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葫芦烫画技艺(1/1)

“当然不会用卖山里红的钱了,那可是公款,我自己有钱!”

陆海川笑着说。

他一个大男人,无论如何再不能让林秀秀请吃饭了。

他盘算着自己这一元钱,买包子应该够了,大不了自己少吃点儿。

“那,海川哥,我不喜欢吃肉馅儿的,你就给我买一两素的就行。”

林秀秀看着窗口前贴着的价目表。

肉馅儿的包子一毛五分一两,每两三个。

素馅儿的包子一毛一分一两,每两也是三个。

“我知道了。”

陆海川点点头,心里却明白林秀秀这是变着法儿在给他省钱呢。

虽然她是个女孩子,饭量儿相对小。

可是这一大早就急急忙忙的赶路,早饭肯定没好好吃。

这一路上她还帮着背了一筐山里红,也是很消耗体力的。

所以陆海川还是打算多买点肉馅儿的包子。

“同志,你买几两?”

这时轮到陆海川了。

“一两素的,半斤肉的。”

“一共八毛六。”

“给您,一块!”

陆海川把那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递过去。

收银员接过钱,忍不住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调侃了一句。

“小伙子,你这钱可真有历史啦!”

陆海川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这一元钱他存了很久了。

从知青点的行李箱再到自己的口袋里,再从口袋里回到行李箱。

来来回回好几次,还不是因为太穷了,不舍得花。

“小伙子,还得要六两粮票呢!”

“啊?”

陆海川真是尴尬了。

“我这有粮票儿!”

说着,林秀秀就把粮票递了过去。

“给,找你一毛四,拿好了!还有这两张收据小票儿,一两素的,半斤肉的,你到那边的窗口去取!”

收银员把找的零钱递回到陆海川手里,又递给他两张领包子的小票。

“谢谢!”

陆海川刚准备到另外一个窗口排队。

林秀秀又走过来。

“海川哥,你坐下歇会儿,我来排队吧!”

“不用了,秀秀,你快去歇着吧,我一个男子汉哪能让你一个女孩子排队?”

“那……行!”

林秀秀微微一笑,又坐了回去。

陆海川走到领包子的窗口前,等待着。

透过窗口,他能看到那个大灶上码得高高的竹子蒸笼。

包子的香气透过缝隙扑鼻而来,他不禁咽了咽口水,肚子也不争气地叫起来。

大约又等了五分钟的时间,包子终于蒸熟了。

工作人员接过顾客的小票,看清买包子的数量后就插在面前的一个钉子上,钉在底部的是一个木板。

之后,他们要用这些收据和收银员对账。

终于轮到陆海川了,他连忙把小票递过去。

“一两素包,半斤肉包!”

工作人员麻利地将两种馅儿的包子分别装在大小不一的两个碟子里。

陆海川连忙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端着碟子往林秀秀那边走去。

林秀秀连忙迎上来,帮他端了一碟。

等坐稳了,陆海川才发现桌子上还放着两碗小米粥。

“海川哥,吃完包子,喝点粥,舒服。”

林秀秀笑盈盈地说。

“好!”

陆海川也不再跟她争什么了,知道她是一番好意。

这小米粥五分钱一碗,在另一个窗口领取,喝点儿也好,不然一会儿也是口渴。

陆海川端起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他轻轻吹了吹,然后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饭前喝点稀的易于消化,这是母亲平时告诉他的。

林秀秀坐在对面,看着他喝粥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你别光看我,快吃呀!”

陆海川说着夹起一个肉包子放在林秀秀碗中。

“海川哥,我真的不吃肉馅儿的。”

林秀秀说着又要把包子夹回他碗中。

“秀秀,你不要这样,你只吃素的怎么能饱?别让我着急,赶快!”

陆海川的口气不容拒绝。

“好!”

林秀秀心里一暖,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涌上心头。

她听话地吃起来,觉得这肉馅儿的包子真的太好吃了。

吃完饭,林秀秀提议去县城的百货商店逛一逛。

陆海川一看时间还早,就答应了。

百货商店,是县城里最热闹的地方。

货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搪瓷杯、脸盆、布匹、糖果……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里无疑是人们最喜欢的地方。

只是可惜的是,很多货物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

若是有什么紧俏的商品,往往需要大半夜的来排队购买。

两个人边走边看,真是觉得看一看也是享受。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土产部。

陆海川一眼就看中货架上一个大葫芦,通体光滑,色泽光润!

这让他想起了祖传的葫芦烫画手艺。

长得这么周正的葫芦,若在葫芦上烫上美丽的画,那就完全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

他想起小时候经常看爷爷在葫芦上烫画的情形。

爷爷坐在老藤椅上,手中的烙铁轻轻在葫芦表面移动,随着温度的升高,烙铁在葫芦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他眼神很专注,手中的力度恰到好处,那些山水和花鸟的轮廓在他的巧手下逐渐显现,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生动有力。

一个个葫芦在爷爷的烫画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之下,陆海川也对葫芦烫画萌生了浓厚的兴趣。

爷爷见他是个可塑之才,就精心教他。

要想在葫芦上烫画,必须要有一定的国画功底。

爷爷先让教陆海川学习国画,从最基础的线条和笔触开始,一点一滴地传授给他。

陆海川的悟性也很高,很快就掌握了画笔的运用技法。

爷爷见他进步神速,便开始教授他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将自然界的美融入画中。

陆海川在爷爷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画山水,花鸟,以及人物,等等。

每当完成一幅作品,爷爷都会耐心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陆海川的画技日益精进,他开始尝试将学到的国画技巧运用到葫芦烫画上。

葫芦烫画用的是烙笔。

烙画创作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结合了国画的勾、勒、点、染,等手法。

陆海川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往葫芦上烫画时候的情景,爷爷这样嘱咐他。

“先要稳,再求精!我先在葫芦上画好图案,你顺着线条用烙笔烙出来就行了!”

陆海川一脸认真地点点头,郑重地从爷爷手里接过了葫芦和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