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嫉妒其一:少年的悲伤》(1/1)

我自幼时起,就有着远超常人的观察能力。

我时常会主动的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并思索着他们为何如此,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我将他们的思绪慢慢体悟,试图去理解,然后再将其掌握,变成我的武器。

但这种武器,在我手中发挥的作用更多是用来自卫,而不是攻击。

这种敏锐的洞察力让我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出大多数人的想法,并理解他们做事时的考虑……

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我甚至都可以预判到他们下一步的计划……

我从来不会破坏别人的计划。

我只会提前做好准备,脸上洋溢着笑容前去迎接。

这让我在生活中几乎无往不利,总能顺着他人的意图做出他们所希望的事情,让他们对我感到满意。

于是,我从小就在大人们的夸耀下长大,成长为他们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好孩子”。

我本以为像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这样一直扮演着一个标准的“好人”角色,生存在他人复杂情绪造就的森林。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了一个少年。

眼前的少年面色苍白,双眼黯淡无光,就像是丧失了所有情绪。

他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一般呆呆的坐在地上,然后再像是被牵线一般让他人提起,任意摆布……

少年定定的看着我,眼中流出泪水。

就连哭泣都是无声无息。

我忽然有些伤心,心中莫名的有股怜惜之意,于是伸手想要抚摸一下少年的面庞,替他擦去眼中的泪水。

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极远,又似乎极近……触之可及。

小心的触碰过后,指尖传递的触感冰冷、平静。

我摸到了镜子中的自己。

我忽然间愣住了,看着镜中的自己,朦胧中又有些虚幻,变作作层层重影。

触不可及。

……

……

……

宋文君,你的文章写的很不错。

语文老师如是说道。

语文老师看完文章再看向我时,眼神中止不住的流露惜才之意。

她似乎是有些惊讶,为什么以前竟从未注意过眼前这个少年,直到今天才见到这惊才绝艳的文笔。

这些只是我看见她眼神后的猜想,但与语文老师心中的真实所想相较,大概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轻轻的接过语文老师递过来的试卷。

其实卷子上的作文,无非就是一些矫揉造作、伤春悲秋的句子。

夹杂着几句少年气的文笔,以xx的xx为句式,不断的堆砌辞藻,造就这些略显青涩的文笔。

这些句子很多单独拆开来看,似乎毫无意义,堆叠在一起却又有种奇特的美感。读起来虽不解其意,但莫名会感觉赏心悦目。

其实只不过是将常见的单词替换成高级词汇,或者是改成几个少见的词语罢了。语言的陌生感,会让人阅读时肃然起敬。

实际上,单看其中的内容。这只是一篇很空洞、没有什么营养的文章……食之无用,弃之可惜。

这种文章或许对别人起不到什么效果,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就太符合她的口味了。

我看着语文老师批注在卷子上的红色标记,一段段看起来是细致阅读过后的短评……在结尾处更是有着一个巨大的感叹号,似乎是在惊讶自己的才华。

我听出来刚才语文老师的语气,包含着几分惺惺相惜。

我在心中不禁默默调侃。

看来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孔乙己。

只执着于“茴”字的四种写法,而不在乎它的实际意义。

但是除了他们之外,或许再也没有别人会为了这些毫无意义的语句而惊叹了……

我想到这里,还是向老师表达了谢意。

语文老师扶了扶眼镜框,对我说这篇文章一定要放到大屏幕上,让班上的学生们好好观赏,学习一下……

听到这句话,我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摆了摆手,说着不用了、谢谢老师、我写的还不够好……诸如此类的话语。

我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班上同学看见我写的文章时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语文老师见此,也就没说什么。不再强求要将我的作品带到班级展示,只是深深的叹息一声。

她语重心长,对我说宋文君你挺好的一个学生,就是不知道怎么表现自己……

我低头不语。

其实老师你刚才只要再坚持一下,我就会同意的。

可惜语文老师没有再问一句,可惜我太过别扭,让别人猜不懂我的心意。

我忽然有些期望别人也能像我一样,可以轻而易举的读懂我的想法。

我也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我也想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

但我又突然有些迟疑,怕别人读懂了我的想法后会对我改观,不知今后又会如何看我,对我拿出怎样的态度……

语文老师见我不说话,也不回应,于是只能叫我回去。

她的眼神又变了,不再是欣赏,而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不知看向我的眼神是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

那是我最害怕的眼神……

失望的眼神。

我不知道我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教室的。

或许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就会把别人所期待的事情搞砸,让身边的人对我失望透顶。

在我拥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忽然发现我曾经引以为傲,可以看穿他人的能力渐渐消失了。

只剩下了许多无端的猜想。

想到这里,我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教室门口。

我不知道自己现在究竟在想什么。

不知从何时起,我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呆板,有了许多情绪。

这股情绪不再是从他人身上感受到的物品,而是独属于我自己的情绪。

我也会哭,我也会笑。

少年的我,也会有青春期。

也会暗地里攀比成绩,偷偷看向好看的异性……

我忽然开始害怕自己的情绪,我害怕一直在耳旁萦绕的心声,更害怕他人也能听到我的心声。

我开始变的恐惧,努力的抑制着自己的情感,不让真情流露在我的眼底。

在我获得了情绪之后,我还是会如同过去,下意识的看向其他人,理解他们的情绪。

但是我早已无法理解,难以像他们一样拥有同样的喜悦与忧愁,与他们格格不入。

看着他们可以肆无顾忌的喜怒哀乐、欢声笑语,自由自在的享受着青春岁月时。

我才会爆发出这十八年来最为强烈的情绪——

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