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越闹越大(1/1)
“啊……这……”
宁炎看着怀中柔弱的娘子,又看了看地上的张三。
一时间陷入脑子宕机的茫然中。
“宁小子你们家……张三?这”
村里遛着的村长冯大友,听闻动静赶过来。
一进来就看到了鹌鹑般缩在宁炎身上的郁殊,还有躺在地上挣扎着起来的张三,一下便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畜生!”
冯大友抄起门边的棍子,朝着张三劈打过去。
顷刻,惨叫声充满院子。
平静的村子,稍微有些动静就会吸引人。
何况这惨叫。
这会儿门口已围了不少人。
最先来的人看到这情况也明白了什么事。
后来的人询问,便由前面人转述。
有些自家先前吃了亏的,气不过也上前补脚。
“就知道这张三没憋什么好屁,活该。”
“张三啊,三岁就偷看寡妇洗澡,能是什么好东西?”
“这东西没钱都敢去赌钱,还有什么坏事不敢干?”
“打死,打死,咱们村怎么就出了这么个祸害。”
“不行,都住手,给我住手!”
众人边打边骂正起劲时,一道身影冲了进来。
这人拨开人群,乃是个魁梧的虬髯汉子。
是村上的铁匠金老钊。
“莫要再打了,再打下去就出人命了,适可而止吧。待出了人命,大伙儿免不得都要去县衙走一趟。到时还要麻烦。”
他不劝还好,这一劝众人也纷纷指责起来。
“金老钊,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家没被嚯嚯过,说得轻松。”
“他金老钊作为村保,不光没看住这张三,眼下还帮着,岂有此理!”
“先前张三偷我家瓜你金老钊在哪儿?”
“大伙儿别听他的,这张三咱们忍很久了,打。”
“打死去官府便去官府吧,法不责众,怕甚。”
“到时候大家一同站出来,难不成县令还要把咱们都处死不成。”
众人吵吵嚷嚷的,纷纷拔拳头要上。
金老钊却是死死护着,挪都不肯挪。
张三不仅没害怕,还噙着笑,得意地看着众人。
那模样,要多嚣张就有多嚣张。
“金老钊,你再护着,我跟你说,回头这畜生去旁边村闯祸,追到咱们这里来,咱们要连坐吃官司,你担待得起吗?!”
“大家别跟他废话,这张三是金老钊表舅,他肯定得护着。”
金老钊咬牙喝道:“老子是县令点的村保,不算官身也是吏身,老子要是今天出了事,你们试试看,会不会倒霉。村长,你说呢!”
众人看向冯大友。
村长冯大友正皱着眉头呢,人群外又一阵喧闹起来。
只见好几个拿着棍子的青壮挤入人群走来。
“老大,这怎回事?”
“谁敢动我们老大?”
“散开散开,都给我散开!”
“还不散开,造反不成。”
众人没有退让,也没有进一步引发矛盾。
就等着这事如何处理解决。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村里的地保。
地保势力一来,气氛立即变得凝重起来。
“夫君,这怎回事?”
萧弈卿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她借着郁殊身子缩靠宁炎怀中柔柔道。
作为一国之君,岂能不懂此事?
好吧,自然是不懂的。
因为历来有规矩,皇权不下县。
这里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各乡各村情况复杂。
统一政策想要实行下去,放在复杂环境就不行。
所以治理村子,每个村都有每个村自己规矩。
有些村子是村庄。
所谓村庄,又几本是以单姓为主。
这种单姓村里,都有共同祠堂和祖地。
村长既是村长,又是族长。
实行的也不是国法,而是家规。
地保势力完全是家族青壮统一驯养而成。
说是地保,实力不弱县衙官差兵役。
那种两个村庄为水源土地发生火并的事,屡见不鲜。
县里来了能做的也只有调和。
县官一旦有拉偏架的情况,被打死也正常。
朝廷甚至只能安抚为主,不了了之。
而作为一介女帝,她眼下所有矛盾与处理,还只是集中在最上层。
对这乡野的情况完全是一无所知。
“娘子不是读过书么,怎的?”
“夫君休要取笑,妾身也只是上过私塾罢了。”
“哦哦哦,娘子现在承认读书少了?”
“哼~说不说?”
“说”
宁炎整理一下思路,便把情况娓娓道来。
大洪朝制度承袭永朝。
永朝以玉都为中心,修建七国道。
每条国道有中心城池,名道台。
道台中心有不少道名州道,通往各处郡府。
郡府周围有道为县道,通往各处县城。
县城周围有不少路为乡道,通往各处村。
村子又几本以农耕为主,所以周围都是田。
田上的小道为田埂,大道为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