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3章 十处女真溃败(1/1)
咻咻咻!一百辆手推车点燃了引线。
每一辆车上都是一百只装的火箭木箱。整整一万支火箭和后世火箭炮一般发射了。
一支接着一支的火箭从箱体的后面喷出火焰,火药气体推动着火箭嗖的一声,飞了出去。一支接着一支,连绵不断的喷出火焰,箭矢嗖嗖嗖的飞上天空,几乎二十多秒就全部射了出去。
一时间,漫天都是喷着火焰的箭矢向着天空飞去。发射阵地被浓密的硝烟弥漫。什么也看不见了,都是一片被呛得咳嗽声。
女真人冲到半路也看到了这一幕,他们没见过火箭,这次也看傻了眼了。
石庭柱是唯一见过这东西的,萨尔浒之战中刘大刀部用过这东西,因为当时是夜间作战,围攻山头,所以八旗死伤不多。
可是这一次,这些李棕压箱底的好货,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了。
这些火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射完毕,密集的箭雨呈现抛物线,如同流星雨一般的飞上天空然后落了下来。
九千女真人,既没有盾牌,也没有铁甲。这些火箭转眼之间就覆盖了他们的冲锋队伍。他们都是猬集一团,都是小头人带着自己的属下,一群群的蜂拥往上冲。
这些人群成了这些流星雨最好的覆盖目标。
嗖嗖嗖!一万支火箭落下,瞬间就把这些冲锋的女真人射的人仰马翻。
两千多人中箭倒地。而地上一下子多出了无数的箭杆儿。就像地上突然长出了一层草一般。
石庭柱冷汗直流,他一直不大看得起朝鲜人。因为天启七年的时候,他们打过一次朝鲜。
那次朝鲜大败亏输。从此八旗就再也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这场战争称为丁卯之役。
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干支纪年为丁卯年),后金对朝鲜发动了一次战争,朝鲜称之为“丁卯胡乱”或“丁卯虏乱”。
后金的主将为阿敏。大军渡过鸭绿江后,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义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黄州、平山诸城,朝鲜国王李倧(朝鲜仁祖)惊慌失措,吓得逃往江华岛避难。
后金军至平山时,始与朝鲜议和,之后朝鲜屈服,双方结成盟誓后八旗撤退。
战后,朝鲜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
但朝鲜并未因此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试图两边同时维持局面。以致在九年后,八旗无法容忍,再度进攻朝鲜。爆发“丙子之役”。也就是电影南汉山城的那场战争。这一次彻底把朝鲜打服了。
朝鲜在那之后就成了清朝的属国。
石庭柱知道,他失算了。
这个第一次带兵出来和他们打的李时白,并不是个简单的人。此人一直有知兵的贤名。
这时候,女真人冲上去了,接近了鹿角和拒马枪阵。
石庭柱的办法,正是八旗一直以来的战法。
用重步兵,穿着三重甲,顶着三眼铳,硬冲上去。搬开鹿角和拒马枪阵。因为大明的火器兵阵列线前面,一般都会设置这些障碍物来保护。
只要把这些东西搬开,骑兵就会冲上去砍杀火铳兵。
到时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火器兵根本没有对抗骑兵的能力。
此时,大风起来了了,终于把硝烟吹散了。
鹿角后面露出了,排成三排的火枪手。
这些人都手持东瀛铁炮。一排一千五百人。一共三排。最后面还有五百多弓手。准备着抛射弓箭。
而在鹿角墙和拒马枪阵的后面还有训练督监军的杀手军五千人。他们手持盾牌和腰刀,蹲在地上作为射手军的屏障。
石庭柱这是才明白,后面不是剩下五卫兵马两万五千人。而是训练督监军的三手军火铳手。
但是,这个时候,尽管判断有误,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开火,三段射”李时白下令。
砰砰砰!第一排跪姿的铁炮手开火了。
这些当年日军遗留的铁炮,尽管过了三十多年,依然完好,性能优良。
这些铁炮的性能,超过大明的鸟铳很多。
只剩下七千左右的女真人,立刻被打倒了四百多人。
这些铁炮使用的不是铅弹。
朝鲜穷苦,火药都供应困难,更别说铅子儿了。
他们用的也是磨制的石弹丸,和东瀛一样。
东瀛不论什么火器,一律发射石弹丸。
第一排四百多人被火枪打倒后,剩下的人迅速冲到了拒马前面。
女真人准备动手去搬开拒马枪。
这时候,第一排枪手立刻后退去装弹,第二排火枪手上前跪姿,对准女真人开火了。
同时,第三排火枪手立姿对准女真人,同时开火了。
这一次是三千发石弹,几乎顶着鼻子开火。
火枪时代的射击,最怕顶着打。因为这东西远距离不准确,命中率低。如果近距离就不存在打不中的问题。这么多火枪是非常可怕的。
这一次集火射击,给了女真人毁灭性的打击。
几乎第一线的人全部被打倒了。这几乎十米不到的距离,不可能打不中。几乎枪枪命中。
他们此时正准备搬开拒马,他们如果不搬开拒马根本就够不到这些枪手。
火枪手打完后,直接后退,露出了后面的炮手。
三手军的第三手出现了。
炮手们这时候已经装弹完毕,全是霰弹。
第四排的五百弓手,夹杂在炮位中间,立刻开始快速射箭。而火炮也被点燃了引线。
轰轰轰!霰弹都是石子,但同样好用,几十门火炮喷出的密集石子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女真人被火枪和霰弹打的血肉横飞。拒马枪前面全是死尸。
剩下的人肝胆俱裂,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大兵团作战,这是第一次。
个人的勇武在各种兵种配合作战中毫无用处。
李时白干净利索的解决了他们。
轰的一声,女真人崩溃了。
九千人损失了五千人,剩下的四千人扭头就跑。
他们跑得比中了箭的兔子还快。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野人,毫无纪律可言。远不如八旗。
八旗毕竟是努尔哈赤训练了很多年,又在统一战争中淬炼了三十多年才成型的。努尔哈赤举旗反明时,他都五十三岁了。
李时白冷笑了一下,这些乌合之众,他就没放在眼里。
他不觉得这个结果有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