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历史探秘(1/1)

朱雄英叹了口气,年龄是个大问题!

只好站在窗口观看着。

“余贵下去给咱带五份汤饼去”。

朱雄英指着河边的一处小摊。

余贵略有为难道。

“太孙殿下,这,这吃食不安全吧,若不然奴才回宫让御膳房做去?”

朱雄英烦闷道。

“哪有这么多事!百姓都能吃咱还吃不得?”

“快去!”

余贵垂着头跑了下去。

朱雄英看到那摊贩周围人还挺多,看着众人吃的满嘴流油,饿了!

这汤饼其实就是现在的馄饨,还有抄手,云吞等名。

馄饨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汉代时期,饺子跟馄饨,其实没有太多差别。

直至唐朝,才彻底区分开饺子跟馄饨。所以,南北朝时期的饺子可以称为“馄饨”,馄饨本身也可以叫这个名。

同样的,也可以叫“汤饼”。

就在余贵和侍卫端着五份汤饼进民乐楼时。

侧面出现两个人影,朱雄英定眼一看有些熟悉!那不就是之前遇到两次的二小姐和那丫鬟吗。

只见那名叫玉儿的丫鬟突然拉住向前走的二小姐。

“二小姐!你看这不是之前那登徒子的奴仆吗!”

玉儿指着余贵大叫道。

看着余贵走进了酒楼。

玉儿接着说道。

“二小姐,我就说那厮装模作样吧!原来在这做帮工呢!”

二小姐看着余贵的背影责怪道。

“玉儿!或许认错人了呢!可不要这样议论别人”。

不经意间,二小姐感觉有目光盯着自己,抬头一看。

“姑娘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朱雄英不好意思的挥挥手讪讪道。

玉儿大叫。

指着二楼的朱雄英。

“就是他,你这登徒子!”

二小姐扯了扯玉儿。

“这好不礼貌!”

对着朱雄英睥睨一笑。

“公子见笑了,我家玉儿就这样口直心快!”

朱雄英不好意思笑了笑。

“无碍,无碍!”

后面听到动静的四人凑了过来。

底下的二位看到其中一人后。

二小姐俏脸唰的通红,捂着脸赶紧低下头。

玉儿“哎呀!”一声。

“大少爷!”

朱雄英转头看看众人惊愕道。

“谁?”

徐允恭慌忙拱手。

“太孙殿下,楼下之人,正是令妹!徐妙清!”

朱雄英呆了呆。

魏国公徐达次女!

朱雄英看着徐允恭。

“在外不必这么拘谨”。

李景隆搂了搂徐允恭的肩膀。

“平时咱喊英哥就行!不用见外!”

徐允恭赶忙答道。

“哎,好!”

徐允恭探头看着楼下。

“父亲三令五申不让你出来,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快回府!”

“哥哥,你认错人了!”

徐妙清低头慌忙拉着玉儿向西边跑去,魏国公府就在民乐楼西侧一个路口。

玉儿边跑边回头道。

“大少爷,您旁边那厮是个骗子!可千万别误信了他!”

朱雄英小脸一黑。

徐允恭看了看忐忑道。

“英哥,令妹还小或是之前有些许误会?允恭给您赔个不是了!”

朱雄英正了正神色。

笑着说道。

“无事,家妹还是挺好说话的,那叫玉儿的丫鬟确是心直口快,无碍,无碍!”

徐妙清?历史上的代王妃!十三叔啊!

朱雄英当得知徐妙清的未来,心里竟然有了些许失落的感觉。

看着朱雄英的脸色。

李景隆打着哈哈。

“来来英哥,坐坐,咱唠点开心的事!”

李景隆转头对着徐允恭道。

“允恭啊,魏国公那背疽……”

徐允恭怒目瞪着李景隆,双手攥拳。

“哎哎,别别,别生气允恭,咱脑袋没转过来!”

沐晟和常森赶忙拉着徐允恭坐下。

朱雄英听到后,突然想到魏国公徐达洪武十八年好像就是得了背疽病死的!

脑海里忽然又想到,若是徐达死后,徐妙清伤心的模样。

朱雄英心里暗道。

“干!竟然思春了!”

罢了,咱回去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

“来!尝尝这汤饼”

朱雄英招呼完众人,自己率先吃起来。

比宫里的强太多了!不知平时尚膳监怎么做的菜!

余贵突然走了过来。

“太孙,马上酉初了,咱该回去了,要不然宫门就要关了!”

朱雄英一拍大腿,“哎呀!回去要挨皇皇爷爷批了!”

连忙扒拉了几口,赶紧扔下碗,起身下楼。

边走边回头道。

“咱要赶紧走了!你们继续!下次再有这样的时候喊着咱啊!”

李景隆众人赶紧起身。

“哎哎,好英哥,路途慢点……”

李景隆赶紧为众人斟满了茶水。

“来,这回咱畅所欲言来!”

众人的话匣子也慢慢打开。

沐晟给大家讲述着从云南的所见所闻,还有那边野生的大象,甚是凶猛!

众人边听边连连惊呼着。

坤宁宫。

朱元璋又问道。

“大孙和那几个小子还没玩完?”

门口的锦衣校尉赶紧回答。

“回圣上,太孙现在已到承天门了!”

朱元璋忙完各种政务来到坤宁宫后没看到朱雄英,已经问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兔崽子!咱管不了他了!越来越放肆!”

朱元璋唠叨着。

朱雄英进去坤宁宫后看到朱元璋背着双手正在里面来回徘徊,心道不好!

赶紧开口。“皇爷爷!孙儿正找你呢!”

朱元璋瞪着大眼假装怒道。

“原来咱大孙还想着咱呢,咱还以为把爷爷忘了呢!”

朱雄英跑过去摇着朱元璋粗壮的手臂。

“皇爷爷,孙儿哪能忘了您,皇爷爷孙儿刚才在外面听说一件事!”

朱元璋立马被朱雄英的小心思给好奇到。

“啥事啊?”

“孙儿刚才与李景隆常森沐晟徐允恭在茶楼喝了会茶”。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雄英没说话。

“徐允恭说魏国公得了背疽!”

朱元璋听到后大吃一惊。

“什么!背疽!孙儿确定?”

“真的!皇爷爷,徐允恭说刚得,还不是很严重”。

朱元璋想了想。

“明儿个让宫里太医去看看,这病可不得了!之前咱打仗时太多兵士因为这痛的死去活来!”

朱雄英听到后高兴的道。

“皇爷爷,孙儿记得有一法应该能治好背疽,只要不是太严重!”

朱元璋惊喜道。

“真的!大孙!咱知道你心思多,这也能治好!”

朱雄英点点头。

“皇爷爷,给孙儿几天时间,孙儿试试怎么样!”

朱元璋拍拍手。哈哈大笑。

“好!甚好!你若能把天德背疽治好了,咱替天德答应你一个要求!”

朱雄英惊喜道。

“好!皇爷爷!一言为定!”

朱雄英为什么要先问询下朱元璋呢。

朱雄英想到《明史》的记载,徐达是在北平患了背疽,不久后徐达应召返回南京,但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还有野史和传说,如《剪胜野闻》和《龙兴慈记》中提到的朱元璋赐蒸鹅给徐达,导致其背疽发作而死。

朱雄英想听听看徐达在朱元璋心里到底有多重,是不是真如野史所说!

这一通听下来,野史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