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实力碾压(1/1)
不忽木已经麻木了。
李星辰先是让他品尝了亩产千斤的玉米,接着是亩产三四千斤的土豆,接着是四五千斤的红薯,接着是亩产接近万斤的南瓜。
这是要用事实告诉他,大宋的军粮远超元廷的想象。再打下去,大宋将会越来越富裕,元廷只会让百姓饿肚子。
果然,李星辰说出自己的目的。
看着不忽木,死死地盯着地上的南瓜,李星辰不由得笑道:“大宋有能力让天下百姓不饿肚子。元廷,该让位了。”
轻飘飘一句话,让不忽木心中的元廷,轰然倒地。
因为他知道,曾经辉煌的大元朝,那个战马呼啸,从东海打到西方的庞大帝国,即将结束。
毕竟,谁能让百姓吃饱,谁就能统治这片土地。
如今的大元,山西、和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经常闹旱灾,加上天气寒冷,不少地方的麦子粟米产量逐年降低,低到亩产一百来斤。
如今,大宋河边的粮食却能亩产几千斤。
这样一来,高下立判。
但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李星辰知道不忽木心中还在打鼓,估计还在以为自己骗他。
于是笑着请不忽木带着身边的侍从,一起登上天津卫还未完工的城墙,眺望天津卫的港口。
密密麻麻的运输船正在卸下大量的粮食。远处的外海,停满了战舰。
不忽木登上十来丈高的城墙,有点恐高,腿都有点发软。
“王爷为何把城墙建造得如此之高大?岂不违反祖制?”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大人,如今天下的形势已经变了。已经没有什么祖制可言了。之前建造城墙,不能高于皇宫的围墙这些规矩,不复存在了。而且,大人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围墙跟其他的围墙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用的什么材料?”不忽木问道。
“水泥。一种能快速建造,坚硬如铁的材料。也是我们大宋发明的。知道我们的部队新占领一个地方,就能快速地建造出坚固的工事了吧?”
“只要我们到一个地方,不出三天,就能建造一个坚固的城池来。对了,这个天津城,不到一个月,就能超过大都的规模。”
“到时候,这里就会成为北方的巨型城市,能够容纳两百万人在此生活、经商、工作。到时候,辽东、漠北、华北各地的人们都会纷纷涌来这里贸易。”
不忽木看着城墙的规模,一眼望不到尽头,不禁心中感慨,李星辰说的一点都不假。
这个天津新城,确实比大都还要大三四倍。
看着密密麻麻的战舰,不忽木更是惊讶万分。
“这些战舰........”
李星辰给不忽木递过来一个望远镜。
“用这个看。对准外海看去。”
不忽木问道:“此为何物?”
“这物件,叫做望远镜。其实就是一个铁皮筒子,加上两块琉璃晶片。用来看远处的事物的。”
不忽木疑惑地接过来,学着李星辰的方法一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不忽木差点腿软到跌倒。
好在身边的侍卫急忙扶起他。
不忽木看着密密麻麻的战舰,望不到头。
而且战舰上都有密密麻麻的火炮。
“这......那........”不忽木颤抖地说不出话。
“别着急。慢慢说。您想要问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战舰是不?”李星辰笑道。
“这些都是我们在占城、岭南、泉州等地的造船厂建造的大型战舰。光是占城的造船厂,年产这些沙船就有六千艘。加上岭南和泉州的造船厂,我们大宋可以一年生产两万艘各类战舰和运输船。当然,我们现在的战舰已经达到了将近四万艘。这外海停泊的就有两万多艘战舰。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建造商船和运输舰。”
李星辰的话,轻飘飘的,很诚恳,让不忽木觉得,他说的都是真的。
不忽木心如死灰。
之前自己到陕西去治理,本以为能整顿吏治,恢复当地的生产。
可惜,当地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百姓流离失所。官吏贪污,徇私舞弊。
无奈回到大都,致力于研究汉法。
可是,不出几年,原本传言已经在崖山被消灭的宋军,已经成了卷土之势。
“没想到,如今的大宋,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了。看来,大都,我们是守不住了。”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大人,不光是大都,还有陕西、山西、漠北,辽东。你们都守不住。我之所以展示实力,就是想让您认清形势。您是学贯古今的大儒,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如今,民心在大宋这一边。”
不忽木有点尴尬,也有点失望。
毕竟,李星辰从不遮掩自己的实力。
而是大大方方地展示给他看。
就在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了阵阵炮声。不忽木和身边的两个护卫吓得急忙蹲下。
李星辰笑道:“别紧张,这是我们的炮兵在日常训练。”
“训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星辰笑道:“炮兵是技术兵种,时不时要考核一下。比如如何计算弹道,如何确保弹着点更精准.........”
李星辰不断地说着炮兵的训练过程,以及炮兵学校如今的规模,还有这些炮兵可以把炮打到七八里远,还能精准地把城门轰塌等。
这一些,都让不忽木和两个护卫都吓得不轻。
七八里远!
还能精准命中。
如此说来,骑兵还没有冲到跟前,就被轰了几轮了。
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这时候,一群军校实习生,正在海河边进行射击训练。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大人,有没有兴趣体验一下我们的火枪?”
不忽木虽然好奇,但是从没有玩过火枪。
于是从李星辰手中接过一把新式火枪,把玩了起来。
李星辰一边笑着讲解,一边介绍这火枪的性能。
“这火枪,已经是第五代火枪了。如今用的是黄铜子弹,后膛装填,方便快捷。且雨天也能使用。掉进水里,捞起来擦干净,也能用。而且,有效射程四百步,精准得很。要不要试一下?”
不忽木惊叹不已。
“如此先进的武器,难怪我们大元败的如此彻底。不过,我有个疑问。”
李星辰笑道:“不忽木大人请讲。”
“你们又是造船,又是造火器,又是训练军队,钱粮耗费如此巨大。可是你们还宣布全国各地免征田税。敢问,这些军费从何而来?官员的俸禄如何发放?”
李星辰笑道:“我们有金山银山。”
不忽木顿时惊讶起来。
“金山银山?”
李星辰笑道:“请跟我来。”
说着,把不忽木带到一处防守严密的仓库。
经过层层检查,李星辰把不忽木带到一处金银仓库。
“看,这一排排的金砖银锭,此处足有三百万两黄金,还有五千万两的白银。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山东的招远、东瀛的佐渡岛和石见银矿还有我们的大量的金银。我们的军费,就算不征税,也足够用了。”
“此外,我们的海外贸易发达,货物的利润,更是每年超过一万万两的收入。如今的大宋,可以说是天下最富裕的国家。”
不忽木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
“也就说,这些金银,只是海贸半年的利润?”
李星辰笑道:“算是吧。半年的而已。花光了,后半年还有。而且随着我们的商船越来越多,今后的利润可能还会翻倍。”
不忽木这下算是彻底死心了。
原本以为,李星辰六十万之中,住在在大都周围。
光是粮食就能把大宋吃穷。
还有每个月,需要支付每个士兵需要三到五两的饷银,六十万就是200到300万两一个月。
可是,仓库里如今堆积着超过五千万两的白银和三百万两的黄金,足够支付两年多的军饷。
还有金银从海外源源不断运来。
要是打消耗战,大宋这六十万人能在这里耗到大都城内的军民老死,饿死。
就在这时候,又来了一个大型舰队进港。
此次来的是红衣带领的,从高丽回来的舰队。
李星辰笑道:“估计是高丽王又贡献什么好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