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绝对不和解(1/1)
因为没有证据,也因为当时时间比较紧急,所以她恐吓了张思琪,让张思琪在庭审的时候说出那样的话来。
其实盛夏有很多办法可以让张思琪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是让她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惩罚”可是她不知道自己那样做到底对不对。
调解室里一时间只剩下乔母低声的哭泣,气氛十分压抑。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调解室的门被敲响,除了乔母还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其余人都侧头朝着门口看了过去。
“进来。”刘警官扬声道。
随后调解室的门就被推开,外面又进来一个小警察,大约是因为家属在这儿,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坐下之后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话,“盛律师,张思琪的律师在外面,说是想要见你。”
“他想见我?”盛夏微微挑眉,心里已经开始猜测对方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说是想要谈一谈和解的事情。”刘警官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也不是很好。
这个案子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死者是自杀的,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的。
但是在死者留下的遗书里,说的是自己被张思琪霸凌,因为受不了霸凌才自杀的。
不管张思琪到底做了多少,总是乔依的死是绝对跟她脱不了关系的。
然而现在他们却拿张思琪一点办法也没有,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不和解!我们绝对不和解!”原本已经快要晕倒的乔母,在听见这话的时候,又一次激动起来。
她红着眼眶怒声道:“不管结果到底怎么样,我们绝对不可能和解,也永远都不会放弃!”
此时此刻的乔母眼底满是恨意,她的女儿死了,唯独留下一份遗书,她已经在里面告诉自己,是谁害死了她。
所以她不会放过张思琪的,无论结果到底怎么样,她都不会放过张思琪的!
乔母怒视着面前的警察,她不是对他有意见,觉得他们警方不够尽力。
仅仅只是做母亲护着孩子的那份心。
乔母心底甚至是恶毒的想着,法律治不了张思琪那就算了,她亲自去治!
她也得让张思琪好好体会一下她女儿曾经受到的那些痛苦!
盛夏在地府待了数百年,更何况最初的她就是恶灵。
所以她很熟悉那样的气息,她敏锐的察觉到,如果事情不能妥善处理,乔母不会放过张思琪的。
盛夏微微蹙眉,神色略显严肃,担心乔母真的会乱来。
刘警官能理解家属的心理,说不出什么劝说的话来,但是有些事情是他们之间彼此心知肚明的。
在过往许多霸凌导致的自杀事件,最后的结果都不那么理想。
那可能并不理想的结果,还是在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
他们现在根本没有查到任何的证据,如果不是因为张思琪自己在庭审时突如其来的一下子,这个案子已经结束了。
现在退回来重新侦查,可以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因为之前该查的东西他们都已经查过了。
长久的沉默之后,盛夏打破了这沉默,她同乔父乔母说道:“我先去见一见他。”
乔母看着盛夏,眼神悲痛又坚定的说道:“盛律师,我们不和解,不管怎么样,我们绝对不和解。”
“好。”盛夏点头答应。
随后盛夏便站起身来,之前进来的那位小警察也跟着起身,带着盛夏一块从调解室离开。
盛夏很快就见到了张思琪的律师。
大家都是一个圈里的,虽然盛夏不久之前才能独立办案,但之前跟着陈曦实习的时候,也见识了很多。
例如眼前这位,齐云州。
其实齐云州擅长的根本就不是这一块,他擅长的是经济案件,每个案件都是上千万的标额。
后来成了天晟集团的律师,也就是张思琪父亲的公司。
现在也是张思琪律师团里的其中一位。
其实之前这个案子并不是齐云州在主导,现在换成齐云州来跟自己谈…
盛夏忍不住的挑了挑眉,似乎是染上了几分乐趣一般,尤其是盛夏一进来就察觉到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
其实她并不怎么会看面相,并不能只是一眼就能看穿一个人的生平,又或者是对方此时此刻在想什么。
只是有些时候她能敏锐的察觉到一些希望,例如昨天她能看出陆隽泽印堂发黑,例如她刚才她能察觉到乔母心底正在滋生的恨意。
而她也不是第一次见到齐云州了,但也只有此时此刻,让盛夏打心底觉得危险。
“盛律。”看到盛夏来的时候,齐云州站起身来打招呼没等盛夏回应,男人已经看见盛夏手上包着的纱布,他有些惊诧,“盛律受伤了?”
“没什么,一点小伤而已。”盛夏说着就已经走了进来,“齐律是想跟我说什么?”
“坐下说?”齐云州笑着拉开椅子,神色十分温和。
盛夏微微点头,没有任何一点客气的意思,直接在齐云州拉开的椅子前坐下。
齐云州等盛夏坐下之后才在她的对面坐了下来。
“盛律,我是想要跟你谈一谈和解的事情。”齐云州说着,眼看着盛夏要开口了,齐云州连忙道:“你先别着急,听我跟你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盛夏抿唇对着齐云州假笑起来,云淡风轻的说道:“我不着急。”
齐云州脸上至始至终都是温和的笑容,没人知道他内心的真是想法到底是什么。
“那我就直说了。”
“这个官司到这里,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毕竟警方反反复复的侦查,都没有办法证明我的当事人对乔伊小姐的死亡有任何关系。”
“现在这样耗下去,不过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这件事事情不仅仅只对我当事人的伤害,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伤害不是吗?”
“盛律,你是律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你自己也很清楚这个案子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既然是这样,难道不应该选择对死者家属更加有利的一条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