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小孩子心性(1/1)

之前,只听说过饭店的名字。

这会儿看到饭店的厨师,厨房里的嫂子们都惊呆了。

要不是顾着场合,就该和赵荷花好好谈一谈。

好在,大家都没有失去理智。

在知道赵荷花是荷花饭店的厨师以后,都纷纷话语间带着打趣。

“还是‘荷花’这个名字取得好。”

“用来当人名,手艺这一块就没的说。”

“用来当店名,饭店的生意就更加不得了。”

听到一众家属的打趣,赵荷花熟练的客套着。

这些夸奖的话,已经听了不少了。

但被身边人夸奖,总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晚饭准备好以后,都不用厨房里的人吆喝。

隔壁客厅的男人们,就闻着味过来端盘子。

才走进厨房,就有人忍不住打趣。

“这是准备了什么好饭?”

“我在院子里的时候,就闻到馋人的味了。”

听到男人的声音,厨房里他媳妇,就没好气的翻个白眼。

“家里是饿着你了?”

“跑人家丢人现眼,也不嫌害臊。”

听到声,之前说话的人呵呵笑两声,端了两盘菜就出去了。

院子里遇上其他人,还颇为嘚瑟的举了举盘子。

“厨房里有大厨。”

“我闻着味,有点像饭馆的味道。”

听到这话,早就被香味吸引的一群人,一窝蜂涌进去厨房帮忙。

不多时,就有骂骂咧咧声传出。

“赶紧端去客厅,别在这碍手碍脚。”

“拿筷子的时候数着点,要是少了就问弟妹。”

“还有碗,碗都是新的,磕坏了你得赔。”

“知道了,我们又不是小孩子。”

“说起小孩子,我们家那几个臭小子呢,怎么进门后就没看见了?”

“我刚刚瞅见了,像是去了二楼。”

“来人家做客,怎么能随便跑来跑去,待会儿叫下来吃棍子。”

听着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等在门口的凌卫国就有点不想说话。

考虑到他媳妇的感受,还是站在厨房门口吆喝了一嗓子。

“端了碗筷就赶紧出来,都守在厨房是要过年?”

“赶紧出赶紧出,别搁这墨迹。”

“盘子放好就别来了,差不多可以开饭了。”

有了凌卫国的出声,在厨房吵吵嚷嚷的人,瞬间削减了不少音量。

端了菜,拿了碗筷,排着队就走了。

之前过来帮忙的几个家属,也跟在自家男人身后,朝着客厅的方向走去。

片刻后,厨房里就剩下凌家人。

因为一直在颠勺炒菜,好不容易歇一会儿的赵荷花,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这一顿饭,做的我脑瓜子嗡嗡的。”

“本来炒菜就不轻松,还有人在旁边叽叽喳喳。”

“的亏我脾气好,说不好就该发火了。”

看她这样,卫诗云递过去一个毛巾。

“擦擦汗,辛苦嫂子了。”

“我也是第一次办暖锅宴,真不知道会这么辛苦。”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订一桌子菜算了。”

听到卫诗云这样说,赵荷花不在意的摆摆手。

“我就是那么一说。”

“自从开了分店,我就很少自己掌勺了。”

“冷不丁来一下,才会觉得浑身没劲。”

“要是经常掌勺的厨师,人家那体格子就非常好。”

几个人在厨房说了一会儿话,就收拾收拾去客厅了。

既然是暖锅宴,自然要一群人在一起吃饭。

快要开饭的时候,李秀娥才猛地一拍大腿。

“瞧我这记性,把几个孩子给忘了。”

“你们先吃着,我去喊他们下来。”

没等李秀娥起身,还没落座的凌卫国摆摆手。

“妈,我已经叫过了。”

“现在没下来,估计是在收拾玩具。”

要说起玩具,基本上都是几个女孩子的专利。

其他的男孩子们,遇上了凌家的几个小书虫,估计又聚在一起做数字游戏了。

凌卫国之前去喊人的时候,他们就是在两个房间玩的。

知道是这么回事,李秀娥就安心坐下了。

等了五分钟左右,才有‘哒哒哒’的脚步声响起。

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们的声音。

“阿骁,你刚刚出的题,我现在都没想出来答案。”

“改天我想好了答案,你能再和我玩吗?”

“不行的,我还要上学。”

“要是再来家属院,肯定还和你玩。”

“啊,你竟然不住在家属院?”

“家属院好多好多小孩子,可好玩了。”

“妈妈说......”

随着男孩子的争论声结尾,也有温温柔柔的女孩子声传出。

“你们那个皮筋,是在哪里买的呀?”

“之前去逛街,我们怎么没有,在玩具店遇上?”

“你们说的是长皮筋?”

“那是我妈妈买来,送给我们姐妹玩的。”

“你要是喜欢,可以找我妈妈问问。”

“真的吗,太好了,我喜欢那个长皮筋,一次可以很多人玩。”

再一阵‘哒哒哒’声响起的时候,一群小孩子,就从二楼的楼梯上跑了下来。

看到家里人的时候,兴奋的讲述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再看凌家的几个孩子。

不管是凌保家家里的三个孩子,还是凌卫国家里的五个孩子,都是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吃饭。

一顿饭结束,时间也到了晚上十点。

考虑到第二天也是周末。

饭后的一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散场。

随着人声渐歇,凌家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之前散场的时候,家属们已经帮忙收拾了卫生。

所以,锅碗瓢盆都是清洗了的,客厅地面上也清理的干干净净。

无事一身轻的凌家人,才有空坐下来歇一歇。

“你别说,暖房宴还挺累。”

“做饭都是小事,主要是收拾卫生,真的很累。”

“比我带一天小宣晓还累!”

说起小宣晓,吃完饭犯困的几个人,都一下子来了兴致。

也不觉得这里酸那里疼了,兴致勃勃的开启了话题。

“妈,小宣晓跟他们出去,会不会遭罪?”

“养的白白嫩嫩的小包子,再被小妹和妹夫饿瘦了,那怎么是好?”

说这话的人,是笑着沏茶的卫诗云。

在她看来,凌晓珍和宣维松,孩子都没带过几天。

这冷不丁接手,还不知道带成什么样。

闻言,李秀娥笑着摇了摇头。

“这谁知道?”

“他们才是亲爸亲妈,怎么带孩子是他们的事。”

“真要是把我外孙女磕着碰着了,等回来,非要薅他们一层皮下来。”

要说凌卫国暖房,为什么会不带小宣晓。

就是因为那个小不点,被宣维松和凌晓珍带出去玩了。

正好宣维松有假来首都,凌晓珍就请了假,夫妻俩带着小宣晓出门了。

要不然,李秀娥和凌大山,还真不一定能过来暖房。

听到卫诗云和李秀娥打趣,一旁的赵荷花也忍不住插话。

“小妹两口子,自己都还是小孩子心性。”

“带着小宣晓一起出去玩,说不好人家玩的才更开心。”

“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玩到哪里了。”

“首都现在的天,总是阴一阵晴一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