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乡间野趣二十三(1/1)

“金玉满堂。”

“寿比南山。”

一道道菜接连上来,软嫩弹滑的虾球,滋味浓郁的排骨,无不让人口舌生津。

几道菜吃下去,也只是垫个肚子,甚至有越吃越开胃的感觉。

很快,主食就上来了。

“长寿面。”

在前面稀奇的菜名之后,突然来了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反而让众人愣了一下。

而且长寿面大家都吃过,对这个反而不怎么好奇了。

装面的碗不算大,一碗碗放到宾客面前的时候,众人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好香啊!”

只见汤底清澈如水,碗里的面绕着圈盘成一个圆环,看着普普通通,甚至有点寡淡。

但只要动动鼻子,那味儿就一个劲的往鼻子里钻,实在是太香了。

“这碗长寿面里只有一根面条,寓意着长命百岁,延年益寿。”孙明启适时在旁边解释了一下。

他在看林满做的时候就馋得不行了,现在离得近更是难熬,但还是忍着把话说完。

“嚯,还真是一根呢,连着不断的。”

“这我得尝尝。”

话说到这儿,大家都忍不住拿起了筷子。

面条爽滑劲道,刚一入口,就感觉滋味浓郁,嚼着嚼着,又像是品尝到了多种味道,越嚼越香。

吃着,大家也发现了汤底的奇妙,舀上一口,那滋味,好像在嘴里爆开了一样,香迷糊了。

看似普通,实则美妙无比。

林满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汤底可是他吊了大半天的,一堆食材放进去熬啊熬,才熬出了一锅汤。

上一道菜,吃一道,最后看着桌上空空的盘子,众人不由笑了。

活了这么些年,还没有吃顿宴席,吃得这么“丢脸”的时候,就差把盘底的汤汁都吃干净了。

“哎呦,今日我可算是来着了,好吃,太好吃了!”胖老头抚了抚肚子,一脸满足。

“谁说不是呢!老李啊,这大厨你得给我介绍一下,我过寿的时候也要这么办。”

“对对对!”

李员外都笑着应下,其实心里美着呢。

林大厨好啊,不仅这一桌菜做得好,让他在朋友面前挣足了面子,自己吃得也是非常的开心。

他虽然不像胖老头一样,对吃的那么执着,但美食没有谁会不喜欢的。

“嚯!那是什么?!”

众人本以为菜已上完,吃饱了正闲聊几句,就听到一声惊呼,纷纷转头看去。

“桃子?”

“这时节哪有桃子?”

“可这不就是桃子吗?!”

众人惊讶地看着“桃子”端到桌子,眼睛直盯着。

只有李员外笑意盈盈得,看吧,可不止他一个人没见过“世面”。

“这是寿桃,最后一道面点,请各位宾客慢慢享用。”孙·工具人·明启尽职尽责的介绍。

一听是面点,众人更惊讶了。

桌上是垒起来“桃子山”,一个个小小的,和小孩拳头差不多,看起来确实很像桃子。

“大家别客气,吃吧。”李员外乐呵呵说完,自己先动手拿了一个。

咬一口就吃到了甜甜的豆沙馅,细腻香甜,竟比那天做的更好吃一点。

其他人可不像他这样,拿起来先是转着圈地看了看,再小小咬一口,确实是面食,但比普通的面食更好吃。

再咬一口,搭着里面的馅料,更香甜了。

摆在桌上的寿桃别看多,但耐不住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吃,两口一个的,很快就见底了。

“哎,吃撑了。”胖老头语气里透着些烦恼,但神色可满足得不行,说完就开始催,“老李,是不是该叫大厨过来了?”

林满这时在灶房正吃着东西,忙了大半天,他很饿,但又没什么胃口,拿着个寿桃慢慢啃着。

旁边的其他人就吃得香多了,一口接一口,都不带停的。

等孙明启过来喊他的时候,还愣了一下,菜不都上完了吗,怎么还要见厨子?

也没多想,林满洗了把脸,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跟着去了前院。

“年纪这般小?!”

“这模样不像大厨,倒像个书生郎啊。”

林满没注意其他人的目光和交流,拱手作揖,大大方方地说了几句祝寿的吉祥话。

众人看到他这副模样,倒是有点惊喜,特别是胖老头,问了几句关于菜式的问题。

这种场面,林满已经见多了,丝毫不怯场,一脸镇定地对答如流,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笑意,不卑不亢。

“菜做得好,人也是个好小伙,得赏。”胖老头高兴得呵呵笑,显然很喜欢林满,还对李员外说:“是吧,老李?”

“那当然。”

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林满脸上的笑容又真诚了一点。

这次宴席的酬金是十两银子,加上李员外和宾客赏的,竟然有二十两。

宴席结束,林满美滋滋地抱着银子回家去了。

一笔巨款,林满边走边想着该怎么花。

他想买个大牲口,骡子或驴都行,以后出门能方便些。

这就要八到十两银子了,一下没了一半。

他还想打一个小点的锅,家里的那口太大了,得有个能让他颠得起来的锅,还有刀,也得打两把不同的,现在用的太笨重了。

这一算,二十两银子根本就不够花的。

他还是得努力赚钱啊!

不过这些都能往后放一放,林满脚步一转,走进了书肆。

他想买支笔,给小秀才。

上次送寿桃,看到叶星回在写字,他多看了两眼,发现那支笔顶端的毛已经有点糙了,像是用了很长时间。

现在赚钱了,他就想给买个好的。

“客官,要买点什么?小店各类书籍、笔墨纸砚都是齐全的,您看看?”

林满往里扫了一眼,直接道:“买支笔。”

“好嘞。”伙计麻溜地从柜台里拿出几支,一一介绍道:“这是兔毫,便宜些,只要五十文,那是羊毫,八十文。”

林满拿起看了看,又很快放下,都是很普通的笔,不太好。

他小时候也学过几年书法,笔的好坏还是知道的。

“还有没有好点的?”

“有有有。”伙计忙不迭应道,又到旁边的柜台去拿。

伙计在书肆待久了,从衣着就能分辨出有没有钱,穷书生和有点钱的书生会买什么样的东西,推荐的都是正合适的。

没想到这次看走眼了。

伙计拿出一个长条木盒打开,认真介绍道:“这是上好的狼毫,就是价格上贵了那么一点,要价二两银子,您看看?”

林满接过看了看,好东西确实是不一样的,毫不犹豫地说:“就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