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练箭(1/1)

等等……这是?

杨方愣了一下,随即方才反应过来。

系统?!!

对于杨方内心之中的激动,没有任何回应,他只好自己慢慢研究。

似乎,只要他坚持不断进行练习,对应技艺的熟练度就能不断提高,熟练度圆满之后就能升级?

岂不是说,只有他一直肝,就能一直提升,不会倒退,努力更不会白费?

想到此处,杨方心中又是一阵意想不到的狂喜。

毕竟,打猎可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若是有张弓,就能轻松猎到猎物,榆亭周边三乡两庄就没有人会老实巴交的去种地了,猎赋也绝对不会只收200钱。

但如今有了系统加身,形势自然是大为不同,更是令杨方干劲十足。

只是,眼下却是有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有弓无箭。

而眼下家中除了两口活人,以及生活所必需的锅碗瓢盆之外,也就只剩下了被原身视为命根子一般的几册书籍能够卖上价。

但却并非是什么珍贵的经史子集,只是一些启蒙所用教材,虽然当初买时花了上千钱,但如今折旧外加仓促出手,怕是只能卖出两三成的价格。

而且,榆亭虽是临近廮陶县城,但也是有几十里的路程,光凭脚力,大半天的光景都要搭进去。

简单思索片刻,杨方将全部五册书籍全部揣入怀中,径直来到亭中邻近的另一处猎户家中。

运气不错,对方今天并没有出猎,而是全家五口人一起在处理着十几张兔皮,不知是打算准备售卖还是缝件新袄子过冬。一看到杨方踏进院门,也是热情招呼道:“九郎来串门,还真是少见。”

“胡叔手艺是越来越精湛了。”杨方挤出笑脸回应,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籍:“明儿我也打算进山试试,胡叔你看能不能给我换几支箭?”

“这……”老胡头接过书籍,却是露出了为难之态“这烂箭虽是不值几个子,但九郎可是亭里少有识文断字的才子,去打猎?”

“要是传出去……这也不好说啊?”

杨方明白这是对方砍价的手段,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这也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胡叔你只管开价就行。”

“得嘞!”老胡头闻言,不由面露喜色。

“九郎可是亭里有名的大孝子,老汉自然不能占你便宜。”

“你看,一卷书换一支箭,怎么样?”

杨方闻言,笑容顿时一僵。

哪怕是旧书,在城中质库少说也能典当出五六十钱来,而哪怕是一支全新的猎箭,也高不过二十钱,更别说是不知射过多少回的旧箭了。

如此开价,别说是人请价了,即便吃绝户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看着对方手中紧攥书籍的样子,只怕是打定主意不会轻易还给自己了。

好一个取死之道。

或许是注意到杨方目色不善,老胡头此时却又是干笑两声,继续道:

“当然,若是九郎你再拿一本,老汉就额外再送你一支。”

院中胡家其他几人见状,亦是纷纷凑了上来。

“你这都是旧书,不值几个钱。”

“就是,我爹他一片好心,你就安心收下吧。”

……

面对几人七嘴八舌,杨方也明白即便翻脸,形势也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好,胡叔,那可就这么说定了。”

杨方闻言,假作长舒一口气,随后展露出一个释怀的笑容,又是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籍,迅速塞到了对方手中,像是生怕对方反悔一般。

“嘿,大家都说九郎孝顺哩,老汉我给你挑两支好箭,以后猎到大货了可别忘了老汉就成。”

话虽如此,但真正递到杨方手中的却是尾羽都快掉光的箭矢。

事已至此,杨方自然不会再因为这点小事生气,而是把玩着手中仅有的三支没羽箭矢,乐道:

“这般笔直,果然是好箭!”

……

重回自家院中,没空为恶人生气,简单将三支箭头磨了磨,便拿破布旧衣以及干草拼凑出一个简易的箭垛,开始训练起来。

父亲唯一遗留下来的这把弓是以桑木为材,牛角垫腹,牛筋做弦,外罩青漆,属于典型的直曲形制。

而根据记忆当中,这把弓力足有五斗,也就是六十斤,虽然依旧属于软弓,但在民间猎弓当中已经当得上是少见的精品,也是直到在军中混出名堂得到一柄满石强弓后,方才被闲置下来。

不过,闲置了这么久,即便重新紧过弦,只怕弓力也会有所下降,不过四五十斤应当还是有的,对于狩猎寻常野兽应当还是能够轻松胜任。

倒退五十步,杨方屏气凝神,按照记忆当中学过的射箭要领缓拉弓弦,张弓圆月,随后箭矢猛然窜出。

在杨方的期待的眼神之中,却是直接堪堪擦过脸盆大的箭垛,落入了一旁的空地之中。

“可惜。”

暗叹一声,这箭虽是射空,杨方却并没有感到任何气馁。

就在他张弓搭箭之时,那三行小字又是自他眼前浮现,而随着精心瞄准的一箭射出,熟练度一栏也是同步加一。

没有任何犹豫,再度引弓搭箭,箭矢再度飞窜而出。

但这一次却是足足偏出了快三尺,不过好在进度依旧在增加。

手边只剩下了最后一支箭,杨方选择沉心静气,几个深呼吸之后方才再度蓄势而发。

嗖!

伴随着破空之声,第三箭终于是稳稳命中!

而这一次,箭术进度更是直接增加了三点,让杨方顿时干劲满满,脚步坚定将射出的三支箭矢取回,继续练习起来,等待熟练度发生变化的那一刻。

生逢乱世,他必须珍惜这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可能!

嗖!嗖!嗖!

箭矢破空,发出连连声响。

此刻的房门后,正在挑出谷糠当中明显枯叶筹备晚饭的杨心也不由被院中的动静吸引了注意。

躲在虚掩的门后,望着院中男人的举动,她竟是有些不敢置信。

不知为何,似乎在害了这场恶病之后,九郎变得和过去不同了。

以前就算是安稳坐着看书,过不了一刻钟就要叫嚷腿麻腰痛,更别说是要苦熬力气的练箭了。

但转而,她却是不由担忧起来,九郎这虚弱的读书郎身子骨,能否经得起这般磋磨的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