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芈启的蛰伏(1/1)

芈启对于芈怜极为熟悉,他知道以芈怜如今的身份是断然不会骗他的。

一种无法言语的心痛充斥在芈启身躯里,那种痛是大孙子也没办法弥补的。

不过很快芈启就反应过来了,不对劲啊!

嬴政的后宫有多空虚他是知道的。

那个能跟嬴政谈生意的齐国公主与嬴政根本没有圆房。

芈华当初也是在芈怜的协助下应用了一些奇淫技巧才勉强成了好事。

嬴政作为王者,他必须要拥有子嗣,他是绝对不会对孩子下手的。

偏偏他的女儿就死在了生产那日。

虽说这个时候,妇人生产犹如入鬼门关。

可芈启怎么想,怎么觉得芈华的死有蹊跷。

但因为楚系势力宫内人手多数皆掌控在芈怜的手上。

这使得芈启想要探寻芈华死亡的真相有那么一点儿难。

不同于芈启的悲伤和震惊,芈怜此刻则是在心里再次骂上了嬴政。

聪明人之间相互利用,已成为常态。

当初芈华犯蠢,嬴政虽然冷落了芈华,还警告了她,然当初嬴政并没有明确的告诉她,芈华必须死。

是她探明了长安君假死,一旦被发现她楚系势力话事人的身份会动摇。

是她发现如果芈华继续这么犯蠢下去楚系势力会为芈华陪葬。

这才让她在芈华生产最脆弱之际动手。

嬴政安排她告芈启,芈华死亡的真相。

是为了让她出手震慑住芈启,同时也是对她的警告。

在芈华死亡这件事上,嬴政没有动手,全是他们楚系势力自己人动的手。

虽因那人而起,嬴政也有所暗示,可终究没有王命。

这口黑锅她是不得不背,甚至因为楚系势力现在人手缩减。

她还要为扶苏留下未来的班底。

在芈启调查的时候,她还要利用她手中的人与芈启周旋一二。

既可以让嬴政达成稳住芈启的目的。

同时她在秦宫内的探子也会被查出来。

以芈怜对嬴政的了解,一旦她的这些探子失去作用,很快就会被嬴政彻底清除。

如此心狠手辣的帝王,大概也只有程骄那个二傻子会觉得嬴政是一个单纯,弱小,又可怜的人了!

一想起程骄,芈怜就有那么点儿恨铁不成钢。

不过那人如今已经重新走到台前。

他们两个之间早已成为过去式,若说这辈子她还与程骄有什么见面的机会,大概也就是在她死亡的时候吧!

此刻的芈怜已经看明白,她这个长安君的遗孀注定是会被嬴政想法弄死的。

她死不足惜,但楚系势力下一个话事人必须是扶苏。

打定这个主意,芈怜看向芈启的目光就有那么些意味深长。

“右丞相,虽说这话由我来说有些讽刺,可你应当了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你今日的迷茫在他日终将得解。

只是死者已矣,生者要活。

是选择为芈华复仇,还是选择暂时按下不表在扶苏登位之后,再探明曾经的真相,这一切都由你决定。”

芈怜话尽于此,芈启得知了他心心念念的真相之后,看了眼扶苏,抱着小孩儿哭了一阵子,这才失魂落魄的离开了秦宫。

表面上看芈启是放下了芈怜的死,决心为了扶苏而活。

可回到他自己的宅子后,复盘他今天的遭遇时,芈启发现了不对。

“阳泉君一心向着楚系势力,哪怕被贬谪,他也从未改变这一志向。

我作为大公子的祖父,大王的右丞相,无疑是楚系势力下一任掌权者。

虽然有芈怜在前面挡着,可一个死了男人的女人不足为惧。

从楚国出使而归,按常理大王应嘉奖他的功勋,阳泉君也应该配合他在朝堂上更进一步。”

自言自语到这儿,芈启猛的想起来。

大王上位之初就已经安排人监察在咸阳的百官,有些话可以说出口,有些话却只能藏心里。

闭上嘴巴,垂下眸子,芈启盯着他面前的桌子,好似那上面有花似的,可心中对心思却是从未停下。

“他作为正使,按理此次出使楚国所有的行动一律由他做主。

他的副使,那个被大王空降插队的程氏商会二公子。

却在他进了楚宫之后私自决定,甚至提前把使团带回来。

说这个人与大王之间没有点猫腻,他是不信的。

他回宫之前曾听闻那个太仓令如今已经是御史大夫了,还与李斯一起出使韩国。

明面上看,这就是大王在培养一个心腹近臣。

可先是太仓令,然后又是御史大夫,这人升官是未免升的太快了些。

此次出使韩国,此人必定又带着功勋而回,那么下一步大王又会给这个人什么官职呢?”

芈启想不出来,芈启也不敢设想。

他遍读史书,从未见过帝王如此为一个人打算。

放过了嬴政这边,芈启又想起了今日教训他的阳泉君。

如果说嬴政看不上他是为了培养人才。

那阳泉君这个楚系势力的元老,他为什么要配合大王呢?

要知道如今的阳泉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嬴政的了。

总不能阳泉君也是为了要培养人才吧?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被芈启给否了,他认为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当年,也只有长安君得到过这个待遇。

“诶,成蟜啊!太可惜了。”

“还不如程骄命好呢!”

这两个读音相似的名字,让芈启微微一愣。

再仔细将这两个名字反复多念了几遍。

芈启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然当下无人能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

他只能按了一下心中那一丝狐疑。

然而芈启的猜测在李斯回归的那日得到了解答。

那个跟长安君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御史大夫程骄。

那看嬴政极其儒慕的目光,芈启自认他不瞎。

心中的猜测被证实,芈启却苦于他没有一个可以互诉衷肠的人。

只能把他的猜测憋在心里,尽他所能的当好一个蛰伏的右丞相。

只不过在迎接使团回咸阳之后,芈启就把目光集中在程骄身上。

虽然芈启人手少,但程骄的一切嬴政从未想过隐瞒,而且嬴政自认他护得住程骄。

这就使得当芈启看到他搜集到的那些资料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哪怕他再在秦国待下去,无论是之后的权臣,还是楚系势力话事人都不会是他。

“是你们先对不住我的,就别怪我心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