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许大茂来了(2/1)

“我相信大伙都看了潘市长《有关解决矿产工人安置再就业》的计划书了吧!”

“大伙都说说看,你们对这份计划书有什么看法?”

坐在主位的田国富看着自己的班子成员询问道。

“田书记,我在昨天已经看了潘市长的这份计划书。”

“我觉得,里面所规划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而且,计划的可行度也是非常高的。”

“既然他在计划书中,已经解决了咱们以往所遇到的那些难题。”

“依我看,我们完全可以就按照潘市长的这份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下去。”

身为林城市市长的吴雄飞,首先发言,肯定了潘亦宇所制定的计划书。

“田书记,吴市长说的对。”

“我看,这份计划书的确是有很大的可行性。”

“就咱们林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生变革的时候了。”

“就像刚刚吴所长所说的那样,既然潘市长已经在计划书里解决了咱们市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那么,我同意潘市长在计划书里所提出的规划。”

林城市的专职副书记也赞同市长吴雄飞的观点。

有了市长和副书记的支持。

其余班子成员都纷纷点头同意。

最后在田国富的主持下,林城市常委会一致通过了潘亦宇的计划书。

就等着按部就班的实行下去。

“大茂,你是说潘亦宇昨天给你打了电话,说是要你去汉东林城投资服装产业?”

“不过,这汉东我知道,这林城是在汉东的那个地方啊?”

许大茂的家里,于海棠好奇的问道。

“是啊,海棠!”

“别说你,就算是我在外面跑了那么多的地方,也没怎么听说过林城。”

“如果不是潘亦宇这小子在那里当了副市长,我还真不知道汉东有这个地方!”

许大茂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

“啊,潘亦宇在林城当了副市长?”

“没想到,这孩子才三十几岁,居然都当上了副市长了!”

于海棠感慨的说道。

“是啊!时间可还是真够快的。”

“咱们离开四九城也差不多十几年了吧!”

“曾经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也当上一方大员了!”

“唉,想当初咱俩在四九城里的时候,怎么说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吧!”

想着自己以前在四九城轧钢厂里当厂长的时候,在整个东城区里。

也算是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

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管不住邪念,去招惹了小当和槐花俩姐妹。

以至于,大好的前途,就这样给毁掉。

要不然,我许大茂说不定,也会变成像那个潘伟中或者何雨水那样的高官吧?

不过,现在说起来,自己也不算后悔。

经过这些年的打拼,也总算是小有资产。

名下不仅有着几座工厂,还有着两个外贸公司呢!

如今他许大茂名下的外贸公司,可不是像原来李怀德他们那种皮包公司。

而是有着实打实资产的实体企业。

指着南粤的羊城里。

他许大茂多少也算是有名的企业家呢!

汉东省京州的机场外。

戴着墨镜的许大茂,带着两个跟班,推着两个硕大的行李箱,从出站口走了出来。

“大茂叔,大茂叔,我在这,我在这!”

早就等在机场外的潘亦宇,看到走出机场的许大茂,高兴的朝着他用力的挥手。

“哈哈哈,你小子怎么亲自过来接我了?”

“来让你大茂叔看看,嗯,不错,现在看上去挺有气势。”

“果然像你爸一样,身上有着一股官威呢!”

看到站在帕萨特旁边的潘亦宇,许大茂激动地伸开双手迎了过去。

搂住潘亦宇打趣的说道。

“哈哈哈,大茂叔,你可别说我了。”

“你这都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帅气!”

潘亦宇不甘示弱的同样笑着反击许大茂。

“哈哈哈,你小子的这张嘴,还像以前那么会说话。”

“我喜欢,我喜欢!”

“走,大茂叔,咱们先上车,边走边说。”

潘亦宇示意自己的秘书,带着许大茂的两名跟班,钻进了后面的那辆桑塔纳。

自己则是亲自打开车门,护着许大茂钻进了自己的座车里。

“亦宇啊!”

“说实在的,我这次能来,也全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如果不是你告诉我,在汉东还有林城这个地方,你大茂叔我还真不知道呢!”

许大茂伸了一下懒腰,继续说道。

“亦宇,你也知道我是一个商人。”

“说白了,赚钱才是我最根本的目的。”

“前几天我粗略的听了一下,你给我的规划,感觉这中间的确是有利可图。”

“你大茂叔也不瞒你,如果你们林城真的值得我投资。”

“你大茂叔二话不说,绝对会不吝钱财,在这林城狠狠地投上一笔。”

“如果经过我的考察,发现林城的投资环境不符合我的预期。”

“亦宇,那到时候,我会看在你的面子上,随便投点试试。”

“不过,如果没有什么效益,那后续的投资,就不可能会再有了!”

许大茂说完,有些“难为情”的看向潘亦宇。

“嗨!大茂叔,这点您请尽管放心。”

“我拟定的这个招商计划,绝对会让您满意的。”

“不是我当着您的面吹牛,等你听完我的详细计划之后,您一定会在咱们林城不吝钱财的!”

“大茂叔,从小到大,您见过我随便吹牛吗?”

“哈哈哈!”

潘亦宇笑着“忽悠”许大茂。

“哈哈哈,你小子啊!”

“要说你打小调皮捣蛋我相信,要说你吹牛,这还真没有过呢!”

许大茂也被潘亦宇刚刚的话给逗笑了。

俩人一路欢笑着赶往了林城。

在林城最好的大酒店里休息一晚之后。

第二天一大早,许大茂就被潘亦宇的秘书小吴接到了市政府的会议厅里。

听着潘亦宇说出对许大茂建设纺织厂的详细规划。

就连投资经验丰富的许大茂,也不禁频频点头。

这个规划无论是从建厂选址,工人培训,生产运输,免税政策等等。

无一不为前来投资的企业家们,设想得面面俱到。

“大茂叔,我们林城相比起你们南粤来,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这人工成本,南粤每名工人每月需要四到五百工资,而我们林城只需要三百左右。”

“第二,南粤给你们采取的是三年免税,两年退税。”

“我们林城可以做到五年免税,三年退税。”

“第三,在运输上面,南粤依靠的是海运。”

“大茂叔,您也知道,现今咱们龙国的海运行业不仅运费贵,而且运量少。”

“很多海运行业操作不规范,安全系数其实并不高。”

“而我们汉东呢?”

“它可是自古以来传统的航运发达地区。”

“尤其是咱们林城,不仅有着直通京州的内河航运路线,而且还有着直达汉江省的铁路专线。”

“这条铁路专线可是以前咱们林城采矿业繁荣的时候,国家给正式修建的。”

“虽然现在使用的频率不高,可是敌不过它价格便宜,又没有其他人来和你竞争,整条铁路,几乎全是由你一个人使用。”

“大茂叔,您想想看。”

“等您的服装厂建设好了以后,在劳动力上,有着上万的产业工人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马上上岗。”

“在运输上面,铁路可以直接北上,沿海可以直接南下。”

“往西走内河,可以直达山城,深入内地。”

“您的服装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用极其便宜的价格,迅速地占领内地市场。”

“这相比起南粤来,我们的优势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潘亦宇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给许大茂极力的灌输着林城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