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平淡却美好(1/1)

姜瑜笑着把碗放到了狗窝里边,小黑跟一道闪电一样的扑了进去。

这一次,完全不用人赶了。

进到里边去吃东西,尾巴还一晃一晃的,十分的惬意。

这模样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林玉娘道,“这老人说,笑狗就要下雨,恐怕这两天就会下雨了。”

若是雨下下来,也表示距离春耕真的越来越近了。

姜绾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没关系,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

又去到了大院那边,依葫芦画瓢的在大院这边,给小花也弄了一个狗窝。

也用了一点肉,才把小花吸引进去。

“娘,以后喂狗就来这里喂,让它习惯在这里吃,在这里睡,别总是进到家里面去。”

“弄得到处都是狗毛,下雨天又脏又臭的。”

姜绾不说特别讨厌小动物,但是也绝对谈不上很喜欢。

像是小狗这样的,她可以好好的养着它们,给它们吃喝她都觉得没问题。

但是绝对接受不了它们浑身是雨水的,到家里边去四处乱窜,把整个家都弄得臭烘烘的。

交代完事情,时间也差不多到该做晚饭的时候了。

姜绾她们去山里挖的那一背篓竹笋,林玉娘已经剥好了切好了,并且用水煮过了。

姜绾决定,晚上就吃炒竹笋,还有上午的卤肉。

至于谢衍买回来的豆腐,就先放在空间里边,等着明后天没菜的时候再吃。

豆腐这种东西,可以放在空间里保管,不会坏。

像鸡蛋这些,就不用了,放在厨房里橱柜里边的桶子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就可以了。

不过一般村里人家,不是过年也不是过节的,不会经常煮鸡蛋吃的。

除非来客人。

否则的话,那鸡蛋都是一直留着,等农忙的时候再吃,或者是拿去街上换钱。

一枚鸡蛋两个铜板。

今天谢衍买了三十个鸡蛋回来,就花了六十文钱了。

姜绾也打算,等种地的时候,或者是做了其他重工的时候,再煮鸡蛋吃。

她进厨房做饭,姜瑜来帮忙。

姜绾对谢衍说想要打水井,让谢衍去问一下何文强看看,村里有打井的没有?

趁现在开春了,还没来得及种地,如果有的话,就先把水井给打了。

谢衍明白意思,出门去何家去了。

姜瑜在帮烧火,见状问姜绾,为什么溪流就在旁边,他们家还要花钱打水井?

“小瑜,你忘了我们老家那边的天灾了?”

天灾来临的时候,河水断流是常见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家旁边的,只是一条几米宽的小溪流。

再说了,就算这边不会有那样的天灾,那溪水是地表水,井水是地下水。

真要比起来,肯定是地下水的口感更好,喝着更放心一些了。

“我们打两口井,一口在前院,一口在后院,就算溪流没水了,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水吃。”

姜绾在家与妹妹说打水井的重要性。

谢衍也跟何文强说了这事。

何文强自然也是支持他们打井的。

就是打井要钱,所以村里自家有水井的人不多,村子中间有一口老古井,大部分的人吃水,都是去那里挑的。

“我们村没有会打井的人,不过隔壁村子倒是有专门打井的,明天让你大哥带你去问问。”

何文强开口。

谢衍十分的感谢他“谢谢叔。”

“不客气,没帮什么忙。”

何文强抽了一口烟斗,吐了一口白圈,又问谢衍今天去镇上,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谢衍并不隐瞒,把镇上人人都在传的事情跟何文强说了。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这李家作恶多端,现在终于是尝到报应了。”

何文强本来是听村里的其他一些人说了,但是他不太确定。

正好谢衍去给姜谨言送东西,他就顺道问一下谢衍。

谢衍说的话,总不会骗他。

而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何文强也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这李家啊,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他们最好要再倒霉一些那才好。

谢衍又与何文强聊了一会儿,说到过几天要去田里放水,糊田坎的事情。

“谢谢叔,我都记下了。”

“嗯,你们家那稻子下了吗?要不要你婶去帮忙看看?”

“娘已经下好了,不耽误播种。”

“行。”

每到要种田的时候,何文强就比较的忙。

也不多耽误谢衍了,让他明早过来叫何大郎去隔壁村找打井的就行了。

谢衍起身告辞回家。

何文强看着谢衍的背影,等人走远了,他才轻轻的叹了口气,转头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姜绾刚把竹笋从锅里盛出来,谢衍就回来了。

她看到他笑着打招呼,让他去洗手,马上就能吃饭了。

今晚吃的菜,除了竹笋外,一个是早上剩下的卤猪杂,还有一碗水煮白菜。

菜摆上桌了,姜瑜也把饭打好了。

一家人也没有什么男女分桌,就按照位置坐下,开始吃饭。

吃过了饭,碗筷是由林玉娘来洗的,姜绾拿饭去喂狗。

小黑闻到食物的香味,撒欢的围着她的腿转。

姜绾把饭倒在了小黑的专用碗里边,站起来看向远处的大河,“不知道那河里有什么鱼。”

“等改天我做个鱼竿,我们去河里钓鱼怎么样?”

认真算起来,姜绾从去年穿越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

她竟然只在过年的时候,在县里的酒楼吃过一次鱼……

这对海鲜爱好者来说,实在是有点惨。

不过这边距离大海远着,想要吃海鲜的梦想是落空了,但是淡水鱼那是可以尝一下的。

谢衍对她的想法,都是支持的。

姜绾站在自家小院门口,举目看向远方,可以看到田地,大河,还有正好挡在他们村子与镇子中间的山丘。

“你什么时候去京城?”

她声音很轻的询问。

她知道,谢衍身上背负着血海深仇,这是一定要去报的。

“等秋收之后,我再去。”

有些起风了,谢衍拉住她的手,转身往院子里走。

“那会不会太晚了?”

“没事。”

身上背负的血海深仇不能不报,而他也同样不能辜负对他这么好的绾绾。

等秋收,秋收之后家里就没什么活儿了,他到时候再出发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