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回来了(1/1)
其中一家的小二说:“县试那几天的房早就满了,只有大通铺还空着几个位子了,价格也便宜,您二位考虑吗?”
那当然不考虑。
一个大通铺能住十个人,吵吵闹闹的还能复习个屁?
姜念心道果然如此,林淮安一脸被打击得恍恍惚惚的样子。
两人从客栈出来,姜念还在安慰林淮安:“没事,再往远处找找。”
“淮表哥,念儿姐?”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迟疑的声音叫住了他们。
林淮安姜念脚步一顿,连忙回头。来人正是袁慧。
袁慧和同伴出来玩,看着背影像他俩,就叫了一声,结果果然是。
“你们怎么在这?”袁慧惊喜地跑了过去。
“好巧啊。”姜念也冲她打了个招呼:“你表哥过几天要来考县试,我们正找客栈呢。”
袁慧嗨了一声:“找什么客栈啊?直接来我家住不就好了吗?我娘前两天还念叨这事呢,说过年也忘了问表哥什么时候考试。”
姜念闻言茅塞顿开,转头和林淮安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同样的恍然大悟。
过年的时候是姑母家上的自家门,送东西也是让车夫捎回去的,没来过姑母家里,一时竟然没想起来姑母家就住在县城。
“这是不是有点太麻烦姑母了?”姜念意思意思推拒了一下。
“这有什么麻烦的?”袁慧街也不逛了,拉着两人就往家走。
姑母家离考点还真不远。
县城没有贡院,每年县试的考场位置一般设在县学附近,姑母姑丈当初为了方便袁勇以后读书,特意买的离县学不远的地方,步行一刻钟就能到。
姑母看着林淮安和姜念也十分惊讶,问清楚事情之后大吃一惊,她也没想到林淮安今年就要考了。
拍着胸脯应承下,考试那几天就住家里,有吃有喝有地方住,绝对又清净又方便。
姜念也很满意。
她之前还有点犹豫,到底要不要陪林淮安住客栈。
不陪他吧,又怕他自己一个人吃喝不对了出什么问题,陪他吧还得订两间房,一间都订不到呢。
现在好了,林淮安住姑母家,自己来就行了,姜念就不用陪着他了。
五天不做生意,姜念本身也不是很乐意。
姜念和林淮安当天也没立刻回去,而是在县城里转了转。
姜念已经打定好主意来县城开铺子了,反正林淮安一定会去县学读书。
县学不拘什么功名,过了入学考试都可以进。
如果考上秀才,那肯定要去县学读,中举可没那么简单,自己在家学怎么也不如进县学。
如果没考上秀才,那更要进县学了,没考上说明他自学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以后就不要再自学了。
至于那二十两束脩,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这几个月光摆摊卖朝食暮食卖肥皂卖腊肠的钱都攒了二十来两了。
林淮安不知道姜念在想什么,但他知道姜念一直想在县城开铺子,所以俩人看的一个比一个认真。
“这卖的比镇上普遍贵点,素包子一个三文钱,肉包子一个六文钱,一碗馄饨八文钱,啧啧,八文钱。”
“还有卖点心的,点心真贵,这些糕点一斤三十文,比肉还贵一倍。”
“去打听打听房价,物价高很大原因是因为房价高。”
林淮安姜念又跑到牙行去打听房价。
“二位想要看县学不远的地方的铺子,巧了不是,我这正好有。”牙人介绍道:“临街的铺面,一间,带个小后院。地方不大,但位置很好,租价是一年四十两银子。不过我建议直接买下来,这个铺子二百八十两就能直接买了。”
林淮安已经被一年四十两银子震惊到了,但是姜念对这个价位表示理解。
一年四十两,一个月就是三两多,其实还可以。
买的话,还得考虑考虑,以后去京城这铺子还开不开。
林淮安姜念从牙行出来就回家了。
一路上林淮安还在为县城的房租震惊。
“这不算什么,等我们去了京城那才叫高呢。”姜念说。
谢谢,更焦虑了。
没几天,到了县试考试的日子。
林淮安提前两天就住进了姑母家,早晨天刚亮就进场,太阳落山才结束,就这样折腾了五天,终于把县试考完了。
考完之后大概一周的时间成绩才会出来,姑母让林淮安别来回跑了,等看了成绩再回去。
所以林淮安在姑母家一住住了十来天。
考县试的时候,正好是春分前后。
也该开始春耕了。
林老太的腰已经彻底好了,林老大和林老太下了地。
春耕要忙的事很多,薅草、翻地、播种,姜念是一个也不会......姜念只会在自家小院里种种菜......姜念跟着去了两天,被林老大和林老太轰回了家,让她不要添乱,每天给送送饭就行了。
春耕这几天镇上人都少了,家在村子里的全都回家伺候田地了。
姜念干脆也没出摊,早上先发上一盆面,然后和村里一群小姑娘背着篓子上山摘野菜去了。
春天到了,山上遍地都是野菜,姜念只认识其中几种,好多她连见都没见过。
有一种野菜,细长条的叶子,叫面条菜,小姑娘们都说好吃,据说还能入药。
姜念除了荠菜就属这个面条菜摘的最多了。
姜念背着满满的篓子回家,准备蒸野菜包子。
荠菜和面条菜都焯水攥干,分别和肉馅混在一起,调了两盆馅。
姜念手速很快,不一会儿就捏出两箅子大包子蒸上了。
包子蒸熟,姜念用油纸包好,装到篮子里,再灌满一壶水,拿上两个空碗,就去地里送饭了。
到了地里,已经有不少家坐在树荫下吃午饭了,大多是馒头饼子之类的,谁家也懒得带菜来,对付一口就过去了。
姜念喊了林老大和林老太回来,三人找了个树荫坐到了地上。
姜念拿着壶先给两人冲了冲手,再把包子用油纸裹好,递给两人。
这样不用摸到包子,手不干净也不怕。
旁边别的人家看到了还要酸溜溜说一句“真讲究”,那纸那么贵,直接用手拿又怎么了。
那野菜肉的包子十分好吃,姜念舍得放肉,整个包子荤香四溢,肉汁浸透了发的白胖的包子皮,咬一口还有肉汁流出来。
春天的头茬野菜也无比鲜嫩,无论是面条菜还是荠菜都十分的清爽鲜美,面条菜还微微发甜。
那鲜嫩的野菜吸饱了肉汁,一口咬下去野菜的鲜香、肉的荤香、白面的甜香全部在嘴里爆发。
林老太忍不住感叹:“真好吃啊,我以前的野菜都白摘了。”
林老大不说话,狂吃三个脸大的包子,又灌了两碗茶水,才打着饱嗝停下。
包子吃完了,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把用剩的油纸塞回篮子里也就没什么了。
几人正坐着闲话,村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突然飞快地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喊:“伯伯!大娘!淮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