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战斗一触即发(1/1)

到那时候,有老练的船头和船员们驾船,她也就不用担心回不了家的问题了。

陆青青在琢磨事的时候,岛国人继续拉着银子回去换人。

这时候,那些获救的流民们,也被士兵领着上了船。

他们被带到了船舱底部的大舱房里。

这里是多人混住的环境,里边还有些闷热潮湿。

但流民们没有一个嫌弃的,都呼啦啦冲了进去。

生怕自己进去晚了,会被留下。

被扣押的这些日子,这些岛国人根本没把他们当人。

他们被关在一处露天的地牢里,地牢两边是石槽,里边装满了浑浊的雨水。

每日傍晚,这些岛国人会透过上方的木栅栏缝隙,往地牢里倒上两桶腐烂发臭的死鱼。

那些鱼不知道打捞上来几日了,已经腐烂变质,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

他们这些人虽说因着闹灾,也吃过草根树皮。

但那些树皮最起码没变质,虽说难吃噎嗓子,但还能勉强吃下去。

可那些臭鱼,说句实在的,发酵过后连屎都不如。

但这些岛国人根本不给别的食物,就算是这些臭鱼,都是一日只给一次。

那两桶臭鱼算下来,一人一天也不过能分到一条左右。

可若是不吃,就得被饿死。

饿了一日后,大部分人都开始吃臭鱼。

但他们逃荒这么久,身体本就虚弱至极。

吃了这些腐烂变质的臭鱼,不少人开始上吐下泻。

地牢里本就脏臭,这下更是臭不可闻。

被扣押的第二日,就有人死在了地牢里。

那些岛国人并没管死掉的尸体,直到尸体发出恶臭,他们才开始往外扔。

后边的日子,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尸体被拖出去。

在看到大明的船只前,他们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出来。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被带回大明,别说舱底,就算是粪桶,他们也愿意进去。

流民们进入船舱后,有士兵去安排灶房煮粥。

同时,特意叮嘱灶房,煮粥时往里边放些治腹泻的草药。

这些流民的情况,他们也都看在眼里。

王爷花了大价钱把人赎回来,他们可不能就让人这么死在路上。

将这批流民安顿好后,士兵们又下了船回到码头。

这时候,第二批流民也被送过来了。

士兵们按照第一批的流程,将这些流民安置好。

在第三次交银钱换人时,应川跟岛国人提到了被扣押的大船。

那些岛国人去到一旁低声商量了一通,说是会派人去请示,让他们先交银钱继续赎人。

就这么,又连续换了几批流民。

士兵在安顿好流民后,回来跟应川禀告。

如今大船上已经接近饱和,顶多再装一批流民,船上就装满了。

应川又通过译官跟岛国人沟通,岛国人还想拖延,想继续先交换流民。

应川这一回态度强硬,表示船上已经没有位置再装人了。

若是他们不肯给船,那这次的赎人计划只能先暂停了。

岛国人见状,嘀咕了一番后,同意赎船,却开出了天价的赎船费。

译官说出来那高昂的赎船费时,一众大明士兵都怒了。

他们凶狠地瞪向对面的岛国人,有不少士兵更是握紧了手里的武器。

应川听到那离谱的赎船费,也是眉头紧锁。

其实在来之前,怀王就预测到这些岛国人会索要更多的费用。

因此,给他们多带了不少银钱。

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岛国人竟然这么贪。

若是按照他们要的价格算,那他们带的银钱,也不过能赎回两条船。

应川转头与旁边的译官说了些什么,那译官点点头,将意思传达过去。

哪知道,对面的岛国人立刻翻脸,举着武器对着前面的应川,叽里咕噜说着什么。

那译官听完,一边紧张地后退,一边将内容翻译给应川。

这些岛国人态度很是傲慢,扬言若是不按他们说的银钱给,就没必要再交换了。

应川身后的一众士兵,本就因为对面岛国人的漫天要价,戒备地拿起了武器。

这会听见译官的话后,再也忍不住。

一个个士兵吆喝着,要把对面这些岛国人宰了。

还有不少人,喊着要攻进不远处的防御碉堡,救出里边的士兵和流民。

说起来,应川手下的这队士兵,里边有大半是海防军。

这几年,由于怀王日复一日的特训,以及大笔大笔的砸钱配装备、提高伙食。

这些士兵在与倭寇以及周边的敌人战斗时,胜率超过九成。

因此,这些士兵内心是极骄傲的。

这一回,他们跟着过来赎人,本就感觉憋屈。

如今,又被岛国人威胁,不少士兵彻底忍不住了。

对面的岛国人眼见这边的大明士兵也要动手,手持武器,戒备地慢慢后退。

双方气氛很是紧张,有些一触即发的感觉。

船上,陆青青见状,也已经掏出了手枪。

她这会站的位置,瞄准起来很是方便。

要是真打起来,保准对面一个都跑不掉。

应川本来还在权衡利弊,没想到现场越发混乱。

眼见双方要打起来了,忙开口制止了士兵们的叫嚣。

同时,让译官跟对面的岛国人说了几句。

岛国人见大明士兵放下了武器,也慢慢平静下来。

应川想再谈一谈价格,便让译官跟对面的岛国人沟通了几句。

奈何对面的岛国人铁了心一般,死活不肯商量。

应川想着这次来的目的,叹口气应了下来。

同时,他提出个要求。

可以按照岛国要求的价格来赎船,但他们要优先赎那些受了重伤的士兵和流民。

岛国人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这些重伤的,他们也没怎么管。

若是再这么扔着,估计很快又要死一大批。

把这些人扔给大明士兵也好,正好能换一大笔银钱来。

要不,等人真的死了,那银钱可就打水漂了。

其实,他们也没想到,大明真的愿意拿银钱来赎人。

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报的银钱并不是很高。

但在交易了两批流民后,岛国高层看到他们真的肯给钱。

立刻坐地起价,将赎船费涨了数倍。