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级载具(1/1)

这个电磁悬浮船的外部造型同样是有点熟悉。

整体造型有点像黑客帝国里面的那艘雷神之锤号。

——就是撞开了大门,冲进锡安放了电磁脉冲的那个。

不过叶寒的这个载具不会飞。

或者说飞不了多高。

同样是使用一种特殊的斥力磁场,但最多也就在地面上十米的高度滑行。

不能说是飞行器,而是一种气垫船一般的东西。

这个载具也是有自己的名字的。

叫做“陨星”号。

陨星号的主体造型和电影里面的雷神之锤区别并不大。

犹如加宽、加粗的直升机一般的躯体,。

在腹部有两排,每一排有四个悬浮圆盘,托举着载具的本体。

主体两侧各有三个辅助的悬浮圆盘。

尾部的两侧一面有四个。

头部两侧也同样一边一个。

但是背部并没有悬浮圆盘。

这些悬浮圆盘在启动之后,并不会有着太过于明显的电火花。

并且,在其外面,是有专门的装甲保护的。

虽然不是全面覆盖,但是也可以保护不受两侧火力的攻击。

毕竟陨星号是属于“气垫船”而不是“飞行器”。

相比于潮汐之歌号,陨星号的尺寸又大了不少。

体重当然也是跟着增加了很多。

防御力也要比潮汐之歌号强一些。

陨星号的主装甲板依旧是钛合金,但比起潮汐之歌号来说,厚度要高出不少,硬度也增强了一些。

机动性方面的话。

陨星虽然看上去个头更大、更加笨重。

但因为它是悬浮在地面上的,可以轻松的原地掉头,做出一些飞行器才能做出来的动作。

并且,在载具两侧和尾部的悬浮盘可以提供额外的力量。

这就使得陨星号虽然不能飞,但是可以爬上很多陡峭的山坡,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

当然,高机动性也是有代价的。

这个代价就是能耗增加。

陨星号可是没有车轮,想要降落只能张开腹部的支架。

悬浮所消耗的能源是相当大的。

逃亡者们可不能一味追求载具升级。

就像现在,陨星号的能耗,可是比潮汐之歌号要高出很多。

不过好在陨星号内部早就有一台蒸汽轮机在运行。

对于燃料问题,暂时的不用太过于担心。

升级完毕之后的载具就停在了地面上。

新载具陨星号有五个支架。

这五个支架稳稳的将这个庞然大物支撑在地上。

但相比于它巨大的身体来说,这五个支架有点太小了。

这也就导致载具虽然可以轻松的穿越沼泽等地带,但是想要落地的话,需要的环境就比较严苛了。

对载具进行了升级之后,叶寒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陨星号的舱门钻了进去。

陨星号的个头非常大,入口是在头部下方的一个舱门。

整个载具配色和细节来看,并非是末日废土风格。

而是带有着很浓重的赛博朋克的风格。

不仅仅是载具的外表看起来花里胡哨。

内部同样是如此。

其内部结构倒是不复杂。

驾驶舱在最前面,在驾驶舱的中间,是一个单人的驾驶位,前方则是一个全景式的驾驶舱。

当然,这个驾驶舱是配有一个厚重的楔形装甲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的合拢。

驾驶舱内部看上去很简洁,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驾驶杆之类的。

在这个舱室内部,只有一个类似于摩托车的车把,和两侧的一些可移动的操作台。

球形屏幕当然也是在这里,不过有全景式的前窗,很多时候就用不到这个了。

载具的内部,同样是一股赛博朋克的风味。

各种五颜六色的光污染以及配套的设备。

完全看不到一点点黑客帝国里面那种破败的末日废土风格。

...

在叶寒进入到驾驶舱之后。

驾驶舱内部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BT7274这个人工智能可是一直在车上安装着呢。

随着载具升级完毕,它也被重新的开机并且激活了。

——话说回来,陨星号的原型是为了对抗人工智能而建造的。

结果现在交给了一个人工智能来操作。

Emmm,矩阵重启...好吧,吐槽一下黑4...

“铁驭,我已经和新载具取得了联系,请为载具命名。”

“陨星。”

“已确认,陨星号悬浮艇已备案。”

...

坐在驾驶舱里面,叶寒四下的看了看。

陨星号的驾驶舱反而比潮汐之歌号的要小一些。

只能容纳两个空间配件。

这俩空间配件就交给了卧室以及厨房了。

剩下的则是安置在非常宽敞的船体之中。

陨星号这种载具叫做“悬浮艇”。

其内部的空间比起潮汐之歌要宽敞得多。

一条走廊贯穿船体,两侧则是各种舱室。

陨星号的个头和一艘022差不多了,里面也不再是一通到底,也分出不同的舱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这些舱室都是空的,需要叶寒自己去进行分配。

叶寒现在也没有多看,之后有的是时间安排,现在要紧的是赶紧将载具的武器重新安装上去。

主炮不用说,就是在陨星号的顶部。

陨星号的大体是流线型的,这个位置正好微微隆起,将炮塔安装上之后,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转动。

35mm转膛炮和40mm的摆膛炮这俩依旧是在头部的两侧,有着前半球270度的火力。

已经完成弹炮合一的近防炮则是安置在了尾部。

这个位置比主炮要低,不会影响主炮的瞄准,同时也能够保证后半球270度的射界。

至于说那四个垂发?

直接安装在背上就行了,这么大一个载具,空间可是相当自由的。

唯一有点难办的就是那门舰炮了。

这玩意个头太大,放在哪都会有影响。

但是又不能放弃。

虽说单发威力比不过主炮,但是舰炮的射速相当快,投射量可不是主炮能比的。

尤其是在中距离轰击方面。

经过一阵规划和对比。

最终,这门舰炮就安装在了主炮的后面。

两门炮就像老式战列舰那样,呈现“背负式”的造型。

也就是舰炮比主炮要高出一块。

舰炮可以做到360度旋转,但是主炮只能瞄准前方。

但陨星号本身可是悬浮艇,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来一个猛回头,用机动性,来弥补火炮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保证载具前射火力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