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无止境(1/1)
烟火里的朝暮(闯荡篇·磕):养伤七日记
第七天:拆线的喜悦与新起点
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透过窗帘,把16楼宿舍照得亮堂堂的。邢成义早早醒了,一睁眼就抬左手,手指能轻松弯曲,还能轻轻握拳。他赶紧摸过手机,给王红梅发消息:“今天拆线啦!我感觉手指能用力了,拆完线就能练刀工了!”
没等王红梅回复,敲门声就响了,张师傅拎着外套走进来:“成义,准备好了吗?咱们早点去医院,人少,拆完线我带你去蓝色港湾的糖水铺,吃你最爱吃的姜撞奶。”邢成义赶紧起床,穿上张师傅带来的外套,外套是加绒的,穿上特别暖和。“这外套是我儿子的,他和你差不多高,你先穿着,广州冬天冷,别冻着。”张师傅帮他拉上拉链,“走,咱们打车去医院,别走路了,省得累着。”
到了医院,医生拆开纱布,仔细检查了伤口,笑着说:“恢复得很好,伤口长得很整齐,没有感染,今天拆线后,再包两天薄纱布,就能拆了。”拆线的时候,邢成义有点紧张,手指微微发抖,张师傅在旁边握着他的右手:“别怕,不疼,就像蚂蚁夹了一下。”医生拿着小剪刀,轻轻剪开缝线,再用镊子把线抽出来,邢成义只觉得指尖有点痒,没一会儿就拆完了。医生用碘伏消毒,又包了层薄纱布:“这两天别碰水,慢慢活动手指,别太用力,过两天就能正常活动了。”
走出医院,邢成义看着自己的手,纱布薄了很多,能隐约看到伤口愈合的痕迹,他心里特别开心,蹦了蹦:“终于拆线了!张师傅,咱们快去糖水铺!”张师傅笑着说:“别急,慢点走,糖水铺又跑不了。”
他们来到蓝色港湾的糖水铺,店里人不多,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外面的小喷泉。张师傅点了两碗姜撞奶,还加了份双皮奶。“这家的姜撞奶是现做的,用的是水牛奶,特别香。”张师傅指着柜台,“你看,师傅正在冲姜撞奶,水温要刚好,冲完要盖盖子焖三分钟,才能凝固。”邢成义看着柜台里的师傅,手里拿着勺子,慢慢搅拌着姜撞奶,心里想着“等回去,也试试做给红梅吃”。
没过多久,姜撞奶端上来了,奶白色的表面光滑,撒着点姜末。邢成义用勺子挖了一勺,放在嘴里,甜中带着姜的微辣,口感嫩滑,像布丁一样。他赶紧拍了张照片,发给王红梅:“拆完线啦!张师傅带我吃姜撞奶,超好吃,等你回来,我带你来吃,还做给你吃。”王红梅秒回:“太好了!你要好好养着,别马上干活,等我过年回来,咱们一起逛蓝色港湾,吃遍小吃街。”
下午,他们回到宿舍,张师傅从包里拿出一把新的片刀,放在桌上:“这把刀是我特意给你买的,重量刚好,适合练刀工。等你纱布拆了,就开始练,先从切土豆丝开始,慢慢练,不急。”邢成义拿起刀,用右手握着,刀柄很舒服,他笑着说:“谢谢张师傅,我一定好好练,不辜负你。”张师傅坐在床边,拿出后厨的排班表:“下周一你就来后厨帮忙,先从备菜开始,切切青菜、胡萝卜,慢慢适应,等你熟练了,再学做热菜。”邢成义点点头,把排班表放在桌上,心里充满了期待。
傍晚,向佳乐和盛安发来视频,手里拿着刚买的糖炒栗子,看到邢成义拆线了,开心地说:“成义,太好了!下周末我们去俏江南看你,顺便尝尝你做的菜,你可得准备好。”邢成义笑着说:“没问题,我到时候做陈皮鸭和水晶虾饺,让你们尝尝俏江南的味道。”莫师傅也凑到镜头前,声音洪亮:“小子,拆线了就好,等你回来,我教你做新的金沙红米肠,保证好吃。”邢成义赶紧说:“谢谢莫师傅,等我忙完这阵,就回金沙食府看您,还得跟您学新菜呢。”
晚上,张师傅的爱人做了一桌子菜,有红烧鱼、炒青菜、番茄炒蛋,还有一碗冬瓜丸子汤。张师傅把菜端到宿舍,笑着说:“我爱人听说你拆线了,特意多做了几个菜,庆祝一下。”邢成义看着满桌的菜,心里暖暖的,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鱼,鱼肉鲜嫩,酱汁浓郁。“嫂子做的菜太好吃了,比饭店里的还香。”邢成义边吃边说,“等我学会了陈皮鸭,一定要做给您和嫂子尝尝。”张师傅笑着说:“好啊,我们等着,你慢慢学,别着急。”
吃完晚饭,张师傅帮他收拾碗筷,邢成义坐在窗边,看着蓝色港湾的灯光,心里想着“下周一就能去后厨了,一定要好好表现,早点学会俏江南的招牌菜,以后带红梅来广州,让她过上好日子”。他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第七天,拆线啦!张师傅带我吃了姜撞奶,还送了我新刀,下周一就能去后厨备菜了。这七天,谢谢张师傅和嫂子的照顾,也谢谢红梅、佳乐、盛安和莫师傅的关心。以后要好好练刀工,学好每一道菜,在俏江南站稳脚跟,等过年带红梅逛遍广州,做一桌子她爱吃的菜。”
窗外的夜色渐深,蓝色港湾的灯光像星星一样亮着,邢成义摸了摸怀里的针线盒,里面的顶针还是王红梅给他缝围裙时用的。他想起王红梅笑起来弯弯的眼睛,想起她晒腊鱼时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他知道,这次受伤只是他闯荡路上的小插曲,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身边有这些牵挂他的人,有远方等着他的人,再难的路,他也能走下去。
第八天:纱布拆去与刀工初练
晨光刚透进窗户,邢成义就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摸向左手——薄纱布下的伤口已经不疼了,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纱布,看着愈合的伤口,虽然还有淡淡的疤痕,但已经能自由活动。他赶紧拍了张照片,发给王红梅:“纱布拆啦!伤口长得很好,今天就能练刀工了!”
王红梅的视频电话很快打来,屏幕里的她捧着手机,仔细看着他的手:“真的长好了?没留疤吧?你别马上练刀工,再养两天。”邢成义笑着晃了晃左手:“没事,医生说可以慢慢活动了,张师傅给我买了新刀,今天先练切土豆丝,慢慢来,不着急。”哄了好一会儿,王红梅才同意他练刀工,但反复叮嘱“别用力太猛”。
挂了电话,敲门声响起,张师傅拎着一袋土豆走进来:“成义,我买了些新土豆,水分足,适合练刀工,你先把土豆削皮,再切成片,最后切成丝,慢慢来,不用急。”邢成义接过土豆,用右手拿起削皮刀,慢慢削着,左手轻轻扶着土豆,动作虽然有点慢,但很稳。张师傅在旁边看着,点点头:“不错,姿势很标准,削皮的时候要注意,别削到手。”
削完土豆,邢成义拿起新片刀,按照张师傅教的姿势,右手握刀,左手手指弯曲,顶住刀背,慢慢把土豆切成片。刚开始,片切得有厚有薄,张师傅耐心指导:“刀要拿稳,手腕用力,慢慢切,每一片的厚度要均匀,这样切出来的丝才好看。”邢成义照着做,练了一会儿,切片越来越均匀,他心里很开心,继续把片切成丝。
中午,张师傅带来了一碗青菜粥,还有一碟凉拌木耳。“练了一上午刀工,肯定累了,先喝点粥,补充体力。”张师傅坐在对面,看着他吃,“你切的土豆丝我看了,比我第一次练的时候好多了,慢慢来,不出一个星期,肯定能切得很细。”邢成义边吃边说:“谢谢张师傅,我会好好练的,争取早点跟上后厨的节奏。”
下午,他继续练刀工,把切好的土豆丝泡在水里,去除淀粉。偶尔他会望向蓝色港湾的方向,心里想着“等练好了刀工,就做土豆丝炒肉丝,给张师傅和嫂子尝尝”。练累了,他就翻出俏江南的菜品配方,继续记着步骤,尤其是陈皮鸭的做法,他已经能背下来了。
傍晚,小刘过来送菜,看到他在练刀工,笑着说:“成义哥,你切的土豆丝越来越细了,比我切的好多了,等你练好了,可得教我。”邢成义笑着说:“没问题,等我熟练了,就教你,咱们一起进步。”小刘放下菜,又拿出一个小袋子:“这是后厨王阿姨给你的,她做了些饼干,让你当零食吃。”邢成义接过袋子,心里暖暖的,赶紧说:“替我谢谢王阿姨。”
晚上,他给王红梅发视频,手里拿着切好的土豆丝:“你看,我切的土豆丝,是不是很细?等我练好了,就做土豆丝炒肉丝给你吃。”屏幕里的王红梅笑着说:“真不错!你要好好练,等我回来,我要吃你做的所有菜。”
睡前,邢成义在备忘录里写:“第八天,纱布拆了,开始练刀工,切的土豆丝越来越均匀。谢谢张师傅、小刘和王阿姨的关心,我会继续努力,早点学会所有菜品,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第九天:后厨初归与伙伴情谊
天刚亮,邢成义就起床了,换上后厨的工作服,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今天是他拆线后第一次去后厨帮忙。他拿起新片刀,放进刀套里,慢慢走出宿舍。
到了俏江南后厨,张师傅已经在忙了,看到他来,笑着说:“成义,来了?先去洗手,今天先帮着切青菜和胡萝卜,熟悉一下后厨的节奏。”邢成义点点头,赶紧去洗手,然后走到备菜台旁,拿起青菜,慢慢切着。
后厨的同事们看到他来,都笑着打招呼:“成义哥,你好啦?欢迎回来!”“成义哥,你切的菜肯定比我们切的好,等会儿教教我们。”邢成义笑着回应,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上午,他一直在备菜,切青菜、胡萝卜、土豆,动作越来越熟练。张师傅偶尔会过来指导:“青菜要切得段均匀,胡萝卜可以切成滚刀块,这样炒的时候更容易入味。”邢成义照着做,备菜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完成了上午的任务。
中午,后厨忙完,大家一起吃饭,王阿姨特意给他盛了碗鸡汤:“成义,你刚恢复,多喝点鸡汤,补补身体。”邢成义接过鸡汤,笑着说:“谢谢王阿姨,您做的鸡汤真好喝。”大家边吃边聊,聊后厨的趣事,聊广州的小吃,邢成义听得很开心,感觉和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下午,向佳乐和盛安来到俏江南,看到邢成义在备菜,笑着说:“成义,果然回来干活了!我们特意来看看你,顺便尝尝俏江南的菜。”邢成义赶紧放下刀,擦了擦手:“你们怎么来了?快坐,我去给你们点几个招牌菜。”张师傅笑着说:“不用点,我让后厨做几个拿手菜,你们尝尝。”
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了,有陈皮鸭、水晶虾饺、松鼠鳜鱼。向佳乐和盛安尝了尝,赞不绝口:“这陈皮鸭太好吃了,鸭肉嫩,陈皮香,比我们食府的还好吃。”“水晶虾饺也不错,皮薄馅大,虾仁Q弹。”邢成义笑着说:“等我学会了,做给你们吃。”
吃完晚饭,向佳乐和盛安要走了,邢成义送他们到门口:“下周末你们再来,我做陈皮鸭给你们吃。”向佳乐点点头:“好啊,我们等着,你好好干活,别再受伤了。”
晚上,邢成义回到宿舍,虽然有点累,但心里很开心。他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第九天,第一次回后厨帮忙,大家都很照顾我,向佳乐和盛安也来看我了。感觉在俏江南越来越开心,以后要好好干活,和大家好好相处,早点学会所有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