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暮乡关何处是(1/1)
夕阳西下,照着满地黄沙,在这丰国最西的城市,有着丰国最晚的太阳,余晖眷恋帝国的美丽不肯离去,渴望的目光将望西城映射成黄金之城。
王守成站在城楼上,身披金甲,眺望远方,与夕阳对视。
又是平和的一天。
日晷走到了关门的时候,王守成听见士兵的报时,便抬步走到钟鼓旁,亲自击鼓是他每日必做的事,只见他拿起木槌,马步一扎便好似老树盘根,然后双手奋力敲击,三声过后,便见挥旗使行旗,传令使喊话,八力士便应声行职,即关城门。王守成亦放下木槌,欲至一旁小桌记今日之档案。
忽然,突现一匹快马从远处奔来,扬起一道尘沙。
王守成一见,便停下脚步,向一旁的副将抬了抬手,副将抱拳快步离去,约莫十个呼吸后,便见城中奔袭出两匹骏马,马上各乘一位白袍小将,手中未执兵刃,左边一小将执丰国国旗,右边一小将执丰国军旗。两人未执兵刃,气势却胜过手执兵刃,拿上手中的旗帜就好似变得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二小将挥舞旗帜,一人口中大喝:
“来者何人,你将要踏入的是我丰国国土,请立刻勒马止步,若要入我国土,需出示你的通关文牒,待我查验过后再得进入,若此刻执意前行,格杀勿论。”
那骑着快马之人得见二小将出城之际已然慢了下来,听见二人开口便勒住了马。然后一个翻身下马,动作很是伶俐,他走到界碑前,停下脚步。
二小将随后也到了界碑前面,翻身下马,将旗插于脚下还是丰国的国土之上,然后向眼前那人行了一个抱拳军礼,那人为避黄沙,脸上裹着面巾,此刻见二人行军礼,忙摘下面巾,也回了一个抱拳军礼,二小将一惊,此人军礼十分规范,但又有长时未行之生硬,而此人看起来不过二十一二,且大漠黄沙侵蚀,真实年纪只怕还要少个几岁,丰国军规,十八岁才能入伍,二小将一时诧异。
诧异归诧异,但他俩在此刻并未忘记自己的职责,只见那军旗小将说道:
“你是何人,为何来此,若要入我丰国国土,请出示你的身份证明并表明来意。”
那人听完小将之言,神情严肃,回复道:
“规矩知道,这是我的身份证明”
说着,一手伸入怀中,掏出一物,小心翼翼的揭开外面包裹着的羊皮,羊皮揭开完,里面竟然还有油纸,可见此人对此物的珍视。
他拿开层层包裹,取出里面一个皮质小本,看模像,正是丰国的身份证明本,他小心翼翼递给军旗小将。
军旗小将双手过,慢慢翻开,证明上有着姓名,出生日期,籍贯,以及一张画像,军旗小将看着证明上念到:“张志军,籍贯游东郡茂名县云行村,于明和十七年生于东陵郡。”
军旗小将看了看证件上的图像,又看了看张志军,问道:“你与这画中之人有些相似,可这画中之人明显是十岁孩童模样,且办理日期距今已有八年,按我国规定,未加冠者,身份证明五年一换,你这身份证明做不得数。”
回您的话:“张某今年刚刚二十,不过张某十二岁便出了海,画像自是无法更改。”
此时,国旗小将开口道:“依帝国律,身份证明到期未更换者,罚五金,且须有血亲关系证明其身份,并处军事监督一个月,外来归国人员需军事护送其返乡执行以上处罚。”
张志军听完,开口道:“我明白,不过法律还有一项,持三级以上特等任务需另行对待,这是证明”
说着,又从怀中取出一封,递给眼前的军旗小将。并又开口道:
“此物机密,请许我交于西城守将许一杰将军,不对,我离国已有八年,许一杰将军已然晋升,那如今城中守将是何人?”
军旗小将开口:
“许一杰将军在我来此服役前就升任西沙郡守将,如今已有五年,如今守将乃王守诚将军,你且交出身上利器,我这便引你面见王将军。”
张志军听完,便从身上取出三把匕首,五把袖珍小刀,还有钢针数根,刚想表明自己已经完全取出,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便向军旗小将问道:
“毒药能带吗?”
军旗小将一愣,然后忙道:
“自然是不能的。”
张志军闻言,连忙又掏出几个透明的琉璃瓶,里面装了些五颜六色的药粉。军旗小将接过这些,和国旗小将眼神怪异的看着张志军。张志军感觉到两位投来的怪异的目光,尴尬的一笑:
“出门在外,肯定得多准备些防身保命的东西,现在二位能带我去见王将军了吗?”
“不急”国旗小将说道:
“且待我搜一下”
张志军忙道:这是应该的。
小将搜完,确实没有危险物品,这才上马带上张志军进了城。
军旗小将飞奔回城,急急忙忙上了城楼,来到王守成面前:
“将军,那人要我将此物交与将军,我见他言语之间内容,故不敢怠慢,就送了上来“
王守诚亲咦一声:
“哦?拿与我”
军旗小将忙递给王守诚,王守诚接过信,看见秘印,神情突然就严肃起来。
丰国县级以上秘信样式相似,却有细微不同,颜色亦有差异,从下往上依次为赤橙黄绿蓝靛紫。而此秘印却为白色,防伪细微差别也相符,俨然不为造假,且归入特殊秘印之列,这类秘印,只能由皇帝亲发。
王守成取出信,信上所书不简单,约有上千字,封桶之中还有第二封信,并无皇帝亲印,只一一方私印,看来是任务主人所书,此外,他看向私印,这私印他竟然也不陌生,带着一股复杂的神色读完信,他便严密封好且收入怀中。
接着王守成双手扶着城墙,对那军旗小将命令道:
“他人我就不见了,传我命令,告诉他们,法不可废,今日已到关门之时,且他们人数众多,未能安排居所,故不得进城,让他们在城外住一夜,第二日我开门迎接,城中可提供帐篷及吃食,还有他们皆是贵客,不得怠慢。此外,召集所有偏将以上将军入城主府开宴。”
说完,王守成转身就走,回了城主府。
“他们?”军旗小将疑惑一下,又很快想通,急匆匆得见张志军去。
一会,军旗小将便到了张志军面前。
“王将军军令,准你一行人入城,他说你等虽是贵客,不过今日时辰已到,城门需关,你虽有特殊缘故,但法不可废,你一行人需等到明日开城门方可进入,令准你一行人在城下搭建帐篷,帐篷可由城内提供,另给你备一些吃食,你可有异议?”
张志军笑道:“并无异议,但是帐篷就不需要了,出门在外,哪能缺了帐篷,不过吃食可以多备,离家久远,甚是想念我丰国的味道,且此行还有异国之人,也要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丰的美味!”
国旗小将也笑了:“这是自然,我们去请城里手艺最好的师傅来做饭,就算是为各位接风了,您去通知你一行人,我们就先为你们寻人来帮忙,切记,你们人马来后需在距城墙一百五十步以外扎营!”
张志军又是一个军礼:“多谢,麻烦两位了,晚上若无值守之职,定要下来痛饮几杯”
军旗小将笑道:“正巧,我二人今日并无值守,定向将军报告,借绳索下来吃几杯酒,想必此次归国,定不会少了异域的美酒,我二人定要来尝尝!”
然后两人都回了个军礼,接着翻身上马,向城里去了!
一会儿,远方便有了人影,几百人的大队伍,整齐有至,可人的容貌却是各异,且皆与丰国人不同,服饰亦是别致,五花八门,就连这些长期驻守边关的将士们对其中服饰确也是大都不识!
他们牵着骆驼,运着无数的大箱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驼队缓缓驶来,张志军迎了上去,队伍也停下了,他来到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年轻人面前。他还没开口,那人说道:
“守城的是哪位将军,他怎么说的?”
张志军回他:
“是王守成王将军,他言如今时辰已过,让我们在城外扎营,等到明日在入城。”
那人开口:
“甚好,王将军看了陛下密信和我信上私印,定全力配合我,这些麻烦我们可以解决,但王将军肯定也会安排人出来,不管是我们自己带出来的人和他族的朋友,都要仔细叮嘱,让我们自己的人不要见到家乡的美食美酒就上了头,今晚事办好了,明天有的是吃喝,!”
“是”
张志军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
那人骑在马上,抬头看了看前方的望西城,又看了看头顶的蓝天,喃喃道:
“望西,望西,陛下定这名字之时,还想着开疆扩土,只是为北疆和南蛮所累,且我国兴起之日短,一直不得呀,也不知他是何等操劳,即位15年,此时正值壮年,却为病痛所扰,唉……”
接着从怀里摸出一个小本,跟张志军包裹得一样严实,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也是一份身份证明。
易小书,籍贯游东郡茂名县云行村,生于丰都,居东灵郡。明和十八年生人。
看着自己的身份证明,易小书想起了七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往吏部办理时的场景,不由得自语道:
“终于回来了,拿到你第二年我就走了,不知道家里现在什么样子!”
“小书,走了”
一老者的呼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向着老早点点头,便跟上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