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19八抬大轿(1/1)

“夫子夫子,那这首诗算不算得上是浓诗艳词啊?”秦京生突然站起来,拿着那首情诗,一脸期待地看着陈夫子。

陈夫子看到那本宣教时,心中涌起一阵小小的激动。他迫不及待地喊道:“念!”

随着声音响起,一段优美的诗句传入众人耳中:“河汉宽广似无边,心扉好似一线牵。墨字化作喜鹊飞,鲜花赠予美红颜。织女思念弃织杼,嫦娥奔月到人间。莫要等到中秋夜,月伴中秋才团圆。”

同学们听完这首诗,顿时一阵起哄,纷纷赞叹道:“好浓好艳啊!”

夭夭留意到,当秦京生刚开始念这首诗时,陈夫子的脸色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陈夫子,在谢道韫刚来的时候,对女子为师百般嫌弃。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他喜欢上谢夫子之后,竟然会如此羞涩呢!

然而,这把火很快就烧到了夭夭身上。

秦京生突然指着夭夭说道:“是……祝英台写的。”

夭夭一脸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连忙解释道:“这不是我写的。”

虽然夭夭知道梁祝的一些故事,但她也只记得其中的一些“大事”和几个小场景而已。

对于如此细节的课堂内容,她记得并不清楚。而且,她平时也不会特意去翻找这些记忆。

所以,她实在不知道今天会有这样的“飞来横祸”降临到自己头上。

秦京生见夭夭依旧不肯承认,连忙补充道:“我可是在祝英台的座位旁边捡到的这首诗啊!”

王蓝田见状,也帮腔道:“祝英台,你就别嘴硬了,快承认吧,顶多就是夫子不惩罚你而已。”

夭夭听到这里,心里更加确定这首诗大概率就是陈夫子所写,但她绝对不能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可又不能轻易承认。

毕竟,如果真的让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这件所谓的“风流韵事”迟早会传到她娘的耳朵里,到时候她娘恐怕得气疯了。

就在夭夭左右为难之际,教室里突然传来了两声“是我写的”。

夭夭惊讶地循声望去,发现竟然是梁山伯和马文才同时开口。

夭夭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们俩,心里暗自纳闷:这两个人怎么会突然凑这个热闹呢?

夫子见状,同样感到十分诧异,他瞪大眼睛看着梁山伯和马文才,问道:“你们俩都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

梁山伯点了点头,坦然地回答道:“是的,夫子,这首诗的确是我写的。”

马文才则紧接着说道:“没错,夫子,这首诗是我写的。”

夫子显然有些被搞糊涂了,他皱起眉头,再次看向马文才,追问道:“马文才,你刚才不是还说这首诗是你写的吗?怎么现在又变成梁山伯写的了?”

马文才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解释道:“我只是想证明这首诗不是祝英台写的罢了,至于到底是谁写的,我可不在乎。”

说罢,马文才转头看向秦京生,挑衅地问道:“秦京生,你刚才说你在祝英台旁边捡到了这首诗,可你真的亲眼看到是祝英台写的吗?”

秦京生被马文才这么一问,顿时有些语塞,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那倒没有,我只是在她旁边捡到的……”

马文才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但他的意思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