下巴,一边磨墨一边满眼含笑看着他。

等李宝来背完书,墨也好了,他拿起毛笔,深深呼吸两下,沉下心来,一笔一笔慢慢写下。

在他写时,肖然就去厨房拿菜刀,出来把刺梨切成两半,用竹片掏干净里面的籽,塞到李宝来嘴里。

李宝来张口接住,一边吃一边写,吃着东西并不会影响他写字的速度,心思依旧在纸上。

肖然没给他吃多,就吃了三个,剩下的她和肖老太婆平分了。

他的速度很快,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就收了笔,满足地吹干墨迹,递给肖然:“姐姐,你帮我检查一下有没有错的。”

肖然随意看一眼,给他折好放进挎包,道:“很好,一字不错,对了,先生今天有没有因为纸上的墨迹打你手心?”

一提到墨迹,李宝来眼睛亮亮的:“没有,先生夸奖我了呢,还把那篇功课挂在课堂后的墙上,让学生都跟着学习呢。”

肖然笑着点头:“没挨打就行,不然我就替你去揍你大哥。”

“别了吧姐姐,大哥昨天的功课好多字都是歪的,被先生打了一下手心的,回家时手都是红红的,大哥今天很可怜的,要不改天吧。”

他话刚说完,李金来和李银来两兄弟就从山下上来了,一听这话,顿时开骂:

“臭小子!你还敢撺掇你姐揍我?早知道我就不来接你,让你自己摸黑回家,吓尿裤子才好!”

李宝来没想到他大哥居然已经走到田坎,背脊一僵,可怜地瘪着嘴。

“大哥,我才没有让姐姐揍你,你冤枉我!”

他企图蒙混过关,肖然对兄弟几人的打闹也不理,给李宝来收拾好挎包,背他肩上,道:“走吧,再过一会儿天就黑了,走路看不到路了。”

李宝来可怜兮兮抱着她的手:“姐姐,要不你送我回去吧,不然大哥肯定在路上打我。”

肖然笑着道:“我送你回去,然后干爹再把我送回来,这折腾来折腾去,晚上不要睡觉吗?”

李宝来泄气瘫肩,松开她和刚刚走出来的肖老太婆打声招呼,就挎着包一步三回头去找两个哥哥。

李金来兄弟二人先喊了肖老太婆,然后环胸站在地坝下山口上等着。

肖老太婆看着三兄弟叮嘱:“路上莫打打闹闹的,早些回家晓得不?”

三人都齐齐应好,李银来走前面,兄弟两个把李宝来夹在中间下山去。

肖然摇摇头,这三兄弟啊……

看着兄弟三个下山,在昏暗的光线下,还能看到兄弟三个小小的身影,一路上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完全不像李金来说的要收拾李宝来那个样子。

看到兄弟三个进了李家地坝,祖孙两个走回家中,喂了猪,关好鸡,洗漱完毕就去睡觉了。

夜里,肖然躺在空间里,一直在回忆那间山洞,又把虎牌和在山洞里捡到的令牌拿在手中举起。

黑暗的空间中,她看不到这两个牌子的模样,但意识里缺很清楚,摩挲着两个牌子,心里更增生出许多疑惑,还有对未来的担心。

既然前朝余孽能找到肖良松,就肯定知道肖家,这十多年不曾有动作,到底是只有这一人知道,还是说别的人被什么事情绊住了脚。

她其实到现在也没搞明白,镇南王为什么会把虎牌交给肖良松,肖良松是有点本事,但远不到可以接收虎牌的地步,要知道这块虎牌间接威胁到了大盛的稳固。

翌日。

清晨,肖然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清醒,明显感觉到明显气温很凉爽。

肖老太婆也正好醒来,屐上鞋,“今天这雨很大,你莫出去了,我们就在屋里头耍吧。”

肖然点头,跟在她身后出去看,大雨瓢泼而下,街阴上已经湿了一半。

肖然忙去看蛇,发现它们还在动着,角落的地板很阴凉,放几天不会有事。

想起屋顶有的地方会漏雨,她忙问:“婆婆,要去拿盆接雨不?”

她还是比较庆幸,当年肖良松修房子时废了不少功夫,都是用瓦片盖的屋顶不提,而且两间睡觉的屋子都有隔层,隔层不高,但下雨时方便接雨,不会直接漏在地上,导致屋里都是水。

“去拿盆吧,你去东屋看看哪里漏,我去西屋。”

肖然应下,转身去找盆,把家里能用的大盆都拿上,屋顶去年李家兄弟和段家帮忙修缮过,也不是特别漏,只有四五处在滴滴答答往屋里滴。

她一一接好,又去找肖老太婆。

肖老太婆正趴在西屋阁楼上把干菜放到没漏雨的地方,才拿盆接水。

一切弄好后,才去煮饭煮猪食。

祖孙二人刚刚吃过饭,就看到李开财带着三个小的从山下上来。

四人都戴着斗篷,穿着蓑衣和草鞋,三兄弟把长衫撩起藏在腰间,裤腿高高挽起。

顾先生很注重形象,长衫可以旧,但不能脏,若是学生穿了脏衣上学,回头家长就会被请去挨训。

家长们还不敢有怨言,只能给孩子们勤换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