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发明石碾 轻松致富(1/1)
各国官学的学费都甚贵,不但管食宿,洗衣、清扫等琐碎事宜亦有官奴照管。普通人家难以承受起昂贵的学费,官学弟子出身非富即贵。
墨翟能负担得起学费,全凭宋绍公赏赐的钱财。
生在平民家庭,墨翟自小就懂得勤俭节约。他在工师署待了三年,各种手艺可不白学。上学所用竹简、木渎写字板、笔墨等材料,墨翟都习惯自己做。
为此他在大姐墨莹家,设了一小间手工作坊。除了制作学习用具,还帮同学修缮用坏的弓箭、竹简、毛笔、挎包背囊等各种物件。
墨莹劝他少管闲事,弄这些手工活,让学馆的人瞧不起。
墨翟却说,自己早已名声在外,没人小瞧他,多帮人做点琐事,也能拉近关系。再者他行得正坐得端,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不时有同学随墨翟来作坊,修缮东西。墨莹见这些贵族子弟,对墨翟未有丝毫轻慢之情,对自己也很尊重,便放下心中芥蒂,随他去吧。
墨莹嫁入武城一户开粮店的人家,虽家境殷实,但她仍要每日劳作。
一日墨莹见墨翟在用石磙碾压香料,制作墨汁,便问墨翟:“弟喜欢发明器物,可否给姐姐也造个物件?”
“不知姐姐想要做什么用?”墨翟问。
“把粮食制粉,稻米、粟米、高粱捣成粉累死人。每日店里的各种粉都供不上卖,捣粉的人一刻都不能歇息。”墨莹说完捶了捶腰。
墨翟看着院中的三个巨大的石臼,又低头看看自己压香料的石磙子。“你拿些黄米来,让我看看石磙子碾效果如何?”
墨莹盛了半斗黄米来,墨翟将米倒在石板上,用石磙子来回碾压几下,米被挤压出石板不少,却没压碎几粒。
墨翟摸了石磙子和石板,显然太光滑。他把米铺在木板上试了试,效果好了许多,看来需要毛糙面的石板与石磙子。
墨翟想着如果做个粗细两尺左右,重量在五百斤以上的大个石磙子,那样碾起米来肯定比石臼捣米快速省力。可一个人如何省力地推动巨大的石磙子,让他为难起来。
他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忽然一阵风将虚掩的房门吹开,油灯差点吹灭。
墨莹立刻过去把门关好。刚转身走了两步,墨翟突然抬手指向墨莹,问:“且慢,风能吹开门,为什么?”“风大,门又没栓上,多简单的事。”
“不是,不是,门板多重!一股风就能轻易地吹开,这门上有个省力的大奥秘啊!”说着墨翟走过去,拉开门抓着门扇开合了几下,一个省力的方法有了!
墨翟对墨莹比划,若将石磙子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就像推门那样,即方便把控,又肯定很省力。
墨翟马上动手,先做出一个木框、以及一个半尺多宽的圆木墩,在木墩两侧挖出浅坑,用铁钉将它们组合起来。然后在木框钻好洞,将一根长钉穿过洞钉在一块大木板上。
做好这个装置,墨翟推动圆木墩绕着铜钉在木板上转了几圈,又在木框外侧加上一段木柄,推起圆木墩更轻省了。
“倒是挺好玩!”墨莹也伸手试了试。
“这样就像推门一样省力轻松。如果把木墩换成二尺宽的石磙子,木板改成石盘,碾起米来肯定比石臼捣米省事。”墨翟开心地说。
“那我明天找石匠,赶紧按你这个式样做一个。”墨莹也兴奋地说。
过了几天,巨大的石盘与石磙子都按墨翟要求的尺寸做好,摆在院中。
墨翟已提前做好木框、铜柱,等部件,很快将其组装起来。
墨莹一家人围着这个巨大的装置,满是期待,每个人都按墨翟的指示,推着木柄将巨大的石磙子转起来,在石盘上滚了两圈。
墨莹端来一斗高粱倒在石盘上摊平,石磙子压过轻松就碾碎了,比用石臼捣碎轻松太多,很快店里的伙计就将高粱碾成细粉。
人们兴高采烈的围着墨翟,问他这个东西该叫什么名字?
“我已经提前想好了,就叫它‘碾子’。”墨翟大声说。
自有了墨翟发明的碾子,墨莹家的各种粮食粉再也不愁不够卖,家里人和伙计们也不那么累了。墨莹还尝试将麦子也碾成粉,以前人们都是直接煮麦粒吃。
那时麦子地位不及高粱,因只能煮麦粒吃,难以做成美味食物,因此价钱便宜,贵族等有钱人很少吃麦子,通常穷苦人家才吃。
墨莹用小麦粉和面擀成面饼,烙熟烤着吃都很美味,吃起来比用稻米与粟米做的饼劲道香甜。后来她又在面饼里加入猪油,烤得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取名烧饼,很快这种新鲜吃食就传遍武城。
因为有了轻松磨面粉的工具,小麦做的各种面食,因价钱便宜又美味,逐渐成为武城人的主食。几年间,小麦种植迅速在鲁国各地扩大,与粟米一样成为主粮。
墨莹家粮店里各种面粉因磨面快捷省劳力,比别家粮店卖得便宜,生意越来越好。
一天晚上,姐姐墨莹拿给墨翟一身新衣服,还给了他一包布刀铜钱,“这钱不是我私自给的,是我公婆的意思,他们感激你做的碾子,给家里帮了大忙。”
墨翟穿上新衣试了试,挺合身。“钱我就不要了,”墨翟将钱递给墨莹,“不过,我有个建议,希望你的公婆能接受。你们家出钱在粮店旁边的空地上,再建一个碾子,免费供穷人们使用。”
“这恐怕不行吧,”墨莹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店里生意好,全凭这碾子。如果免费给人用,谁还买店里的面粉?”
“这个问题你们得长远地看,不然早晚会丢掉优势。”墨翟进一步分析道,“你家用碾子磨面,早晚会被别人知道。只要见过碾子,别家粮店仿制起来不难。那时你们就没了任何优势,粮店的生意将变得如何,不难想清楚。”
“我们得及早把碾子移到屋里,不能让人看见。”墨莹不加思索地说。
“邻里们都见过这碾子,别人早晚会仿造出来,你能藏到几时?”墨翟问。
“你这么聪明肯定有办法,你给姐姐指条明路。”墨莹抓住墨翟的胳膊。
“所以呢,我让你们再造一个碾子免费给大家用。”墨翟指了指院中的碾子,“看似你家吃了亏,实则里藏着大便宜。”
“怎么讲?”墨莹十分纳闷。
“你店里的粮食并不比别家便宜,只面粉稍便宜,所以只对家境好嫌自己捣粉麻烦的人家有吸引力。但穷人是买了粮食自己捣粉,显然你家面粉便宜吸引的买家有限。”
墨莹点点有,觉着是实情。
“一旦你这有免费的碾子磨面用,这个消息用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全城,人们尤其是穷人肯定都来你家买粮食。造一个碾子虽然花好多钱,但是相比吸引来全城的穷人卖粮赚的钱,哪个多你肯定能算清楚。而且还赢得了好名声,这种信誉比钱财更可贵吧!”
“是这个理,但是别家粮店也这么干呢?”墨莹仍有疑惑。
“你们先落下好名声,就把其他粮店都比了下去。等西市这几家粮店明白其中的奥秘,也造出碾子,你家早已赢得人心,别家想改变局面为时已晚。”
“好信誉可是商家的命脉!”墨莹点头道。
“那时你们凭好名声已立于不败之地。依此法你们可去鲁国其他城开分店,有免费碾子为竞争力,可迅速在各地赢得市场。”墨翟指向远处。
墨莹的丈夫与公婆都认可墨翟的主张,迅速进行落实。
果然墨莹家的粮店生意红火异常,并逐渐在鲁国各地开起粮店。因为墨翟发明的碾子,墨莹家的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