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赵国之行(1/1)

被嬴政和吕不韦挂记的程骄此刻已经到了赵国的邯郸。

在酒肆当中,他就约见了赵偃的姬妾嫦姬。

嫦姬早就想见一见程氏商会背后的人。

但苦于她被困在宫中,只能无奈地放弃。

这不,嫦姬一听说程氏商会的掌柜的弟弟来赵国玩耍,当即就下决心约见于他。

在嫦姬看来,只要她跟程氏商会的掌柜的弟弟打好交情。

程氏商会今后依旧可以受她所用。

她如今还不是王后,她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把赵国王后之位拿下。

程骄对于嫦姬这个混到赵王姬妾当中的细作也有兴趣。

虽说嫦姬那么做大部分是为了她自己的利益。

但程骄总觉得这样利用一个女人是不对的。

这才有了在酒肆的见面。

不过程骄当真没想到,嫦姬并不如他想象的貌美。

甚至不如芈怜一半貌美,赵偃能看上她向来真是山猪没吃过细糠了!

“拜见夫人,夫人安好。”

程骄微微鞠躬,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

虽然此刻嫦姬已经是赵国有权有势的妇人。

但她知道她的一切皆来源于程氏商会的帮助。

因此,对于程骄给她行的礼,嫦姬并没有接受,而是往旁边躲了躲。

“小公子客气。

能支撑起程氏商会偌大的产业,想必小公子也不是普通人。

如此乱世,有些事儿我这个妇人终究是不该知道的。

所以小公子的身份我就不问了。

如今我虽称得上一句有宠有子,可我的位置终究不是无法替代的。

小公子此次来赵国想必也不是为了只见我一面的。”

嫦姬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眼神中透出一丝聪明和决断。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嫦姬以诚相待还交了投名状。

程骄自然不会放任嫦姬在赵国自己挣扎。

“我此次来是为了给夫人一个前程。

夫人在赵偃身边多年,应该了解赵偃此人好大喜功。

若不是他哥哥赵佾被秦国要去当了质子,他是断然不可能成为如今的大王的。

可能成王败寇那些事儿都是过往云烟。

如今夫人虽然有宠有子,可夫人应当明白,赵王不靠谱。

赵国失去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之后终究会国破。

以赵王对您的宠爱,一旦国破,您的处境极其危险。

若我是夫人,必然会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为你和你的儿子找一个可靠的靠山。”

程骄这话一出,嫦姬就意识到了不对。

在这乱世当中,哪个国家都不足以依靠。

若她想要成为赵王的王后,那她所做的事就必须跟赵国的切实利益相关。

若是她违背了这一点,哪怕她贵为王后,也会被赵国的诸位大臣口诛笔伐。

她可不想落得个妖姬误国的名声。

“小公子这靠山不靠山的,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

但赵王能给我的富贵是程氏商会给不了的。

你说我若是将你在邯郸的消息告诉大王。

你程氏商会会不会就此在赵国绝迹呢?”

嫦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胁,眼神中却透出一丝试探。

若是换做别人如此威胁,程骄早就翻脸了。

但这个嫦姬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这个女人可以决定赵国未来的走向,他便是多迁就一些也是无妨的。

“夫人说笑了,赵王眼下给你的富贵不过是一个夫人之位。

而我程氏商会却能协助夫人走上王后之位,并将赵国太子定为你的儿子。

一国王后,未来是太后又可以摄政。

我相信夫人应该知道如何抉择。”

嫦姬对于程骄提出来的这个提议非常心动。

可嫦姬也知道她乃是倡馆出身,没有母族,没有兄弟可以帮衬。

程骄许给她如此重大的利益,她却没有什么能够回报程骄的。

怎么看都不是一笔真实的买卖。

“小公子饭可以乱吃,但话不能乱说。

一国王后之位谈何容易?

我身后既无兄弟也无母族,凭这样的我,又如何能击败现在的王后成为赵国尊贵的国母呢?”

见嫦姬动心,程骄继续蛊惑道:“夫人怎么忘了?

您虽然是倡馆出身,可这倡馆却是我程氏商会旗下的。

虽说还远达不到让我整个程氏商会全都站在夫人身后。

但程氏商会在赵国的人手夫人可随意调动。

夫人应该知道,在赵国,程氏商会已经发展出了镖行、倡馆、酒肆、冶铁铺等多种生意。

不说包含赵国全部产业,也差不多了。

想要让夫人从中获取一些消息还是可以的。

而夫人要回报的,不过是让我程氏商会在赵国继续发展。

我程氏商会也会给夫人奉上金银财宝,补足夫人背后无人、身边无钱的弱点。

只求夫人能在赵王面前为我们程氏商会分担点风险。”

这笔买卖在嫦姬看来是相当值的。只不过嫦姬还要再确认一番。

“我知道程氏商会自秦国始。

我想问问小公子,若有一日我赵国,国祚崩塌。

我这个赵国王后和我儿赵太子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程骄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

“只要夫人能在我程氏商会的协作下坐稳王后之位。

夫人的儿子必将会成为下一任赵王。

无论赵国被哪国打败,夫人和您的儿子都有活命的机会。”

嫦姬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和决心。

她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愿意与程氏商会合作。

但希望小公子言而有信,不要辜负了我的信任。”

程骄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

“夫人放心,我程氏商会一向言而有信。

从此以后,夫人就是我们程氏商会的朋友,我们会全力助你达成心愿。”

嫦姬心中一暖,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她知道,这一次的合作,不仅仅是程氏商会的胜利,更是她和她儿子的新生。

眼看着嫦姬露出了笑容,程骄也明白此行的目的终于达到。

不过他还有些事需要求嫦姬。

“夫人,此行赵国并不是我的终点,我还需要去匈奴东胡等地去看看塞外的风光。

这一去这一两年之内都不会回来。

可我程氏商会,却需要源源不断的往匈奴和东胡那边走商。

有道是钱帛动人心。

不知夫人可能说服丞相郭开,为我程氏商会开具路引呢?

我程氏商会愿为此给夫人献上一百金,给丞相五十金。”

送上门的金子没道理嫦姬不要。

况且郭开此人贪财,在他成为赵国丞相之后,一直想求财而无门。

程氏商会所要的不过是一个路引,让他们商会的人便于出入赵国境内。

于她和郭开来讲都是张张嘴便能做到的事。

“小公子放心,这路引之事我定然能替程氏商会解决。

可当下我也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不知道小公子可有办法吗?”

嫦姬没有细说就是想考验一下程骄的消息来源。

而程骄在见嫦姬之前就已经把赵国最近的大事小情看了个遍。

如果说棘手,也就是赵国现在的王后有了身孕,她将为赵王诞下嫡子。

“夫人我城市商会大多数都是女子。

女子存世本就不易,夫人又何苦为难呢王后呢?

我这儿有一个秦国姚贾上卿的密信。

若是夫人能找人送到王后寝宫之内,

再告发王后与秦国有密切连接。

想来纵使王后还能凭借身身孕下来,终究这王后之位她也是保不住的。”

程骄本是好意,但程骄并不知道,女人之间的斗争向来是残酷的。

莫说现在王后有了身孕威胁到了嫦姬的存在。

就说王后占了她的位置,嫦姬都不会饶过王后一命。

“小公子秦国姚贾上卿的信想来也是伪造的。

既是伪造的,不知可否我口述你找人代写呢?

毕竟我比你更了解,赵偃的痛点在哪。”

他国人的死活自然不在程骄的管辖范围之内。

既然嫦姬想要自己口述,那他也就乐得省事儿了!

给旁边的寺人一个眼神,程骄就继续吃吃喝喝,而嫦姬则是去旁边的房间,制作证据去了。

程骄虽然有现代人的思想,但他在现代生活的时间毕竟不长。

在秦国又受门阀思想的影响,这就导致程骄对于赵国的王室乱不乱没有什么公德心。

在他看来,赵偃这个王本身就荒唐。

从他上位开始重用奸臣,使得赵国不少大将都离赵而去。

纵使他能千金买马骨收买一部分人心,获得一些人才。

可那些常年征战的老将军的战场经验是他用钱买不来的。

赵国跟秦国瓜分了燕国的土地,看似赵国依旧强盛。

但此次战役,秦国出动的兵力甚少,赵国却是举国之力。

无论是从士兵的折损度上,还是银钱的花费上,赵国都远高于秦国。

而赵王此刻正沉浸在打败燕国的胜利当中。

没有意识到他们赵国雄厚的底蕴在此刻早已消失。

他们赵国未来十年除了李牧,无可带兵征战的大将。

自顾自地喝着茶水,程骄在想他该怎么才能让赵国的经济更加萎靡呢?

哪怕他程氏商会已经在赵国落地开花,但赵国的国民并没有那么大的消费力。

他想要让赵国从国库内空虚,这需要从赵国的国库内掏钱。

想了想他之前淘汰的装备,程骄似乎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了。

等嫦姬在隔壁制作好证据,回到这个房间的时候,程骄向她提出了一个生意。

“夫人久居宫内,应当知道赵王想要赵国强盛。

我程氏商会在赵国产业颇多,但也做不到拿出全部的利益献给赵王,让赵王充盈国库。

不过有一笔生意可以让夫人做,既能让夫人得些银钱。

也可以让赵王更青睐夫人,只是不知这笔生意夫人敢不敢做?”

听到这话嫦姬的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

她出身赵国倡馆,见惯了捧高踩低的手段。

只要有利于她当下形势的事她都敢做。

况且程骄这个小公子已经答应了他们母子二人的平安。

也就是说,无论她是赵国王后还是太后。

一旦赵国国破,她和她儿子都有保障。

既有保障,那这赵国的存亡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程骄提出的这个生意,确实是个机会。

她虽然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但她的生存本能告诉她,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她不想再被赵国的宫廷斗争所左右,她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程骄的提议,或许就是她摆脱困境的契机。

“小公子说的这笔生意,我愿意尝试。

只要能让我和我儿子稳定赵王之位,我愿意付出一切。”

嫦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眼神中透出一丝决绝。

程骄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

“夫人放心,我程氏商会一向言而有信。

从此以后,夫人就是我们程氏商会的朋友,我们会全力助你达成心愿。”

嫦姬点了点头,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程骄也趁热打铁直接把计划告诉嫦姬。

“夫人可知,当今赵国最不缺的便是人才。

赵国有很多朝臣都不满当今大王当政。

我在秦国之时听人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王当真是好脾气。

有那么多想要他王位之人,他竟然还能容忍。”

程骄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讽刺,嫦姬闻弦歌而知雅意。

她明白这是程骄在告诉她有些赵国的大臣可以除去。

可只除去大臣,她并不能收获银钱。

就在嫦姬打算问的时候,程骄主动解释起来。

“夫人可还记得?

夫人当初能入赵王的眼多亏了郭开这个丞相。

夫人若是直接跟赵王进言说要把某些大臣罢免。

赵王恐怕会说夫人干政不利于夫人登上王后之位。

可若夫人跟郭开丞相说那些人想要罢免赵王顺带除去他这个丞相。

您是说丞相会不会想办法把这些朝臣弄死呢?”

嫦姬的心中一动,以她对郭开的了解,郭开一定会除去那些人的。

听明白程骄的意思。

嫦姬回到赵国王宫之后,就约见了郭开。

郭开自嫦姬成了赵偃的姬妾之后就恨不得不与她相见。

上次相见实乃是涉及赵偃为王之事,不得不见。

此次嫦姬又称有要事要见他,郭开纵使不愿却依旧需要去见。

女人一般心思都比男人重。

当嫦姬注意到原本对她还有些意思的郭开,此刻面上满是不耐烦,恨不得跟她撇清关系。

嫦姬的心中一阵冷笑:男人果然靠不住。

无论是那个当初承诺要让她当王后的赵偃。

还是这个当初借献她之名让赵偃开心的郭开。

都不如程氏商会的那个小公子。

既然他们不义,就别怪她无情了!

“丞相,当今大王如何得位你比我清楚。

你也应该比我了解,当今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都希望大王换成原先的赵佾。

哪怕他现在在秦国为质子,他在赵国的支持率依旧比大王要高。

你说要是他回来,大王的王位还可高枕无忧?”

嫦姬的话一出口,郭开心凉半截。

朝臣们的不满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没想管。

在王权世界大王说了算。

郭开原以为大王只要能震慑住这些朝臣,他把那些武将全都弄走,他的丞相之位就会平安。

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不过现在的郭开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讨好赵王的郭开了。

他现在在分析,嫦姬跟他说这事儿,图什么?

嫦姬看到郭开不为所动,心中暗自盘算。

郭开显然没有料到她会说出这些话。

郭开虽然表面上对她不耐烦,但内心深处仍然担心她的影响力。

不如利用这一点,逼迫郭开采取行动。

“丞相可是好奇此事我是如何知道的?”

郭开没有回话,但他看向程骄的眼神充满了好奇。

程骄也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吊着男人的,摆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说出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不过就是王后偶然间暴露出来的罢了。

你也知道大王与王后之间的情谊并没有那么深。

且大王早就厌恶的王后。

我倍受大王宠爱,自然也就成了王后的眼中钉肉中刺。”

郭开知道嫦姬在宫内的处境如何。

但因为后宫是女人的专场,他们这些男人不适合插手所以才避之不及。

如今后宫女人的事居然烧到了前朝之上,这就可以让他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出手了。

“夫人请放心,有我在大王王座稳固。

一定不会让那些有别样心思的朝臣钻了空子。

那些想要对大王不利的朝臣我会替大王解决。

只是可能又要连累夫人,担上一个祸国殃民的名头了。”

郭开的话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警告。

嫦姬心中冷笑:她早已看透了这些男人的虚伪。

她决定不再表现出任何不满,而是笑着圆场。

“丞相这话说的,未免有些见外。

从我被您献给大王起,你我三人就是相互依偎的。

赵王的王座稳固,丞相的地位稳固,我的位置自然也稳固。

那些想要对大王不利的朝臣,丞相若能帮我除去,我定会记在心上。”

郭开见嫦姬如此表态,心中稍安,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戒备。

“夫人放心,我会尽快处理这些朝臣。

只是此事还需夫人配合,若有需要,还请夫人多多关照。”

嫦姬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

“丞相尽管放心,我自会尽力。

只要能保住大王的王位,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话虽如此,嫦姬的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赵国的未来已经与她无关。

她只需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为自己和儿子谋求一条生路。

无论赵国的未来如何,她都已经为自己和儿子找到了一条出路。

而被嫦姬视为救世主的程骄此刻则是在思考,他该怎么做才能把匈奴,东胡发展起来。

“程冰,你说匈奴和东胡都是游牧民族。

他们那难道就没有一些野生的植被吗?

为何我当初派农家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带回去一些匈奴与东胡特产的杂草什么呢?”

程冰知道他们公子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她实在没想到他们公子居然能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

“公子难道您忘了?

当初您给农家人下的命令是方便携带的带回若是不方便携带的,画图带回。

当日,您只收取了农家众多学子带回来的种子种在了您的小花园里。

却没有搜索他们画出来的种子与图片。

这就使得您看到的资料并不全。

匈奴跟东胡这边因为地处偏僻,一年四季分明,是有一些特产。

可因为匈奴和东胡的人都以抢劫为主农耕为辅,这就使得两边的农作物无人发觉。”

听到陈冰的汇报成绩后,有些痛心疾首,当今的匈奴和东胡之地对应的就是建国之后的东三省以及甘肃内蒙古地区。

这要是经营的好了,那可是大粮仓而且还会产出一些北方特有的水果,比如苹果梨。

程骄绝对不会说这是他馋了的缘故,但他都已经到这儿了,自然就会给这儿带来改变。

“我记得程氏镖行已经在这边设立了据点。

虽说我短时间之内还无法亲自去看看。

但镖行却可以趁此机会接收一些匈奴的人。

让他们路来打探,而我们只负责给钱就好。

每发现一种新型作物就给他10枚布币做奖励。

他若是能把那新的东西采干净,我们会另付钱买断。”

程骄想的是挺好,毕竟这样的重金花下去一定会有不少人都上钩,去替他探寻新植物。

但程骄不知道的是匈奴这边虽说穷,但他们还有可汗。

之所以程氏商会在匈奴的地盘上能够扎根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的可汗觉得他们不能如此过下去了。

夏季他们匈奴之地热,牧草丰盛,牛羊成群自给自足不是问题。

可到冬季他们匈奴之地就苦下来了。

即便他们擅长打猎,披上十几个白裘子,依旧是觉得冷。

每年冬天他们都有不少人会死于冬季的寒冷,甚至有个别小的部落,一个冬季过去之后就不复存在。

作为匈奴的可汗,他也想要他治下的子民如关内那般稳健,可过去他做不到。

现在听说他的地盘上竟然被秦国流放来了一个封君。

虽说他这个地盘儿被秦人给封了,作为可汗他有些不高兴。

但这可是大秦的封君,若是能攥住他,他的子民离吃饱穿暖也就不远了。

冬天在他们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或许还可以找这个新来的封君接济一二。

至于报酬吗!

他保证他们匈奴的人不主动在这个封君的封地上挑事儿。

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筹码。

程骄虽未到匈奴,但匈奴的人民已经在盼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