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我亲自与世子切磋一番!(1/1)

百姓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齐国众学子的脸上。

他们一个个脸色煞白,眼中满是震撼与绝望。

陈轩展现出的文道天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尽管他们已竭尽全力去高估。

却仍未能料到,这名年仅六岁的孩童,竟能即兴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千古佳作。

齐国众学子中,张贺山原本胜券在握的神情,此刻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沮丧。

他很清楚,自己方才写出的诗作,是在得知题目后,足足精心打磨了三日才成。

本就已经占尽先机。

而与陈轩那意境深远的诗作相比,自己的诗作显得生硬且缺乏灵魂,根本无法与陈轩的即兴之作相提并论。

“差距……竟如此之大。”

张贺山满心的苦涩,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从心底涌出,迅速蔓延至全身。

这一刻,他所有的自信与骄傲都被彻底击碎,只剩下无尽的失落与自省。

而一旁的赵文博,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乌云压顶。

“陈轩!”

“怎么又是陈轩!”

“为何每次都是此子坏我好事!!”

他心中怒吼,眼神中闪烁着怨妒之色,死死盯着陈轩,仿佛要将其身影深深烙印在心底。

如果说在顾清源念出诗作前,赵文博还有上去与之理论的想法。

而现在则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陈轩这首诗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文采斐然,堪称旷世佳作。

即便是他自己,经过三天的精心准备,也未必能创作出如此水平的作品。

而陈轩,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兴发挥。

这样的天赋,简直是世间少有,恐怕也只有文宫最出色的天才慕容云,才能与之相比。

真是让人既羡慕又嫉妒。

赵文博紧握的拳头“咔咔”作响,指甲深深嵌入肉中,鲜血顺着指尖滴落。

“圣文帝,你这狗皇帝,果真好命!”

“竟有如此才华横溢的孙子!”

然而,无论他心中如何不甘,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赵文博不得不接受这局的挫败。

“嘶——”

赵文博深吸一口气,缓缓向顾清源拱手道:“顾大人,陈轩世子此诗,的确更胜一筹。”

稍作停顿,他艰难地吐出几个字:“这第一局,我们齐国……认输。”

此言一出,会场中顿时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与掌声。

听着大宁众人对陈轩才华的阵阵喝彩,陈昭烈难掩内心的激动,忍不住在儿子稚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方才他毅然决然地提出先念陈轩的诗作,完全是出于对儿子深深的信任。

当时只是想着,倘若轩儿失败,那他愿意一力承担后果,亲自去向父皇请罪。

毕竟,面对齐国张贺山那首佳作,他心中并无十足的把握。

然而没想到,陈轩不仅未让他失望,反而以一首千古佳作,彻底扭转了局势,赢得了满堂喝彩。

望着儿子那张稚嫩的脸庞,陈昭烈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能拥有如此出色的儿子,是他此生最大的福气。

面对父王的激动,陈轩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而是目光再次转向了观礼台。

当他看到太子那张扭曲的脸庞,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狗东西,你笑啊,方才不是笑得挺开心吗?”

“下一场,我会让你彻底气炸。”

就在这时。

赵文博缓缓步入会场中央,四周的喝彩声也逐渐平息。

顾清源见状,连忙拱手问道:“赵大人,何事?”

赵文博拱手回礼,声音低沉:“顾大学士,是时候开始第二场比试了。”

顾清源正欲点头应允,赵文博却话锋一转。

“经过首场比试,小世子已展现出惊人的文道天赋,我们文宫的学子自知难以望其项背。因此,我希望能亲自与小世子切磋一番,领略其才情。”

顾清源闻言,脸色微变,心中暗骂。

“你是怎敢提出如此厚颜无耻的要求?”

“身为文宫太傅,竟要与一个六岁孩童比试,你还要不要脸?”

他面上却故作为难,拱手道:“赵大人,此举似乎不太合适吧?”

赵文博无视了顾清源的质疑,转而向观礼台上的太子陈昭烨深深一揖。

“太子殿下,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昭烨心中正因陈轩的出色表现而暗自咬牙,此刻听到赵文博的询问,他迅速调整情绪,回应道。

“赵大人此言在理,并无不当之处。那么,接下来的比试,便由赵大人与孤那贤侄共同进行吧。”

“太子殿下……”

顾清源急切地想要辩驳,却被陈昭烨抬手制止。

“哎,顾大学士,孤意已决,不必多言。”

“是。”

顾清源无奈应命,心中暗叹。

太子啊太子,你竟因私怨而忽视朝纲,如此心胸狭窄,怎堪大任?

相比之下,靖王胸襟开阔,谦逊有礼,德才兼备,更显其能。

虽心中万般无奈,但太子旨意已下,他只能遵从。

顾清源转而望向陈昭烈,后者早已料到这一结果,神色平静。

他将陈轩轻轻放下,揉了揉儿子的小光头,微笑道。

“去吧,尽力而为,输赢无妨。”

陈轩用力点头,自信一笑。

“父王放心,孩儿必胜无疑。”

言罢,他迈着稚嫩的步伐,昂首步入会场中央。

见状,赵文博眼眸微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世子,看来你胸有成竹啊。”

他之所以提出与陈轩比试的决定,皆因第二场比试至关重要。

齐国若再败,诗会便将提前落幕。

如此,他不仅未能如愿羞辱大宁,反会让齐国成为天下笑柄。

陈轩早已洞察赵文博的心思,淡笑回应。

“赵大人,你我并不相熟,无需虚礼,直接出题便是。这场结束,我还急着回去用膳。”

赵文博闻言,不禁愕然,这小光头竟敢如此无礼。

即便他平日里涵养颇深,此刻也不禁怒意暗生。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半晌后方缓缓开口。

“那我们就以‘岁月流转’为题,各自赋诗一首,如何?”

而下一刻,陈轩的回答令全场一片哗然。

“好,那便由我先来,请赵大人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