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又一套真品!清初德化白瓷酒具套装!(1/1)

娄晓娥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彻底不够用了。

两千根小黄鱼,那就是二十万块钱啊!

在这个万元户都还没出现的年代,二十万块钱已经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了,那简直就是神话!

用这笔钱,别说是买下整个南锣鼓巷了,估计都能把半个东城区给买下来了!

这......这已经不能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富可敌国啊!

陈宇凡看着她那副被吓傻了的样子,知道娄晓娥其实也是将信将疑。

毕竟这个数字确实非常夸张。

这个年代,艺术品还没有那么的值钱,所以受到年代的局限性,大众都认识不到这些画作的值钱程度。

哪怕娄晓娥的想法已经足够前卫了,可受到年代的局限性,也难免会跟不上陈宇凡的思路。

不过,陈宇凡说的可不是什么瞎话。

他对这幅画,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场顶级拍卖会中,就是这幅《芭蕉书屋图》,曾经卖出过七千多万的天价!

在齐白石老先生所有的传世作品里,也绝对算得上是不错的精品了。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些凝聚了艺术家毕生心血的画作,它们的真正价值还没有被凸显出来。

再等上个几十年,等国家富强了,等老百姓富裕了。

这些东西,就真的是一件难求的传世之宝了。

陈宇凡小心翼翼的将这幅《芭蕉书屋图》也重新卷了起来,放回了竹筒。

这些东西,他到时候都会放入系统仓库中。

只有那里,才是最为保险的,对画作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坏。

紧接着,陈宇凡的目光就看向了桌上那最后一个小皮箱。

黄金、名画......

这李怀德已经送出了两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那这最后一个小皮箱里,装的又会是什么呢?

娄晓娥的好奇心,也完全被吊了起来。

她看着那个小皮箱,催促道:“宇凡,快打开最后一个箱子,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宝贝!”

陈宇凡也正有此意。

他伸出手,将最后一个小皮箱的锁扣,也咔哒一声打了开来。

缓缓地掀开箱盖后。

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套洁白温润的瓷器。

这套瓷器,被小心翼翼固定在箱子里铺着的明黄色丝绸衬垫之中。

一个酒壶,配着六个小巧的酒杯。

在屋里温暖的灯光照射下,这套瓷器通体散发着一种如同凝固的猪油、又如同美玉一般的温润光泽。

“哇......”

娄晓娥看到这套酒具,眼睛瞬间就亮了。

“这这酒具......真好看啊。”

她由衷地感叹道。

陈宇凡的眼神,也变得认真了几分。

他的【鉴宝】技能,虽然不像他的【厨艺】或者【钳工】技能那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但这段时间以来,他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到关老爷子家里去坐坐。

一方面,是陪老爷子聊聊天。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能从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人身上,多捡一些【鉴宝】技能的属性碎片。

一来二去的,他现在在这方面的眼力,虽然还算不上是顶级的大师。

但至少,也称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业余专家了。

陈宇凡伸出手,小心翼翼的将酒壶从箱子里拿了出来。

这酒壶一上手,一种温润、细腻、沉甸甸的感觉,就从指尖传递了过来。

陈宇凡把它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摆弄了一下,很快心里就做出了判断。

“这是德化白瓷。”陈宇凡缓声说道。

“德化白瓷?”娄晓娥对这个名字,显然有些陌生。

陈宇凡点了点头,开始给她解释起来。

“德化,是咱们国家南方的一个县,从宋朝开始,就以烧制白瓷而出名。而咱们手里的这一套,就是德化窑的巅峰之作。”

“这种白瓷,以它温润如玉的质感闻名天下。颜色洁白,但又不是那种刺眼的雪白,而是一种白中微微泛着一点牙黄的暖白色。你看......”

陈宇凡把酒壶举到灯下,说:“在光下面看,是不是有一种宝光内敛、莹润柔和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白色,被那些洋人,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华夏白’。而在咱们国内,懂行的人给它起了个更贴切的外号,叫做‘猪油白’。”

陈宇凡将这一套酒具都从箱子里取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桌上。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