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竹简商的危机(1/1)

原材料充足,造纸厂每天的出货量都很大。

几天的时间,朝廷各部,以及各地方官府,全都用上了白纸。

现在朝臣上奏,已经不用怀揣一卷厚重的竹简了。

只需一张轻薄的纸即可!

白纸黑字,非常清晰。

即便老皇帝上了年纪,眼神多少有些不大好,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朝廷供应不缺,便开始在民间出售。

集贤县与帝都全都开设了纸庄,专门销售造纸厂生产的白纸。

在这之前,百姓就已经听说纸张售价低廉。

可谁也没想到,竟然只售两文钱一张!

消息一出,引得全城文人争相购买!

“真没想到,这么好的纸竟然只要两文钱一张!”

“是啊!我一口气买了一百张,足够用一段时间了!”

“我也买了一百张,才花了两百文,比竹简可便宜太多了……!”

文人墨客们怀中捧着刚买到的白纸,如获至宝一般,高兴的合不拢嘴。

读书最大的开销就是竹简。

无论是写字还是读书,都要用的到。

现在有了价格低廉的白纸,这一难题立马就得到解决!

即便是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也都因此高兴。

这就意味着读书的成本大大降低,以后也能让家中的孩子读书识字!

有人欢喜,有人忧!

自从纸坊成立,那些竹简商就已经感到危机。

价格一出,他们死的心都有了!

整天整天的没生意,一天到头卖不出一卷竹简。

几大竹简商凑在一起,开始琢磨解决之法。

“如今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是好?”

“唉!真是愁人!光说我们竹简贵,可原材料和人工就是贵!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谁说不是呢!造纸厂用的是干草、树皮、秸秆之类的!我们用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竹片,能一样吗……?”

各大竹简商坐在一起,先是愁眉苦脸的感慨一番。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还是想想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吧!”

“白纸源源不断的生产,我们竹简想要重新打开销量是不可能了!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造纸厂不再生产!”

“快拉倒吧!造纸厂可是八皇子和朝中众臣合股开设,怎么可能不再生产?”

“是啊!我可不像李承业那样,干些不长脑子的事情!”

“对!这生意我就算不干了,也不能琢磨怎么破坏造纸厂!”

“没错!造纸厂几百号人,绝对不是我们这几个人就能搞垮的……!”

有人话才刚冒头,没等说完,就被其他商人所打断。

有了李承业的教训,谁还敢在生意场上与秦墨叫板?

死都让你不知道怎么死的!

“哎呦!我也没说要对付造纸厂!我只是说想让百姓继续购买竹简,只有这一条路!如果这条路走不通的话,就没可能了!”

“从我们祖辈开始,就是做竹简的,难不成到我们这儿就断了?”

“那又有什么办法……?”

商人们两手一摊,实属无奈。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换思路?”

“是啊!我们卖竹简的目的是什么?”

“肯定是赚钱啊!”

“对嘛!只要能赚钱,我们卖什么其实都一样……!”

经过一位竹简商的点拨,其他众人顿觉有理,将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既然竹简卖不成了,我们可以像那些贩布的客商一样!”

“贩布的客商……?”

“你是说……我们到纸坊拿货,再到店里售卖?”

“可以拿到店里售卖,也可以到其他郡县销售!”

“这倒是个好主意!现在白纸只在我们县里和帝都销售,其他地方还没有,确实是条商机……!”

这么一说,众商人顿时眼前一亮。

觉得此法可行。

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

只要能赚钱,怎么赚还不一样?

“可白纸才卖两文钱一张,能有多大的利润?”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疑惑。

原本东西就不是自己生产的,人家工厂要赚一部分。

他们还要赚一部分,哪还有什么利润空间了?

“白纸在我们这儿售价两文,卖到其他地方,可就不止两文了,利润自然就有了!更何况,你们见哪位文人墨客买纸只买一张了?不都是几十上百的买?”

“对,对,对!我见那些书生怀中抱着厚厚一摞,一次买几百张的都有!”

“是啊!两文钱一张,五百张才与从前的竹简价格差不多!如果是我,我也一次多买一些!”

“从前一卷竹简利润大概两百文,如果一张纸的利润有半文钱的话,五百张就是两百五十文!按照从前竹简的价格,其实我们利润空间还涨了些许呢!”

“嗯?这么一算,还真是哈……!”

竹简商们经过一番简单的合计,发现做客商赚的可能比他们卖竹简赚的还多。

“咱们卖竹简要有作坊、买原材料、雇工人、监督质量,上上下下都要操心!做客商的话,这些可就都省了!”

“对!我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我也觉得可行!就是不知道每张纸能不能给咱们留半文钱的利润!”

“不如我们一同到纸坊问问!”

“对,去问问……!”

几个竹简商经过合计,敲定最终解决方案。

纷纷出了酒楼,乘坐马车,朝纸坊的方向走去!

一刻钟后,抵达纸坊,找到管事。

可管事不敢做主,用对讲机询问秦墨。

秦墨稍加思索,同意与那些竹简商合作。

并且,以后大量订货的客商,都以这个价格卖出!

二虎一边整理超市货品,一边询问,“秦大哥,那么好的白纸才卖两文钱,已经够低的了,干嘛还要再分他们半文钱的利润?我们自己卖,岂不更好?”

秦墨笑了笑,“纸张销售是个长期的事情,总有我们顾不到的地方!而客商刚好可以补上这些缺口!”

“原来如此!”

二虎了然的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有了利润空间,客商们到外地就不会把价格开的太高,百姓也能受益!即便在集贤县本地销售,有这半文钱的利润,也足矣支撑他们开店!”

“还是秦大哥想的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