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入江湖(1/1)
竹阳一句根不在这里,老者就知道这件事不管多难竹阳都会去试试看。
这一对老少都觉得对方很投缘,聊着聊着就天色已黑,老者早已将一盏油灯点着。
竹阳的年纪对于老者来说都能做他孙子了,老者的三个儿子到离家都未婚娶,未留下后代。
至于为什么三个男子都没婚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知为何三人眼光极高。很多村里的姑娘他们居然都看不上,就这样一来二去,再加上老者家本来也不是富裕的家庭,拖来拖去三个人年纪都大了,最后直接就没有女的想要嫁到他家。
因为这事老者没少打骂他这三个儿子,但是这些事老者也强求不来,最后心累得懒得再管这三个逆子。
“今天就这样罢了,你早点休息吧我也乏了。”
竹阳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老者也不好再去说什么,说多了只怕又会和三个逆子一样,会不耐烦。
老者看了一下夜色,感觉时间也不早了打了个哈欠,对竹阳摆了摆手。
“我带你去睡觉的房间吧。”
“那就打扰老先生一些时日了。”
竹阳现在还没有地方住,老者愿意留他竹阳感激道。
“我叫竹阳,还没请教老先生的大名。”
老者将竹阳领进一间房间里,让竹阳今天晚上就在这里休息后就准备离开,见老者快要走远竹阳才想起来到现在自己还一直以老先生称呼,还没有问过老者的姓名。
“礼上。”
听到竹阳询问姓名,礼上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竹阳语气柔和回答,又怕竹阳理解错又道:
“礼貌的礼。”
“礼上……”竹阳迟疑了一下接着道。
“好名字,礼仪至上,我以后称呼你为上爷好吗?”
“礼仪至上?学问人。”礼上哈哈一笑道,对竹阳的这个说法很是满意。
“上爷也太难听了,你还是叫我姥爷吧亲切好听。”礼上满脸慈祥对竹阳说道。
“好的。”
竹阳回答道。
礼上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直接离去。
一夜悠悠,这一夜竹阳睡的很沉,不知道是不是白天干了太多活导致。
一声鸡鸣啼破黑夜,黑夜仿佛被这一声鸣啼驱散,漆黑的夜色开始缓缓放亮。
清晨竹阳醒来离开房间,来到院内竹阳发现礼上已经坐在院子里躺在椅子上,手上拿着烟杆闭着眼睛不知道是在小歇还是睡着了。
竹阳走到礼上身边,在他旁边的台阶上坐下没有去打扰礼上。
“饭在锅里,饿了自己去吃吧。”
竹阳从礼上旁边走过时,礼上没有睁眼对竹阳说道。
礼上躺在椅子上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一直闭目养神时不时抽上一口烟。
“姥爷你都已经吃了吗?”竹阳礼貌问道。
“你不用管我,吃好去村里转转熟悉一下环境与村里的人,村里有人问你是哪家人就说你是我家远房亲戚。”
礼上提醒竹阳道。
竹阳刚来村子不久与村里人都还不熟,如果处理不好会被人当作敌国细作。
九国大乱,现在不同国家之间很少有平民互相走动。村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如果没有合适身份的话被告官肯定会被带走。
“小伙子我刚刚看到你从老礼头家里出来,你跟他是什么关系啊?”
吃完早饭竹阳刚刚离开礼上家在村间道路上没走多久,就被前面一个年莫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拦住问道。
妇女手里端着木盆,盆里装着不少衣物,看样子是准备去村外河边洗衣服的。
妇女皮肤有些粗糙模样普通,头戴着头巾将头发盘在里面。
竹阳记得这个妇人昨天他佻水时碰到过,她当时还热情跟他打过招呼。
“哦,我是姥爷的远房亲戚,这两天来这边玩玩。”竹阳被妇人叫住先愣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看向妇人温和笑道。
“亲戚?没想到这老礼头还有亲戚。”
妇人好像有些吃惊,她没想到礼上居然有亲戚,不过仔细一想这样也就不奇怪了,昨天她看到竹阳往礼上家里提了几缸水,如果非亲非故谁揽这活啊。
老礼头的称呼并不是对礼上的不尊重,而是在这个村子里只要与礼上熟悉,都会这么叫礼上也不介意。
“怎么了?姥爷有亲戚很奇怪吗?”
竹阳见妇人对礼上有亲戚这事居然这么意外不由好奇说道
“没,没,我只是有些吃惊,从我记事起老礼头一家就一直是这样,哪怕他家人都死完了都没人来看过他。”
妇人连连摇头解释道。
“哎,这老礼头也是个可怜人,这么大的岁数了到头来却是孤零零一个人,现在你说你是老礼头的亲戚看样子他还不至于没有依靠。”
妇人叹息一声,她觉得礼上是个苦命人,短短十年间先后失去妻子与三个孩子,这么大的打击换做别人来恐怕早已崩溃了吧?
“老礼头很有自尊心,他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村里很多人想要照顾这个村里人缘不错的老人但他都拒绝了。”
妇人连连感叹,看得出来她还是比较在意礼上的。
听了妇人说了半天竹阳没有接话,因为以他对礼上的了解还不如这个村里的任何一个人。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姥爷的情况,本家那边没有接到姥爷任何消息,最近因为本家那边出了些乱子所以让我到姥爷这边避避。”
为了装的像竹阳硬是为自己与礼上编了一个有联系故事。
“也是,最近外面都不太平,也就我们这边偏远还能安宁一点。”
妇人一想到现在外面几个国家打的火热,庆幸自己所住的地方够偏远,能远离那些混乱。
说完这些妇人跟竹阳告别,但又突然想起什么向竹阳问道:
“你这次来是带了很多东西吗?”
“东西?”
被妇人这么一问竹阳满脸疑惑,完全不明白妇人为什么突然会这么问。
“衙役前几天收走了村里大量粮食,现在村里的人每天都只敢吃一顿饭,昨天跟今天早上我看到老礼头家里烟囱每到饭点都会生火,这个老礼头什么时候这么富裕了!”
妇人见竹阳一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表情,于是给他解释道。
“这样啊……”竹阳若有所思道。
“我来的急并没有带什么东西来。”
竹阳摇头说道。
“哎,这该死的战争!赵国为了养军队不管我们百姓死活,抢走我们的粮食!”
妇人提到被抢走的自家粮食,很气愤地说道。
“你自己再在村里转转吧,我还有活没干完不聊了。”
妇人想起自己跟竹阳聊了好一会儿了,自己还有没有干的活,于是跟竹阳道别道。
竹阳供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