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育早稻秧苗的过程(1/1)
二十八这天,唐唐终于把舅舅舅妈接到自己家来过年了。因为之前舅舅很忙,提早过来他也不方便,所以才挨到腊月二十八。也因为舅舅的两个儿子不在身边,都在外面当兵,现在都转了志愿军,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家。还有,现在唐唐家也富裕了一些,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吧,唐唐把舅舅舅妈接来过年,也有这个底气了。
大家在一块过年热闹,唐唐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每天都杀一只鸡,今天要是红烧公鸡,那明天就是清炖母鸡。总之一家人在一起过得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尤其是公公和舅舅他俩每晚都喝一点小酒,他俩还有唠不完的嗑。
大年初一,是三叔家请客的日子,请的都是三婶娘家的兄嫂子侄。
“贺,一看这桌丰盛的饭菜,就知道你们去年发了点小财呀?”三嫂的嫂子弯着腰看着桌上笑着。
三叔一边摆着筷子嘿嘿笑着,没做声。三婶端着用瓦罐炖的鸡上桌,对她嫂子说:“闻闻香不香?”
三婶的嫂子用巴掌扇了两下说:“嗯,用瓦罐炖鸡就是香一些。”她转过头来又说,“这一桌子的鸡鸭鱼肉,也太丰盛了吧?看来,去年你们的生意做的不错。”
“发哪门子财呀?这都是老三他侄女拿来孝敬他的,我们也是顺便沾沾光,”三婶将一瓶酒往桌上一放说。
“孩子要听见你这么说话,她得多伤心啊,我当初跟没跟你说过?孩子从小就说,等她长大成家了,她会给我们买鸡吃。说公鸡给我吃,母鸡给你炖汤喝。你忘了吗?还说是沾我的光,你说这样的话,孩子听了都心寒!”三叔说三婶。
“是我说错话了,孩子有心,不是沾你的光,”三婶有些愧疚的连忙改口。
“是他哪个侄女啊?”三审的嫂子问。
“就是父母不怎么喜欢,没考上大学,又嫁了个老实人,在毛岭生活的那个侄女啊?小时候经常来我家的那个。她一来,她三叔就给她做好吃的,这不你看,这一桌子的菜全都是她拿来的,还包括这个酒都是,”三婶一一给她嫂子解释说。
“那时哪有什么好吃的呀,顶多给她煮碗面条,”三叔插一句嘴。
“谁家侄女还不吃叔叔家几顿饭呢?叫我说,这孩子是懂事,知道感恩,有情有义的好孩子。”三婶嫂子说了句公道话。
“对对,就是她三叔平时对她的那点好,你知道她这次拿了多少东西来吗?有生的,有熟的,还有半生不熟的。来来来,你再尝尝这包了馅的糯米粑,也是她拿来的,”三婶用筷子戳着糯米粑往嫂子手里送。
“嗯,好甜啊,太好吃了,这孩子真有心,”嫂子对三婶说。
“有心的还不止这个呢,她就连我家正月十五吃的汤圆的馅儿都给我炒熟拌好了,就差给我们包了,等你回去的时候,我给你拿点回去尝尝,”三婶高兴的说。
“是吗?她还这么细心那?”嫂子一脸羡慕的看着晶晶妈说。
因为三婶嫂子,她曾经也让她娘家的侄女在自己家住了一年多。她好吃好喝的带侄女,又给侄女找了一门好亲事。让侄女过上好日子以后,侄女不但不感激她,反而连她家的门都不登。所以这才是让她最寒心的事。这也是让她最羡慕她小姑子的地方。
“你家这米饭也好吃,跟我在同事家吃的一模一样,这米要两块钱一斤呢,”舅妈对旁边的晶晶说。
“是吗?我们不知道啊,这米要那么贵啊?上次她姐托人给我们拿了半袋了,这次又给我们拿了一袋来,”三婶跟嫂子说着。
“听我同事说,那米就是毛岭一个教师卖的,怕不就是你们侄女哦?”晶晶舅妈说。
“这我们还真不知道,这米有那么贵,我们就知道这米好吃,等你们回去的时候,我给你们带一些回去尝尝。还有,晶晶妈,你等会儿给嫂子再拿几十个鸡蛋,还拿一点糯米粑,让她们都尝一尝。”三叔吩咐着三婶说。
“那多不好意思啊,你侄女给你们吃的,都给我吃了,她要知道了,会舍不得的,”三婶嫂子说。
“不会的,我的侄女我了解,她要是知道,我把她给的东西给你们吃,她不但不会阻止,而且她还会很高兴的,”三叔说道。
“是吗?”三婶嫂子脸上立刻露出了笑意,“你说这么好的孩子,她父母为什么还不喜欢她呢?”三婶嫂子有些不可思议的问。
“她父母就是拿着鱼眼当珍珠,拿着这颗珍珠当鱼眼。这孩子脾气犟,认死理,你说她父母能喜欢她吗?”三叔回答。
大年初二,唐唐为舅妈准备了去走亲戚的礼物,她还特意为舅妈的老娘抓了一只老母鸡。
舅妈和舅舅走后,唐唐就扛着锄头和大家一起下地给麦苗除草去了。她一边除着草,一边暗地里盘算着,今年麦子肥足。麦子种的也密一点,都是因为猪圈里大小有十六头猪,过两天,还打算再添两头。家里的米糠红薯也多,猪有的吃。
还有,唐唐之所以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她总喜欢选择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买小猪,是因为这时候的小猪卖的最便宜,但也最难养。经常会有人家热死猪,或者猪冻得生病了,也会死。这两种极端的气候,买小猪是有风险的。所以人们一般都不肯在这两个恶劣天气情况下买猪。不愿意冒这个风险。这时候的小猪便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唐唐不这么想!她想冒这个险。她认为,只要把那些保护猪的措施做好,就没问题。也是因为自家有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条件一,自家远离村子,不会轻易传播病菌,条件二,自家猪圈卫生做的好。几乎每天都洗猪圈,冬天一次,夏天有时候两次,夏天洗猪圈,还起到给猪防暑降温的作用。更何况夏天井水凉快,用凉水洗猪圈,就等于给猪洗了个凉水澡,你说猪能不舒服凉快吗?再加上屋顶盖着厚厚的稻草,又爬满了南瓜藤,那就更不太热了。
冬天。为了保暖,在猪圈的外墙周围,都堆上了很多的稻草,不止冷风进不了猪圈,那些什么细菌那冷气就更进不来了,猪在里面暖和和的。这么好的条件环境和措施,你说猪还会生病吗?猪吃的好,住的好,它长的能不快吗。
猪养的多了,产生的粪便就更多,粪便可是最好的农家肥,农家肥一多,庄稼就长得好,就会增产增收。
“这片小麦有的已经浇过一遍猪粪了,”哨子跟唐唐说。
“那说明田里现在不用管了?”唐唐问。
“田里去年都浇过两次粪和撒过一遍草灰了。现在油菜长得很肥壮了,我觉得今年的油菜肯定要增产一倍了,”哨子说。
“好啊,你越来越能干了,现在你就专门管麦苗撒肥吧,你把所有的猪粪鸡粪还有地灰,都撒到麦苗上来。记住,不要等粪坑满了你才挑,粪坑里有多少,你就挑多少,天天挑,只有让麦子早日得到养分,它才能尽快的长成熟。
肥料给迟了,小麦就会恋青,不但会恋青,还会减产,这个我以前跟你说过的?这还不算,还会延误别的作物的播种,记住,一定要在二月前,停止施肥,”唐唐对哨子再次重申问题的严重性。
从这天以后,哨子就专心的施他的肥去了。其余三人还在继续除草,直到把麦地里的草除完为止。
在除草的同时,公公利用一些散碎时间,和雨天,他都在不停的编箩筐。
唐唐跟他说,今年她想要自家孵小鸡,她想把大鸡卖了,因为大鸡马上就不怎么下蛋了,还特别费粮食。小鸡费粮少,而且家里还储备了七八袋碎米,那都是为小鸡准备的。
唐唐叫公公至少要编30个筐以上,筐还要编得精细一点,小鸡是很娇嫩的。可不能像编红薯筐那样粗糙,一定要编精致一点,让小鸡不能受到伤害。
从年前就开始编,公公已经编好了十几个了。唐唐把编好的筐里都垫上厚厚的稻草,等待母鸡赖窝时好用。
草一除完,唐唐就把辣椒和茄子秧苗育好。茄子和辣椒籽出苗很慢,要提前育秧,其他的瓜种出苗快,种子下迟一点也没关系。
3月份一到,就要为育早稻苗秧做准备工作了。首先要把谷种放到水塘里,泡上三天三夜才能拉上来,用篾箩装半箩。放在水缸上,用温水淋透谷种催芽,再用薄膜包住箩筐的口,又往薄膜上放一捆稻草,这样做是为了给谷种保温,让谷子早日出芽。
谷种一天要淋三遍温水,这是为了出芽快,每天还要为谷种翻一遍身,这是为了种子出芽均匀不烂谷。
直到谷芽出了有一寸长,才算发芽成功,也就是说可以下到稻田里去生长了,这还只是育秧的第一步。
现在要开始做秧床了,先把秧田犁耙的非常的细腻平整,要把泥巴弄成糊状才行。
再用锄头把田里挖成一米宽左右的道道,这里叫做秧床。又用推耙把这一些秧床全都推得很平整,平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秧床上面全都是泥糊糊,没有一点水,要是有水洼的话,谷种撒到水洼里,就会烂掉的。
所以做秧床一点都不能马虎,一定要很精细,要很用心才行。
秧床都做好后,就开始撒种,把谷种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记住,撒种一定要挑个有太阳的上午。谷种撒好以后,不要马上盖育秧膜,让谷子晒上两三个小时的太阳,这有利于出苗率高。
趁这个时候,先把育秧膜的架子搭好,这一些提前削好的篾皮,把篾皮弯成半个圆形,插在苗床的两边,篾皮要斜着插,这样是为了,育秧膜在风中抖动时减少破损。
育秧膜盖好以后,要等秧苗露出蛤蟆青以后,才可以往苗床上放水。水放早了,秧苗没有出齐,会烂根死掉。水放迟了,秧床太干,以后拔苗插秧的时候,秧苗不好拔,容易断,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放水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水也不能放的太多,只能放薄薄的一层,否则秧苗没长稳,会被水冲挤到一块儿,也会烂死掉,这也会减少插秧面积。导致间接的减产。
等秧苗长到一寸半长的时候,就开始掀地膜了。在掀开地膜前,先要把苗床两头的地膜扒开。白天扒开,晚上又盖上,一连重复一个星期。然后才可以掀地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秧苗适应外面的气候,更好的生长。
秧苗全部裸露在阳光下以后,就可以追加适量的尿素和粪肥。当然了,粪肥以水为主,大粪太浓稠会压坏秧苗的。秧苗长到5寸左右就可以插入稻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