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海棠诗社(1/1)

就在常威为自己媳妇操碎了心时,王熙凤一路领着秦可卿来到自己院子西面的大花厅处。

此时,她的陪嫁丫头平儿,已经按照她的吩咐,将李纨、林黛玉、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六人全部叫了过来。

秦可卿主动取下帷帽,并摘掉了面纱,显露出了绝美的容颜。

“哎呀,真真是千年一遇的大美人呀。”王熙凤一阵惊叹,随即抱起秦可卿的玉手一起走进花厅,并娇笑着招呼道:“快来快来,我介绍一位大美人给你们认识一下。”

看到王熙凤这般热情,年龄最长的李纨连忙带着一众姐妹围过来。

王熙凤立即指着秦可卿道:“这就是吏部侍郎常大人的儿媳,常公子的媳妇,姓秦,小名可卿。”

众姐妹仔细打量着,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直接道:“可卿姐姐真美。”

秦可卿笑着感叹道:“在你们面前,我可不敢当,看到众位姐妹,好似全天下最漂亮的女孩,一半都在这里了。”

这话顿时引起了姐妹们一阵嬉笑,让大家的关系瞬间拉近了不少。

“这位是我们的大嫂子,姓李,单名一个纨字,字宫裁。”王熙凤又开始为秦可卿介绍起来。

“李姐姐。”秦可卿立即向李纨欠身行了一礼,李纨连忙回礼。

“这位是林丫头,小名黛玉,是我们老太太的外孙女。她父亲是前科探花郎,如今的扬州巡盐御史。”

秦可卿顿时美眸一亮,感慨道:“原来这就是林大人的千金,据我所知,我们老爷和林大人是同科及第,没想到今日能得见林姑娘。”

说罢,又向林黛玉颔首示意,林黛玉含羞欠身:“秦姐姐请了。”

接着,王熙凤又为秦可卿一一介绍其他姐妹,然后才道:“这里除了大嫂子和我,就属可卿你年龄稍长些了。”

秦可卿欣喜的道:“如此甚好,我又多了两位好姐姐和五位好妹妹。”

互相认识之后,早有些等不及的史湘云连忙问道:“凤姐姐,你说有一个事关我们所有人的大惊喜,是说秦姐姐吗?”

王熙凤咯咯笑道:“我说的大惊喜,可不是我带来的,而是你秦姐姐带来的。”

闻言,众姐妹又一起看向秦可卿,史湘云更是上前追问道:“秦姐姐,是什么惊喜,你快说说。”

秦可卿嫣然一笑的道:“是这样的,我夫君看我在家里形单影只,没个玩伴,怕我闷得慌。”

“又听说贾府姐妹们多,各有才华,于是便出了个主意,让我起个诗社,请姐妹们都加入进来,自然就不会闲闷了。”

“诗社?”众姐妹眼睛一亮,不由惊呼一声。

李纨更是一拍腿,笑道:“雅得紧!雅得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来掌坛。”

“原本今年春天我就有这个意思,但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弄这些做什么?于是就没有提起。”

“今日既然可卿提了出来,那咱们就作兴起来。”

活泼的史湘云连声叫好,探春跟着道:“确实该起个社了。”

黛玉笑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须得把我们姐妹的字样改了才不俗。”

李纨眼睛一亮,很是赞同的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就叫‘稻香老农’,肯定没人来争的。”

探春想了一下,笑道:“我最喜欢芭蕉,那就称‘蕉下客’吧。”

“这个不错,别致有趣。”众姐妹称赞。

黛玉却是掩嘴轻笑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来吃酒。”

众姐妹有些不解。

黛玉笑着解释道:“你们不知,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就是一只鹿吗?快做了鹿脯来。”

“哈哈……”顿时引得众姐妹哄笑起来。

探春也跟着笑道:“你别忙使巧话来打趣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

众姐妹一起看过来,她便道:“当日娥皇与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那大家以后都叫她‘潇湘妃子’就完了。”

“妙,实在是妙。”史湘云赞叹不已,大家也都拍手称妙。

黛玉却是脸色羞红的低下头。

“秦姐姐,你的有没有想好?”史湘云嬉笑着问道。

李纨打趣道:“这诗社是你提起的,可别说没有准备。”

秦可卿笑道:“之前还真没想过别号的事,不过,我喜欢海棠,那就叫海棠居士吧。”

“这是要出一个女诗仙了。”黛玉掩嘴轻笑。

“此话怎讲?”史湘云疑惑。

黛玉笑问道:“难道不知青莲居士?”

“如此说来,海棠居士确实担得起一个女诗仙的别号。”探春笑道。

秦可卿连连摆手:“你们可不要拿我取笑,只是一些游戏之作,哪敢跟李太白相提并论?”

随后,众人又商讨着帮迎春和惜春各取了一个别号。

就在准备给大字不识几个的王熙凤也取一个时,她却摇头笑道:“我也不会做什么湿的,干的。你们起的这个诗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那点月钱肯定不够花。那我就来做个进钱的铜商吧,一切花销算我头上。”

听了这话,对她最为了解的李纨顿时露出惊疑之色,打趣道:“你这专会分斤拨两,打细算盘的,今儿竟这般大方?”

王熙凤二话不说,直接将一千两的会票拍在了桌面上。

“哎呦,一千两。”众姐妹惊呼一声。

“哪儿来的?”李纨不由追问道,因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熙凤笑着看向秦可卿道:“自然是常公子给的,说还要设什么奖品,让我别替他省着,而且就顶今年剩下不到四个月的花销。”

说到这里,不由感叹道:“怕自己媳妇闷了,又是出主意起诗社,又这般舍得花银子,这才叫疼媳妇呢。”

秦可卿嫣然一笑,一脸甜蜜。

众姐妹也是感慨万分,之前有关常威不好的一些传闻,瞬间在她们心中烟消云散。

“既然我们的别号取了,那咱们的诗社又叫什么名呢?”黛玉问道。

李纨提议道:“既然这诗社是秦妹妹带头起的,而且诗社的花费也都是她夫君出的,那这诗社理应由秦妹妹来起名。”

秦可卿没有推辞,微一沉吟道:“方才我对院中那棵西府海棠甚是喜欢,我看不如就叫海棠诗社吧。”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通过,然后约定每旬开一会社,一个月开三次。

随后,众人又商讨起了诗社的组织结构。

李纨年龄最大,又自荐为掌坛,就由她任社长。同样不会作诗的迎春和惜春为两位副社长,负责出题限韵,誊录监场。

至于王熙凤,则被推举为监社御史,负责监督各社员每次开社时都能准时到场,以及开社时的花销和奖品的设立。

商议好后,众姐妹就迫不及待的现开一社,玩得不亦乐乎。

而此时的大脸宝,则在绮霰斋泪湿了面前的《诗经》,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