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进不去(1/1)
“应该是吧!”
冯勇不确定道:
“我妈见天去菜市场,没说缺物资,就是快过年了,菜市场的肉有点紧俏,去晚了剩的全是瘦肉和骨头,我妈有一回就去晚了,买回来的肉简直没法看,那帮卖肉的忒可恨了,一点肥膘都没留,剃的那叫一个干净,还特么不打折,气的我妈叨叨了好几天。”
杨庆有闻言笑道:
“冯婶也是,去晚了买根大骨头凑合凑合算了,买什么肉啊!那不是给自己找气嘛!”
“您可别说骨头了。”
冯勇哭笑不得道:
“我买过一次,骨头上连根筋都没留,刮的锃亮,跟镜子似的,放太阳下直反光,回来就被我妈骂了,嫌我这么大人了还不会买菜,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去过菜市场。”
杨庆有..............
有这么一个事事操心的妈,是够糟心的。
啥事都想管。
一边埋怨儿子长不大,一边又舍不得撒手。
矛盾的很。
“做得对。”
杨庆有拍着冯勇肩膀,同情道:
“不能跟婶儿对着干,等永红大点就好了,到时候你们两口子想买什么买什么,就是天天下馆子也没人管。”
“希望吧!”
冯勇勉强笑了笑,然后赶忙道:
“不跟您聊了,刚才出门时沈梅就吆喝着饿了,我抓紧回了。”
“行,回吧!”
杨庆有点点头,等冯勇出门后,这才苦笑着把炉子上的水壶拿下来,换上铝锅,然后往里面添热水,准备熬点稀粥。
原本他打算和苏颖出去吃,早午饭一起解决。
现在好了,油条送进门,不在家吃都不行了。
也幸亏如此,他才没被前院那几个闲人盯上。
否则买肉的主意肯定会打他身上。
妇女那头倒好一点儿。
毕竟天天去菜市场,见天跟那帮买菜卖肉的服务员打交道,肉好不好买,她们门清。
知道就是跟傻柱、杨庆有张了嘴,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院里这俩厨子。
一个平日里能在厂里顺肉,周日还能去厨子舍干趟兼职,家里压根不缺肉吃。
不缺的情况下,他会费心费力的去特意巴结屠宰厂领导?
那不成傻缺了。
另一个最初是干过厨子,可也只干了半年,能认识个屁的屠宰厂熟人,更何况大伙都知道他经常炖肉罐头吃。
屠宰厂有熟人的情况下,会花更高的价儿买肉罐头?
那不成傻缺了。
至于俩人是不是傻缺。
院里这帮妇女自信能看的出来。
因此,她们压根懒得张那讨人厌的嘴,苏颖也因此落了个清净。
......................
杨庆有两口子在家就着稀粥咸菜,吃过油条后,又一番收拾后,时间也来到了十一点多。
正好是天最暖和的点儿。
今儿京城也格外给面子,太阳高挂,微风轻抚,灰蒙蒙的天空上,连片点缀的云彩都没有。
贼适合逛街。
缺点嘛!
倒也有。
就是到处冒烟的炉筒子,整的京城都被埋在一股浓浓的蜂窝煤燃烧的焦油味里。
假如现在杨庆有手头一个无人机,放出去飞高后,会赫然发现,京城表面仿佛有个浅灰色的大罩子,牢牢的把京城扣在了里面。
今儿两口子说是买年货,实则是给即将结婚的王佳佳买礼物。
小丫头,不对,现在应该叫大丫头了。
大丫头终于要熬过二十整岁的生日,可以光明正大的领结婚证。
说起来也怪苏静睿和王天磊,老两口生怕家庭成分不好的debuff加持下,再提前领了结婚证,将来会被翻旧账。
所以这才找亲家翁好生商量后,把婚期延后了大半年。
如今早就在家被父母叨叨不耐烦的王佳佳,早就把结婚日期告诉了苏颖。
六五年的尾巴,十二月二十号,王佳佳生日的第二天,便是小两口领证的日子。
也就是下周。
所以苏颖才迫不及待的拉着杨庆有去逛商场,想着为王佳佳简陋的婚礼添点光彩。
是的。
婚礼很简陋。
两家甚至连婚礼都没想办,打算直接领证完事。
虽然苏颖结婚时也是这么糊弄的,但她依旧为王佳佳愤不平。
可惜,王佳佳只是她表妹。
她一表姐,人微言轻的,说了不算。
这不,俩人按照约好的点儿赶到王府井时,王佳佳早就嘴里叼着糖葫芦,在商场门口等着了。
对,是苏颖喊的她。
既然给人家买礼物,自然要问问人家意见,买一称心如意的才对。
杨庆有也是倒霉。
今儿完全化身成了拎包小弟,在拥挤的人流中,抱着小婉,跟两姐妹身后当保镖。
其实以老王家的收入来说,家里压根不缺东西。
王天磊和苏静睿以前常年待国外,下发的补贴和各种票据压根没地儿用,全在家攒着,就更别提王佳佳上班后了。
又多了一份收入。
三职工家庭的生活条件,在京城虽说不能数一数二,但争个上游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姐妹俩纯粹是瞎逛。
看见什么都说好,可就是不让杨庆有掏钱包。
无他,家里都有。
一直逛到服装区,姐妹俩才停下脚步。
只可惜,这里都是国货,款式用料都比较常见,只能占一个新字,姐妹俩逛了又逛,也没下定决心买下一两件。
而隔壁去年开的友谊商店,里面倒全是进口货,奈何一般人进不去。
不对,应该是二般人也进不去。
没个外国护照,或者一副洋人面孔,门口的保卫压根不让进。
甭想着钻空子。
看门的保卫只认证件和样貌。
不认钱。
杨庆有不是没打过歪主意,想弄一本假护照,然后凭着他一口还算流利的英文糊弄进去。
奈何当他打听清楚具体进门的细节后,还是放弃了。
门口不仅要登记,还经常会在登记后,打相关单位的电话核实。
这一招直接杜绝了造假的可能性。
护照可以造假,口音可以模仿,单位电话你没法糊弄啊!
总不能买通人家外国领事馆的接线人员吧!
要是有那本事,也甭在文工团混了。
直接去那传说中的部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