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一个王朝的落幕(1/1)
大都城内,铁穆耳得知自己的战马被炸死,自己已经无突围逃走的可能。
心灰意冷。
每天躲在大明殿香阁,借酒消愁。
大明殿香阁是元朝皇帝的寝殿,周围原本戒备森严。
如今,孤零零的站着几个还能走动的护卫和太监。
此外,还有几个宫女饿得都快走不动道了,每天还得服侍铁穆耳。
此时,皇宫附近的臣民偷偷地闻食战马的味道,在寒风中,异常刺鼻。
这让铁穆耳更加愤怒。
“这些人都是贼,偷吃朕的战马。”
愤怒过后,就喊着:“拿酒来。”
可是,身边的太监急忙下跪:“大皇帝,宫中的酒已经喝光了。没.........没有酒了。”
铁穆耳愤怒异常,拔出皇帝的御用宝剑,就要砍太监。
太监吓得疯狂奔逃。
铁穆耳也没有再追究,只是环顾四周,自己宫中的妃子、宫女、太监,已经饿得脱了相,麻木不仁,都像是死灰槁木一般。
“看看你们,一个个像什么?木头人吗?”
周围的人都吓得跪下磕头,却没人答话。
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宫女跪着跪着,倒了倒了下去。
旁边的人急忙报告:“启禀大皇帝,她.....她饿死了。”
铁穆耳看在眼里,却毫不在意。
摆了摆手:“扔进护城河。”
铁穆耳此时也懊恼不已。
想当初,自己是皇太子,何等威风?
如今连一口酒都喝不上。
悲从中来。
这时候,不忽木和完泽等人,再次求见。
铁穆耳知道,这些该死的大臣,又来劝降了。
“想让我投降,不可能。草原的勇士,是不可能投降的。让那些老不死的,死远一点。别污了皇宫的土地。”
不忽木和完泽灰心失望,回到自己的府衙,开始纠集了一帮老臣计划着什么。
当夜,铁穆耳睡梦中一阵心悸,大叫着醒来。
“不好,有刁民想害朕。”
“护卫,护卫何在?”
“护驾.......护驾........”
大呼几声,没有回应。
铁穆耳提剑起身,继续招呼自己的护卫。
可是发现身边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一点亮光。
昏暗中,想要打开寝殿的门,却发现门被从外锁住了。
“来人......来人........护驾........”
可是,依然没有回应。
就在这时候,风吹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
一股刺鼻的味道袭来。
“不好,是火油。”铁穆耳大呼不好。
“快来人,快来人。打开殿门,让朕出去。”
拿着宝剑挥砍,却毫无动静。
火很快蔓延开来,烧着了帷幔,桌椅摆设,一切都着了火。
七宝云龙御栅和皇后专座也都烧了起来。
刺鼻的味道、浓烟,让铁穆耳无法呼吸和睁眼。
慢慢地,铁穆耳放弃抗争。
一屁股坐在地上,狂笑了起来。
一边咳嗽,一边笑道:“我该死。顶着个皇帝的称号,却不肯投降。害得四十万大军跟着我一起挨饿。半数士兵死于场内。我该死。哈哈哈.........”
“可是我没想到,那些该死的老乌龟,却要烧死我。我死后,也要让这些老乌龟不得安宁。”
就这样,铁穆耳不情不愿地死在大明殿香阁的大火中。
次日,城中传出消息:大皇帝不愿投降宋军,在大明殿香阁中引火自焚,以死明志。
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同情铁穆耳。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表现得麻木。
毕竟,当初四十万勤王军队,如今已经死伤过半。
剩下的人,已经饿得奄奄一息。
没人在意皇帝死不死了。
大部分的人,都只盼望着尽快结束这一切。
得到消息的李星辰,带着亲卫部队,快速赶到大都东边的第一道壕沟附近。
很快,不忽木和完泽等人,带着元廷的皇帝印玺和降表,出城投降。
李星辰派出马车,护卫这些大臣到了天津卫,让他们向悠悠公主带来的御史大夫和尚书等人投降。
自己则带领军队,进入大都,接管防务。
城中已经成了炼狱。
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站不起来了。
大部分的百姓房屋都被拆来烧掉了。
看来,这个寒冬,这些士兵都冻得不轻。
军营分散在靠近城墙的居民区里,分散而隐蔽。
因此很多士兵没有被炮弹炸死,而是饿死在民房里。
城墙上的士兵,已经站不起来了。
李星辰下令熬粥来救治这些可怜的士兵。
同时三令五申,不准士兵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劫掠,不准杀人。不得虐待元廷的官员和家属。
要优待这些俘虏。
接着,白衣、王二虎、黄衣带兵,护送着李星辰,进入皇宫。
此时,皇宫里,能站着的人几乎没有多少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到宋军到来,也没有惊慌,只是默默地跪在地上。
看到皇宫都这么惨,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好在大部分的百姓,皇子皇孙都通过混迹百姓之中出城了。
不然,黄金家族的人估计都没了。
李星辰下令封锁府库、账册、图书,同时下令救人。
这时候,不忽木和完泽,颤巍巍地来报告,说忽必烈其实早就去死了。
如今安放在一处偏僻的宫殿,用冰块包裹着。
李星辰叹息不已。
“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放心吧,我们会以帝王的规格安葬他们的。”
随着几十万纪律严明的宋军入城,大都很快恢复了秩序。
那些瘦弱不堪的元军士兵,被押往通州的战俘营,一边治疗恢复,一边接受政治教育。
可惜,很多士兵,在战俘营中,就算用最好的饮食和药物进行治疗,最终没能恢复过来,成批死去。
等到一个多月后,春暖花开,原本存活下来的元军士兵,也不到十万了。
李星辰查看战俘营的时候,不禁感慨。
当年十万大宋军民,在崖山跳海,如今几十万元军士兵饿死在大都。
战争,留下的创伤,令人悲伤。
李星辰下令,以皇帝的礼仪安葬了忽必烈和铁穆耳。
葬礼结束之后,不忽木和完泽,在忽必烈的墓前,上吊自杀了。
这样的结果,让李星辰联想到了什么。
但是,大火已经熄灭,且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没必要再问。
于是下令优待铁穆耳的幸存下来的家眷,把她们护送到了江南的临安进行安置。
元廷上的百官和家眷,大部分也都计划着安置在临安。
只是可惜,出发前夜,郭守敬突发疾病。
临终之前,提出想要见见李星辰。
等李星辰赶到郭府,郭守敬已经去世。
只留下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