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真心假意(1/1)

这个时候,就得把叔公请过来。

他老人家会待客。

所以必须安排在一桌,加上村长、里正,还有来祝贺的阮得秋、江城兵。

这些人坐一桌,恭维的话就没断过。

宁薪添过一次茶,加过一次瓜子,站在一边听了会。

她脑子发运。

同样的说话,可觉得他们话里有话。

新家这边,香气弥漫。

还没开始喊摆饭,孩子们早就相约坐到一处。

宁瑶发现,居然没有人喊她一起。

宁暖她们没有,村里其她女孩子也没有。

她只能去找老穆氏。

老穆氏今儿虽被恭维着,但并不是很高兴。

因为大家都不是真心在恭维她。

而是看她笑话。

“摆饭了摆饭了。”

为了这样子一顿饭,整个村子齐心协力。

也得亏办席的人本事大,碗碗盏盏太齐全了。

宁薪被拉着跟姥姥、五个舅母一起坐。还有大妹。

姥姥要照顾看她吃饭。

大妹太乖了,吃饭一口一口的吃,喂什么吃什么。

“肉肉,姐姐,肉肉。”

宁薪立即给她夹一小块。

今儿主食是馒头,一人三个,早就分好了的,吃不了可以带回家。

基本上桌子上的菜,就不会剩一点。

乡下人家,能吃到好东西太难了。

饭后村里的妇人们也不闲着,洗碗收拾,利索的很。

也有几桌还在喝酒划拳。

“大郎,你家下次什么时候办酒?”

宁大郎喝的有点醉了。

毕竟谁都要灌他。

“我们家阿薪成亲,还办,比今儿办的还要好。”

“你家阿薪十五了吧,相看人家没有?”

“不急,不急,我要好好给她找,找个合她心意的。”宁大郎说完,就哭了。

“还是不嫁了吧,给招个赘婿。”

这还没说亲呢,他已经舍不得了。

蒙氏上前拍他几下:“喝多了喝多了。”

仔细想想,这么能干的闺女,谁舍得嫁出去。

宁大郎是真舍不得。

倒也不完全是宁薪能干。

这是他大闺女,第一个孩子……

婶子伯娘们笑着问宁薪:“阿薪,你想找个啥样子的夫君?”

“……”

宁薪没脸红。

她很认真的想了想,脑海里有一只手,漂亮的不像话:“长得好看,识字,会武功的更好。”

“万一不会武功,他打不过我怎么办?”

宁薪的话引得众人大笑不止。

还没成亲,就想着打夫君了。

就光宁薪这几个要求,很难。

读书识字会武功,那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才有机会学。

贫苦人家,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等到有人醉的滑下桌子,这上梁酒、进住宴也到了尾声。

该回家的回家,该搬桌子板凳的搬桌子板凳。

该收尾的收尾。

宁大郎正在跟办席的人结钱。

他有些醉,但没有醉的彻底,银钱是蒙氏早就准备好的。

也一开始谈妥的。

“多谢,多谢。”宁大郎舌头打结的道谢。

又去送元掌柜他们。

宁薪跟元掌柜小声说了几句。

还是抓鹿的事情。

明天再抓一次,多抓几只,她要等一等再抓了。

到时候请元掌柜派人来村里拉一下。

宁薪没告诉别人,她想睡觉。

还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

等人走的差不多,剩下的都是自家人。

宁大郎开始找宁薪。

“爹?干啥?”

宁薪帮忙搬东西呢。

送家具物件的来了,她才知道,家里置办不少东西。

门窗也都是买的。

“阿薪,来陪爹坐坐。”

“好。”

宁薪以为亲爹要说啥。

结果宁大郎挨着她,嘿嘿傻笑。

“阿薪,你爹是高兴的呢。”程攀笑着揶揄打趣。

也坐到宁薪身边:“阿薪,上次跟你说的狗,我已经给你瞧妥了,等满月就给你抱来。”

宁薪点头。

“姨夫上次你说借银子的事情,我想了想。”

程攀紧张不已。

“还是不借了。”

“……”

程攀瞪大眼睛。

失望中还有些沮丧。

宁薪又认真道:“姨夫在我家住一晚,等明儿我带你们进山去抓鹿,一人抓一头,算我孝敬你们的。”

“啥?”

程攀以为自己听错了。

“姨夫不去吗?”

“去去去,阿薪,咱们说定了啊。”

借银子是要还的。

那做起买卖来,肯定会畏畏缩缩。

可若银子是自己的,那,那就能大胆些。

“阿薪,姨夫谢谢你。”

‘不客气的姨夫。”

晚饭就得自家人烧了。

好在送的礼里面,菜、菜干这些不少,还有人送了二百多颗瓜苗。

宁薪问过之后才得知是好婆婆送的。

就是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当年还借钱给她看病的好婆婆。

“婆婆有心了。”蒙氏感慨。

这些东西正正是他们家最需要的东西。

犄角旮旯都得种起来,到时候一家人吃足足够。

多吃瓜果蔬菜,就能省粮食。

晚上还是摆了好几桌。

宁家这边几兄弟,蒙氏娘家五个兄弟、两姐妹连带着家人。

宁大郎几个舅舅。

他们没走,就是想着让宁大郎跟老穆氏冰释前嫌。

他们把宁大郎喊到身边,作为舅舅先赔不是。

说不知道修房子。

又怪老穆氏从中作梗。

“没事的舅舅,您快坐下吃饭。”宁大郎这些日子,圆滑挺多。

“大郎啊……”宁老头一开口。

摸出一个荷包递给宁大郎:“你修房子也花费不少银钱,这是二两银钱,爹娘的一点心意,你收着以后买粮食也好,还是留着都行。”

宁大郎缺钱吗?

他不缺。

这银子他拒绝了:“爹,不用,你留着吧。”

“你和娘年纪大了,处处也需要银子,你们留着养老。”

当一个人,连爹娘给银子都不要的时候。

要么他很有。

要么他想撇清。

宁大郎属于这二者都是。

宁薪不解。

为什么不要?

如果爹娘给她银钱,她会很开心的。

蒙林氏拉着宁薪的手轻声道:“有些人给你银钱,是真心想给。有些人给你银钱,只是为了做戏而已。”

“你爹看穿了你阿爷。”

真要给,早给了。

而不是等到现在,这么多亲戚看着。

宁薪懂了。

“姥姥,你给我,我就要。”

蒙林氏轻笑出声:“那也得等过年,姥才给你拜年红包。”

“那我给姥姥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